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a
國家高級公共營養(yǎng)師、兒童營養(yǎng)師
旅游衛(wèi)視《美味人生》
特邀嘉賓
夏天,又到了涼拌菜最受寵愛的季節(jié)了,在濰坊人的吃食里面,涼拌菜的種類會撐圓吃家們的眼球。不管是家宴還是酒店擺席,第一輪上桌的必然是涼菜,要是去飯店搓飯,客人落座前圓桌上已然擺好了一圈兒涼拌菜,知道的是風(fēng)俗,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桌子菜上齊了呢。涼拌菜在濰坊人的飯桌上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不管酷暑嚴(yán)寒,只要吃飯,這拌菜總是少不了的,簡單的青蘿卜香菜切絲幾下就拌得個一鹵鮮,總得有這口兒清爽脆生的佐餐小菜嚼著,這頓飯才算是吃的得舒坦。
要說這涼拌菜當(dāng)屬夏天的味兒最鮮。夏季應(yīng)季蔬菜種類多,食客的味蕾都杵著等著,品品剛下秧的新鮮瓜菜。在濰坊,一盤兒涼菜都可以吃頓飯了。飯桌上最常吃的當(dāng)屬拌辣皮。拌辣皮是老濰縣的經(jīng)典菜,位列濰坊涼菜四大“當(dāng)家花旦”,自然也是我打小兒最愛吃的涼菜之一。雖說是道看上去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的涼拌菜,但總給我一種好皇家的感覺,并不是這道菜的制作工序有多復(fù)雜,單從師傅的刀工、擺盤的順序、顏色的搭配就足以占盡所有食客的眼球,拌辣皮是具觀賞性和美味為一體的一道拌菜。其特點是葷素搭配、色澤艷麗、醬香濃郁、酸辣適中、脆嫩爽口,選料精細(xì),用料講究,品種繁多,營養(yǎng)豐富。
拌辣皮的主要原材料,有肉絲、薄粉皮、黃瓜、木耳、蛋皮、西紅柿、香菜、海米等。木耳泡發(fā),雞蛋攤蛋餅,瘦豬肉切絲,海米溫水浸泡。粉皮最好選用地瓜粉皮,口感好,有勁道兒,洗凈泡軟,切一寸長的段(大約筷子頭粗細(xì)),入開水鍋里煮一下,撈出放入涼水里,瀝控水分。黃瓜要選用最新鮮的,最好外型較直的,容易改刀,切一寸段;香菜、蛋餅同樣切一寸段備用;西紅柿洗凈不去皮,只取用外面的表皮,不用瓤;木耳切絲焯熟備用。鍋內(nèi)燒熱油,將肉絲入鍋煸炒,加入適量甜面醬,炒熟,冷卻備用,炒肉絲時可以多放些油,防止把肉絲炒老影響口感。雖說是涼拌菜,加入些葷(肉類),味道會更好。各種原材料切好后依次擺盤一圈,顏色合理搭配,盤子中間,用切好的粉皮鋪底,上面放上甜醬肉,點綴海米即可。拌辣皮這道菜其實就是功夫活兒,功夫精微之處擺盤呈現(xiàn),好壞誰也瞞不過。接著調(diào)料汁,用小碗盛米醋、鹽、少許的糖、蒜末、味精水,調(diào)制均勻。菜碼擺好,料汁調(diào)好,端上桌,觀賞完畢,把料汁澆到菜上,拌均就可以吃了。
回憶里,拌辣皮都是在外頭館子里吃的,在家里還真沒吃過,雖然我是個獨(dú)生女,但爸媽都是上班族,每天也沒有那些空閑的時間給我弄上一大盤子拌辣皮吃,雖然我是很愛吃的。所以那時候每每誰家結(jié)婚,老人過壽下館子吃飯,我總會足足地過上一次拌辣皮癮,有時候熱菜還沒上,拌辣皮已經(jīng)被孩子們搶光了。印象中最愛拌辣皮里面的肉絲和粉皮,爽滑的粉皮沾滿了料汁,酸辣味足,跟一小撮兒肉絲一起入口嚼吧相當(dāng)帶勁的。拌辣皮的料汁也是剩不下的,澆到面條兒里也相當(dāng)提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