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楊光毅
以年輕的視角行走
◇ 文|本刊記者楊光毅
剛從指縫中滑過的這個“五四”,還帶著余溫。
那一群年輕的媒體人,也剛從重慶境內的革命老區(qū)行走回來,鞋底泥土的余香未盡,留存于各種記憶介質的故事異常清晰。
這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走轉改”,主題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 重慶在行動”。
形成了極具意味的關聯(lián):“革命老區(qū)”“年輕人”“脫貧攻堅”。換一種更為連貫的表達方式,就是年輕的媒體人走進革命老區(qū),深入了解和發(fā)掘那些脫貧攻堅的故事。
可能,他們對革命老區(qū)口口相傳或紙質與電子介質傳承的歷史的了解并不盡然,所以,有了這一次的行走;也許,久居都市,“脫貧攻堅”對他們來說尚有點抽象,所以,有了這一次年輕視角的行走。
也不是沒有另外的可能——這種年輕的視角,用另一種不同尋常的發(fā)現(xiàn)、理解與呈現(xiàn)方式,把他們走進最基層現(xiàn)場后的見聞、感受、理解與感悟,放在我們面前。
李仕羽、湯芮,《今日重慶》兩位年輕的記者,青春、陽光。半個月里,他們走進涪陵、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和城口,用年輕的視角,發(fā)現(xiàn)他們認為應該呈現(xiàn)給我們的、關于革命老區(qū)“脫貧攻堅”的故事。
這些故事很質感,與他們年輕的視角一樣。
不妨跟著他們的視角,來一次特殊的閱讀。
Walking with Youngster's 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