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學愛/文
方先覺:忠義表天地的抗日將軍
·時學愛/文
1944年,日本為打通大陸交通線,挽救孤懸南洋的日寇,糾集侵華日寇之力,發(fā)動了“一號作戰(zhàn)”,中國稱為豫湘桂戰(zhàn)役。衡陽保衛(wèi)戰(zhàn)是該戰(zhàn)役中最慘烈的一役。
1944年6月,日寇動用11萬余人的兵力分三路南進,直撲軍事要沖衡陽。中國第10軍1.8萬人在方先覺軍長指揮下守衛(wèi)衡陽。從6月21日至8月8日,在裝備不足、援軍不至、糧彈不繼的情況下,中國守城官兵僅憑粗陋野戰(zhàn)工事,孤軍奮戰(zhàn),抗擊日寇波浪式的沖鋒圍攻,以血肉之軀阻止敵軍進攻。衡陽保衛(wèi)戰(zhàn)歷時長達48晝夜,以守軍彈盡援絕、傷亡殆盡而慘烈告終。
方先覺(1903—1983),字子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解集鄉(xiāng)青湖村人 (原江蘇省蕭縣第十區(qū)方家村),先后畢業(yè)于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系、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和高教班第二期,開始行伍生涯。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方先覺調(diào)任新組建的預備第10師任團長。1938年5月中旬,日寇先后攻占徐州、宿州,一路燒殺虜掠,在距方家僅2千米的黃林、二家張村就殺死84人,30余戶絕種。方先覺應有所聞從而堅決抗擊日寇決心。1938年9月,方先覺由團長升為副師長。由于該師完全為福建新兵編成,所以長期在大后方進行訓練。一直到了1940年11月,該師才奉命開赴安徽地區(qū)與日寇作戰(zhàn)。
1940年12月,預10師在安徽青陽與貴池間的陳家大山與日寇遭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zhàn)。當時師長蔣超雄決定將部隊分成兩路,左路由蔣超雄親自指揮,右路由副師長方先覺指揮。經(jīng)過一晝夜的激烈戰(zhàn)斗后,由方先覺率領的右路成功奪取了陳家大山右側高峰,但是由于左路進攻失利,致使右翼受到嚴重威脅。最終,方先覺又被迫放棄了陣地,全線撤退。戰(zhàn)后,師長蔣超雄被撤職,而在戰(zhàn)斗中有功的方先覺順理成章升任師長。
方先覺從接任師長的那一天起,即針對部隊軍官素質(zhì)差、士兵戰(zhàn)斗力弱的弱點,對部隊進行了改組。首先將部隊里連以上軍官全部換成由黃埔軍校畢業(yè)的學生和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軍官,其后對部隊加緊訓練,嚴整軍紀,使全師軍風紀大為改觀。同時還在師部設立了軍樂隊,豐富部隊的生活。
1941年,部隊駐防湖南株州、淥口。日寇由武漢出動,越過新墻河向南進犯。第9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立即命令第10軍(預備第10師在調(diào)防株州時撥屬第10軍序列)盡速開赴湘北,阻擊日寇。預10師官兵接到命令后連續(xù)三天的急行軍到達金井。在金井,師長方先覺接到司令長官部命令,奉命“就地構筑工事,準備迎擊來犯之敵”。次日一早,預10師陣地即遭受日寇的猛烈進攻,全體官兵在師長方先覺的領導下與日寇殊死作戰(zhàn),損失慘重,但是仍有效的遲滯了日寇對長沙的進犯。由于第10軍迎擊的日寇達3個師團的優(yōu)勢兵力,第10軍所屬3個師最終還是撤出了陣地。戰(zhàn)后,第10軍軍長李玉堂因為擅自撤退受到撤職的處分。預10師因為與日寇血戰(zhàn)一晝夜,有效破壞了日寇進占長沙的企圖,受到蔣介石的嘉獎。方先覺在部隊后撤整訓中,要求官兵要在任何艱苦驚險的環(huán)境下穩(wěn)扎穩(wěn)打,堅定其“我不怕敵,敵必怕我”“能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念,這一信念以后成為了預10師乃至第10軍的作戰(zhàn)理念。
