一、貧瘠的求學生涯——不堪一提的上學時代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書對于我而言就是一本本教材而已。五歲時,我讀了一年學前班。那時我常被留校,現(xiàn)在記不清什么原因了,中午放學時,其他人都可以興高采烈回家,教我的李老師把我留下來,唬我說不讓我回家,我就在教室哭,然后另一個年紀大點的老師,吃飯路過教室,他每次都會“解救”我。我不愛書,往往學期未完,書包已經(jīng)空空,即便有也是殘缺不齊、邋遢不堪的那種情況。
上學前班,最大的興趣是聽李老師講故事。她講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讓我至今難忘,可憐的漁夫讓我屢屢同情,而他那貪婪的老婆又令我痛恨不止。李老師是個講故事能手,然而我能記住并完整復述的也只有這一個故事了。遺憾的是,后來的小學階段,再沒遇到給我們講故事的老師了。
讀五年級時,我用攢下的三十幾元錢,買到了屬于我的兩本書,一本是《安徒生童話》,另一本是《格林童話》。兩本書全是彩色的,仔細想來,故事忘光了。我的書在同學輾轉借閱中“尸骨無存”,這讓我心痛了好一陣子。小學還看過一本書,應該是叫《馬王登基》,很好看。
總而言之,我的小學沒有童謠,缺少故事,閱讀對于我和我的同學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童年沒有足夠的養(yǎng)料,是我們成長中的遺憾,好在童年那份快樂、自由、無憂無慮以及野性每日與我們?yōu)榘椤?/p>
初中情況仍不大可觀,學校給我們訂了一本叫《初中生》的雜志,另外我偶爾從同學手上能借到幾本《遼寧青年》,初中三年怎么就沒讀過書呢?我感到很納悶。初二的時候,一個朋友介紹我集郵,從那時起,我對郵票的收藏一發(fā)不可收拾,我想這個方寸小世界,給了我看世界的另一雙眼吧。從初二起,我養(yǎng)成了記日記的習慣。
初中還有一個習慣就是翻字典,隨手翻看,這讓我積累了一定的漢字知識。我的小學、初中正是如此荒蕪而貧瘠,我的精神世界如此狹??!
初中養(yǎng)成的記日記的習慣,我在高中繼續(xù)保持。讀的書依然不多,養(yǎng)料多來自各種教科書。我對語文的興趣很高,背誦了大量的古文。一個好朋友買了本《古文觀止》,我常借???。偶爾讀到好的文章,會全篇摘錄,我還能找到我摘錄過的本子。這時,開始有報紙可看,我又開始剪報。
高一時,買到一本《散文詩》,以后經(jīng)常讀這本薄薄的、瘦瘦的刊物。在一個報刊亭,看到一本《咬文嚼字》的雜志,一發(fā)不可收拾地買了兩年,直到縣城再沒有賣。問老板原因,答曰看的人太少,不訂了。為此,我十分懊惱。從《咬文嚼字》上我學到很多漢語知識、文學典故,覺得妙趣橫生。高二的時候,我還寫了一篇文章投稿,當時頗為得意,盡管后來石沉大海,我還珍藏著第一次投稿的文章。另外,我還讀過一些流行的校園小說,諸多青春的文字成為高中時代的印記。
高中畢業(yè),在專業(yè)欄里我清一色地填了漢語言文學,而且全部是師范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當我滿懷希望奔向我的大學時,迎接我的是巨大的失望。
學校所開設的課程,極其無聊。也許課程本身并不無聊,只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讓老師把趣味破壞殆盡了。我所喜歡的《現(xiàn)代漢語》卻因一次和該科老師的頂撞在期末考試被勘定為不及格,我感到深度郁悶。大一實在沒讀什么書,我居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知道學校的圖書館在哪個位置,深藏在蔥蘢馥郁的后花園里的那座古老的圖書館,我對她如此陌生。
湘西是個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好山好水好風光,周末也許會和幾個朋友出去逛逛,美其名曰采風,其實是出去放風。我的改變,也許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雖然還是沒有鴻鵠之志,但一個足夠單純的想法可以支撐我并成為永不衰竭的動力,那就是我不能讓余老師失望。我要做個好孩子。凡是教師需要練的基本功,我一個一個來。閱讀的窗口,也從這個時候漸漸地打開。