1941年底,在武漢的日寇再次出擊長沙,揚言出兵43萬,必至長沙過新年。此時第10軍由于新任軍長鐘彬遲遲未到任,蔣介石急電前任軍長李玉堂繼續(xù)指揮第10軍固守長沙。而李玉堂則臨危授命,以 “戴罪之身,又肩重任”。
12月28日,預10師師長方先覺根據(jù)軍部作戰(zhàn)方案,在師部召開緊急會議,指示師部各處和所屬各部應立即做好戰(zhàn)斗準備。他在會上說:“此次固守長沙的任務,雖艱巨而必達成?!痹谲姴空匍_的作戰(zhàn)會議上,方先覺堅持不當預備隊,要求軍長李玉堂授予固定任務,如不達成,愿受軍法制裁。李玉堂經(jīng)過再三研究,最后決定預備第10師守備長沙城南門。
12月31日,日寇偵察得知,守備長沙南門的是預備第10師。由于這個部隊在番號前有“預備”兩字,日寇誤以為該師是預備部隊,戰(zhàn)斗力弱,是整個城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便將作戰(zhàn)計劃定為“長沙南門為重點攻擊目標”。當預10師部隊進入陣地后不久,其所屬第29團的前哨陣地即與日寇騎兵開始接觸。元旦拂曉,日寇以步、騎、炮兵與飛機同時向29團 (團長張越群)陣地發(fā)起猛烈攻擊。29團官兵死傷慘重,在堅持到上午11時許,全線潰退。
方先覺
方先覺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令第28團團長葛先才率領所部去堵住缺口,他對葛先才道:“藝圃(葛先才的號)!現(xiàn)在看你的了?,F(xiàn)在張團長已撤下,你馬上派人收容整理,歸你指揮,我全力支持你,要部隊我隨時增援,你一定要頂住呀!”
部隊堅持入夜后,司令長官薛岳電話詢問戰(zhàn)況,最后問方先覺能守幾天,他回答能守一個星期。薛岳接著問如何守。他回答道:“第一線守兩天,第二線守三天,第三線守兩天?!蓖ㄔ捊Y束后,方先覺即寫好遺囑,囑副官主任張廣寬將遺囑交付其家屬。次日,《長沙日報》即以頭版大標題:“方師長誓死守土,預立遺囑”并將遺囑全文刊登。遺囑內(nèi)容如下:
蘊體吾妻:此次我軍奉命固守長沙,任務重大,長沙的存亡,關系抗戰(zhàn)全局的成敗,我決心以身殉國,設若戰(zhàn)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顧。務令五子皆能大學畢業(yè),好好做人,繼我遺志,報效黨國,則我含笑九泉矣。希吾妻勿悲!夫子珊。民國三十一年元旦。
1942年1月2日,戰(zhàn)斗更為激烈。第28團與第30團(團長陳希堯)并肩作戰(zhàn),其中第30團以一個營奇襲白沙嶺日寇,擊斃日寇中隊長。第二天長沙各報章爭相報道此一戰(zhàn)績。預10師在南門與日寇血戰(zhàn)四晝夜,使日寇久攻不下。逼得日寇改變原定目標,轉(zhuǎn)而向長沙城其余各門進攻。結果因兵力分散,反而使局面變得對中國軍隊更為有利。最后,第10軍在得到兄弟部隊增援解圍,迫使日寇放棄了奪取長沙的目標。戰(zhàn)后,軍長李玉堂升任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方先覺升任第10軍軍長,同時兼任長沙警備司令。
1943年10月,常德會戰(zhàn)開始,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嚴令第10軍由長沙赴援。因部隊在地形復雜的洞庭湖畔沼澤地帶運動困難,于是,方先覺命令所屬預10師師長孫明瑾先行奪取資江南岸江堤。孫明瑾在接連五次進攻失利的情況下,面對十分強大之敵和已構筑橋頭堡火力網(wǎng)的對岸,親率部隊沖鋒,終于奪取了日寇橋頭堡。孫明瑾在沖上江堤時英勇殉職。繼而第10軍所屬第3師成功占領德山,接應了57師殘部突出包圍圈,立下了功績。此戰(zhàn)方先覺指揮有方,立功受獎,蔣介石特送他一匾,題詞“忠義表天地”。
戰(zhàn)后,孫明瑾葬于南岳衡山的南坡上。靈柩下井的時候,方先覺親自手拉繩索,把靈柩放到井下,并在孫明瑾的靈柩前宣誓:“殺盡日寇為死難軍民報仇。”
1943年冬,第10軍調(diào)在衡山整編,方先覺因家住衡陽市南郊黃茶嶺附近,當他從火車站下車,全城鞭炮聲響徹云霄。全市各界人士,由市長趙君邁主持在社會服務部禮堂召開了盛大的慰勞宴會。
常德會戰(zhàn)之后,第10軍聲名家喻戶曉,作為軍長的方先覺自然也聲譽倍增。他在重慶中央訓練團集訓的半年時間里,就被蔣介石召見5次之多,這種情況足以使其他嫡系將領面露羨慕之色。而其余黨政軍要人,諸如陳立夫、張群、孔祥熙、李濟深等也相繼宴請方先覺。在這些人中,陳誠與何應欽都想把他拉入到自己的派系,甚至為此展開了明爭暗奪。這些都足以使方先覺自身信心倍增,為人處事也就開始有點趾高氣揚了。連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也漸被方先覺所看低,這造成了以后方先覺在整編第88師任上被撤職的后果。
1942年衡陽軍民搶修衡陽機場跑道
薛岳對于方先覺如此倨傲十分厭惡,但礙于他的名聲,一時也動不了他。于是決定采取摻沙子、挖墻角的方法接管第10軍。薛岳首先指派容有略為第10軍參謀長,當?shù)?90師師長出缺后,又點名要容有略接任師長。方先覺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這個任命,但是到了衡陽戰(zhàn)役開始不久后就把容有略的師長職權架空。另外一些由薛岳指派的人或借故撤職、或法辦、或判刑。
衡陽張家山陣地
方先覺的這些做法使得薛岳惱羞成怒,下定決心要把方先覺給撤了。薛岳在覲見蔣介石的時候經(jīng)常說方先覺同情共產(chǎn)黨、排擠他派去的軍政人員、不服從他的指揮、克扣軍餉、虐待士兵、殘害百姓、任用私人、心存異志。起先蔣介石還不相信,但是最后竟礙于薛岳的能力和其重要的位置,而下令免去了方先覺的軍長職務,調(diào)任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議,另委薛岳的心腹,廣東人方日英為第10軍軍長。
當一紙電報發(fā)到第10軍軍部后,讓方先覺看的差點就昏厥過去,只得辦理移交手續(xù)完畢后回家休息,等待繼任軍長的到來。
正當薛岳得意揚揚,認為第10軍就要到手的時候,日寇于1944年5月下旬將在南京的前進指揮所推進至武漢,其派遣軍總司令官俊六發(fā)起了豫湘桂戰(zhàn)役。5 月18日,日寇攻占長沙,此后又相繼奪取醴陵、攸縣等地,箭鋒直指衡陽。
在衡陽的第10軍軍部里,繼任軍長還沒到任,薛岳一看情勢危急,只得拉下臉面親自電命仍在衡陽家里等待辦理移交手續(xù)的方先覺代理第10軍軍務,負責指揮衡陽保衛(wèi)戰(zhàn)。
起初,方先覺想難為薛岳,硬是推辭。這下可把薛岳急壞了,只得請示在重慶的蔣介石。蔣介石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親自給方先覺打電話。
方先覺接到蔣介石的電話后,深覺事態(tài)嚴重。果然,電話那頭的蔣介石大罵方先覺昏庸,說道“日寇已經(jīng)逼近衡陽,而方先覺你還在和戰(zhàn)區(qū)長官慪氣,置民族大義予不顧,成何體統(tǒng)?”把方先覺罵得無地自容,于是向蔣介石表態(tài)一定要積極布置、固守衡陽,發(fā)揚第10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決抗擊日寇的侵犯。
在衡陽攻防戰(zhàn)前,方先覺特邀衡陽新聞界巡視全城,堅決表示死守衡陽城的決心。當日寇臨進城垣緊張狀態(tài)時,他與新聞界友人握別,拿起腰間勃朗寧手槍說:“這是打死我自己的?!敝v話時,淚如雨下。在夜間的軍事會議上,他向全體與會軍官表態(tài),要堅守衡陽為第10軍再次爭光。