吉首最大的圖書城——湘吉圖書城,我成了那里的???。周末,往往一站就是一個上午。我沒有獨愛哪一種,往往東看看、西瞧瞧,若有興趣,就駐足長看。那段經(jīng)歷特別美好,因為讀書一天的感覺和瘋玩一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讀書帶來的是豐盈,瘋狂過后帶來的則是更大的空虛。
我?guī)缀跏钦局x完了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無愁河的浪子》《比我老的老頭》《沿著塞納河到冷翡翠》。我很喜歡黃老的風格,應該說首先是他的人格、他的畫品感動了我,然后發(fā)現(xiàn)他的文字又是那樣俏皮和流暢。老人童心,慧眼心明。
《邊城》,一本薄薄的小書,讓我一見鐘情。高三的課本節(jié)選過《邊城》,我似乎找到了某種答案,千里跋涉只是為了生命里的一個夢。我要去尋找翠翠,我要去尋找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和邊城里的那條渡船,那座白塔,那只黃狗,那里淳樸的百姓和一切山水草木,包括一片虎耳草和一闋山歌。
帶著這種目的,我多次去到鳳凰,一次一次長久地站立在聽濤山上一塊五彩石旁,凝思、沉默。沈從文先生的表侄,也就是我前面提到過的黃永玉為他表叔撰寫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一個士兵要不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一代文人,走南闖北,用筆書寫了一個寧靜優(yōu)美的世界,他此刻在這里安息了,叮咚的山泉,敲出一首挽歌,任人憑吊。
我又沿著文星街,到他故居,那座簡樸的四合院,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吹降氖菤v史,聽到的是回想,摸到的是脈動。我繼續(xù)行走,繼續(xù)閱讀,《湘行散記》讀完了,又繼續(xù)讀別的作品。湖南師范大學凌宇教授寫的《從邊城走向世界》讓我對沈老的一生有個初步的梳理。一個文化人的一生,一個平凡卻有執(zhí)著美好的一生,永不會去罵人,即使被下放到湖北時仍不忘樂觀,寫給表侄的信里說“這里的荷花很美,你若能來……”,在故宮博物院掃女廁所,居然還不忘說“這是對我的信任”。身處逆境,沒有任何資料,他憑借著早年翻讀的文物志,寫出了煌煌大著《古代服飾史》。
因沈從文的文字,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山歌,我開始喜歡湘西。這里的文化民俗,讓我發(fā)自本能地擁抱。我讀書本上的關于這個民族的歷史,也讀現(xiàn)實中的人情風俗。湘西在一定程度上滋養(yǎng)了我的精神。可以說,湘西滋養(yǎng)了我,豐富了我,也改變了我。湘西,是我成長路上的一座精神路碑。
回望我的閱讀之旅,在整個求學生涯,是極為貧瘠的。
二、“猜猜我多愛你”——踏上講臺后的閱讀
邂逅,有著偶然的因素。余秋雨的書,一個夜晚堆滿了我的書桌。最開始讀的并不是他寫得最好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而是《千年一嘆》。我佩服于他那種行走和穿越的精神,文化不是書齋里的歷史符號和文字陳跡,在充滿危險的旅途里,他讓我隨他一起跨越危險區(qū)域,思考世界文明古國的興衰發(fā)展。接著讀《霜冷長河》,似散文,又似議論文。他對文化、對人格的觀點,不再干癟,而是血肉豐滿。而后我買了前面的兩本,記得里面的精彩篇章《蘇東坡的突圍》《一個王朝的背影》。這個時候,我的一個閱讀傾向越來越明顯:我讀一個作者,若喜歡,感覺對路,我會盡量多讀他的書,形成一個系列。這種癖好大概從這時開始。也是在畢業(yè)之初,我讀到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它為我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機會很偶然,我在圖書城的教育書架上遇到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作品。第一本《愛心與教育》,李老師講述的教育故事,娓娓動人,那些師生交融的情感,讓我對他的作品一發(fā)不可收拾。相繼買來了《民主與教育》《李鎮(zhèn)西教育隨筆》《李鎮(zhèn)西課堂實錄》《從批判走向建設》《青春期悄悄話——寫給中學生的一百封信》……
錢鐘書說,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好吃,不一定要去看那只下蛋的雞。我因為癡迷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世界,在一個春節(jié),千里迢迢跑到四川成都武侯實驗學校拜訪李鎮(zhèn)西老師。我把那次四川之行視為我一次重要的精神出走,它成為我人生的一個關鍵事件。
經(jīng)由李鎮(zhèn)西,我又發(fā)現(xiàn)了朱永新老師、鐵皮鼓老師,發(fā)現(xiàn)了教育在線,知道了魏書生、竇桂梅、蘇霍姆林斯基等。
尋找高人背后的高人,大師背后的大師,成了我的一個隱隱的想法。我的桌子上又一次清空,也再一次充實。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教育,魏書生老師的民主教育,那樣神奇又那樣真實。我突然覺得自己走向了一條奇妙之路。甚至在有一本書上,我大言不慚地寫道:“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zhèn)西,將來有個曹永健。”(那時我才多大,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教育的魅力,一點一點向我展開,我開始堅定自己的夢想,做一個老師,好好做一個好老師。
博爾赫斯說,圖書館的模樣就是天堂的模樣。為了惡補那些被遺失的時光,我除了上課、改作業(yè)等必須要留在教室和辦公室的事件外,幾乎就泡在了學校的圖書館。圖書館有各種報刊,如《小學語文教師》《中學語文教學通訊》《中國教師報》,還有純文學刊物《十月》《收獲》《爭鳴》。若沒課,有時一待就是一上午。
楊沫的《青春之歌》,就是在圖書館一點一點讀完的。那種激蕩人心的革命理想和純真的因理想而結合的愛情,真想一口氣讀完。韓少功的書,這個時候也開始讀?!稓w去來》《爸爸爸》《山南水北》。我最喜歡《山南水北》這一本,那些鄉(xiāng)土小事,讓我這個農(nóng)村娃兒倍感親切,似乎在寫我身邊的故事,可惜我沒有這樣的功力,那就欣賞吧。學術泰斗季羨林老人的書,從《我這一生》到《論讀書》《論寫作》《論做人》《牛棚雜憶》,一個耄耋老人的人生回顧,一個真實生命的平實講述,我覺得很受用。季老說:“沒有完滿的人生,不完滿才是人生。”想想多么有道理。季老對學術的嚴謹,孜孜矻矻的追求精神,一度讓我感動。錢鐘書的《寫在人生邊上》,楊絳的《我們仨》,讓我對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了更深的體悟。身殘志堅的史鐵生,在一個漫長的冬天給我無限的力量和溫暖,尤其偏愛《病隙隨筆》,對人生的感悟,我更喜歡聽他去講。沒有沉痛的經(jīng)歷怎會有鳳凰的涅槃?史鐵生的身體是殘缺的,可他的精神是那樣的飽滿,那樣的厚重,人生因此而超脫和被賦予意義。更多的時候,我在讀《收獲》和《十月》,遲子建、鐵凝、王朔、王小波、馮驥才……一個一個作者款款而來,帶著文字的見面禮。當然,如今我對童書的閱讀和理解,已經(jīng)遠遠地超越了當年的水平。但是,那時的嘗試和方向,仍然極其珍貴,所以我今天仍會滿懷感恩地回望過去。
在理論的天空下。2009年,我開始閱讀語文課程論方面的書,如上海師范大學王榮生教授的《語文課程基礎論》《聽王榮生教授評課》等。我讀的第一本是《語文教學內容重構》。我讀不太懂,仍堅持著。
阿莫納什維利的無分數(shù)三部曲,讀得甚爽。不久,又讀了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美國八位教師的精神檔案》《學校是一段旅程》。因為強調閱讀專業(yè)書籍,我的閱讀方向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項目組繪制的專業(yè)閱讀地圖,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向導,就像一個優(yōu)秀的導游,指出了一條美不勝收的線路一樣。這樣一來,我整個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坐得住了。以前我很躁動,從來視那些大部頭書為畏途,而今只要是好書,求之不得。
三、師生共讀——在童書世界里尋找童年的永無島