會后,方先覺帶著與會軍官乘朦朧夜色,渡過湘江,到岳麓山祭掃在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中陣亡的全體第10軍將士,面對公墓祝禱說:“先烈們,安息吧,先覺這次親率全軍,參加衡陽戰(zhàn)役,誓以死報國,堅決殲盡日寇,為諸先烈報仇,為10軍爭光,耿耿此心?,對天可表,如有異志,天人不宵!”說罷放聲大哭。此時,全體軍官也無不流涕。
6月23日拂曉,日寇開始向衡陽發(fā)起進攻。第10軍所屬的3個師皆奮勇抵抗,堅守陣地,使得日寇每占領一處就要付出慘重損失。
第10軍為了堅決抵抗日寇的進攻,付出了慘重代價。一開始,第10軍的補給尚能通過外圍運進衡陽城,但是不久后即因日寇后繼部隊和重火力的壓制,補給線被切斷了。加之日寇的包圍圈日漸縮小,使得空投物資也大部分落入日寇陣地。
隨著戰(zhàn)況的進展,衡陽市郊已無一處完土,雙方戰(zhàn)死者的尸體到處皆是。如此日日夜夜,第10軍官兵一直堅持了40余天。面對蔣介石親口許諾的“解救”,第10軍官兵已從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由絕望而發(fā)展到對軍事委員會的怨恨。
此時,第10軍已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部隊開始發(fā)展到兵不由官、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混亂局面。方先覺發(fā)下去的命令已不起任何作用。為此,方先覺痛心疾首,即有了自殺殉國的想法。但是當他看到那些與自己多年奮戰(zhàn)、患難與共的部下時,又不忍拋棄。
就在這種內(nèi)外矛盾的情況下,方先覺終于決定召集團以上軍官,商討第10軍殘余官兵的出路問題。與會軍官有的決定以死殉國,有的提議向日寇投降。正當這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時,方先覺入室放聲大哭,會議隨之無結果而散。
入夜后,軍部突聞?chuàng)摫遍T防務的第3師蕭圭田團放下武器投降日寇,以致日寇從蕭團陣地蜂擁而入。至此大勢已去,方先覺意識到自己的最后時刻已經(jīng)到來,即命參謀長給蔣介石發(fā)了最后一封電報。電文為:“委座鈞鑒:我軍現(xiàn)已彈盡援絕,敵于今晨自北門突入,我已無可堵之兵。學生等決心以死報黨國,不負鈞座平生作育至意。此電恐為最后之一電,望來生再見。學生方先覺、周慶祥、葛先才、容有略敬叩?!?/p>
方先覺將軍墓地
電文發(fā)出后,方先覺準備拿出手槍自殺,可發(fā)現(xiàn)佩槍早被副官拿走。正當方先覺尋找可用以自殺的武器時,突然主降的第3師師長周慶祥陪同日寇代表來到軍部,催促方先覺前往日寇指揮部商討投降事宜。方先覺就在這種內(nèi)挾外壓的情況下隨著周慶祥與日寇代表去了日寇指揮部。并與日寇談妥在投降后不傷及第10軍剩余官兵,并且接受了日寇提出的組建“先和軍”的提議。
三個多月后,方先覺在偽衡陽縣自衛(wèi)司令王偉能(原衡陽縣縣長)與偽維持會、復興會的幫助下逃出日寇的勢力范圍,經(jīng)由第73 軍19師派遣部隊接應,順利抵達重慶。
方先覺到重慶拜會蔣介石時,蔣介石為他設宴招待,眾多要員作陪。同時,國民政府內(nèi)部亦有諸多非議。
“衡陽保衛(wèi)戰(zhàn)阻擋了日寇的兇猛進攻,成功粉碎了日寇企圖3天拿下衡陽城、7天打通西南大陸交通線的迷夢,牽制了日寇打通大陸交通線的兵力,為中方調(diào)整戰(zhàn)略部署贏得了有利戰(zhàn)機。此役中方傷亡1.7萬余人 (其中陣亡7600多人),日寇則傷亡多達6萬之眾 (其中被殲1.9萬多人)。日寇在此戰(zhàn)役中的損失及其影響,直接導致了首相東條英機的下臺。
衡陽保衛(wèi)戰(zhàn),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史中的重要戰(zhàn)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史中以寡敵眾的典型戰(zhàn)例,被西方媒體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