螢火蟲,是大自然的精靈,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幸福印記。螢火蟲光芒雖微弱,卻閃爍不息。取名螢火蟲閱讀角,正希望閱讀之光,如螢火蟲,螢光閃閃,照亮自己,點亮世界。閱讀,其實質,就是一種照亮。以閱讀滋養(yǎng)心靈,讓心靈從此放光。在這里,我們每一個孩子,擁有同一個名字——螢火蟲。
如果說教育是寫詩,那么孩子們本身就是一首歌。他們不斷給我?guī)眢@喜。閱讀,讓孩子悄然發(fā)生改變。課間休息,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趁他們排隊借書的時候,我站在書柜旁,“伺機”給孩子推薦書。每一本書,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讓孩子和書相遇,讓好書嵌入生命的年輪,這便是我小小的也是大大的愿望。看到孩子們手捧著書本,心滿意足而又心花怒放的樣子,我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和孩子們一起輕輕叩響生命的神殿。
而班級共讀,是老師與孩子圍繞經(jīng)典著作,在聊天的輕松氛圍中,激發(fā)孩子的認知與思考。一個班級的精神氣質和文化氛圍,也借共讀得以形成。比如在讀完《夏洛的網(wǎng)》后,我們明白了生命之間相互編織的意義;讀完《小王子》后,我們對“馴養(yǎng)”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偉大的故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道出了我們存在的力量,給予我們以共同的語言密碼。
我給學生推薦書,我自己首先必須先盡量閱讀那些書。秦文君的《男生賈里》《女生賈梅》,楊紅櫻的若干本書,但我對她的馬小跳系列并不感興趣。金波的詩歌,張?zhí)煲淼摹秾毢J里的秘密》《稻草人》《格林童話》,各類傳記,寫毛澤東少年時代的《恰同學少年》。曹文軒的純美文學是我向學生推薦最多的,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鳥》《小王子》《夏洛的網(wǎng)》,海明威的《老人與?!?,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等。班級里的書柜不斷充實,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不斷敞亮。我擦著星星,我也擦亮著自己的精神天空,蒙塵的心靈因閱讀日漸清朗。
在共讀《不老泉》時,我們探討,如果你擁有一杯不老泉,你會如何做?改用哈姆萊特的經(jīng)典臺詞——喝還是不喝呢,這是一個問題。
一位女生說,人如果不死,就會像一塊石頭一樣活著。她不愿意這樣活著,所以她也就不愿意喝不老泉。
另一位女生若有所思,她想到了前面討論的情節(jié),她說她想到了溫尼曾經(jīng)和塔克在船上的一段對話,如果不死,就會打破固有的秩序。萬物不老,世界停滯。
聊到這里,我們整本書就進入了尾聲。不老泉與其說存在于自然界,不如說它一直存在于人們的內心。對死亡超越的渴望,是人類自誕生以來的不懈追求。死亡帶來的恐懼,如巨大的陰影,籠罩于人的內心。但是,重要的不是身體的不滅,而是精神的永恒,是突破自我,并由此帶來生命質量的提升。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如何死亡,死不死亡,而是怎樣活著,怎樣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段里投射出無限的光芒。我相信總有一天,時間和閱歷會告訴孩子們,不老泉只是一個傳說,而我們的一生也無非生活在各種傳說與星空中。
這樣的主題探討是師生共同聊出來的,它撬動了孩子的思維,它引出了哲學的追問,它給出的是二難的選擇,唯其“復雜”,才更會楔入孩子的生命。
一本書無論怎樣好,總歸要契合孩子的當下,連接他們的生命,這本書才會被吻醒,經(jīng)典才能照亮日常。師生共讀,就是一起飛翔在永無島。有一種夢想叫永不長大,永不疲倦,永遠熱愛。閱讀,是一件高度私人化的事情。閱讀,是一條漫漫的長路。
我所能做的,就是永遠謙卑而真誠地聆聽那些過往的大師們的思想回聲。我所幸運的,就是和一群熱愛閱讀、熱愛教育的人一起,借著大家的光和溫暖,在寒風凜冽的季節(jié)里作春風明媚的閱讀之行。
(作者單位:湖南長沙市天心區(qū)青園中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