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垚婷
摘 要:根據(jù)埃里克森理論,6歲~12歲的兒童,處于“勤奮對自卑”的人格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經常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如果很勤奮,就會感到很自信,反之,就會感到很自卑。文章通過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旨在提醒教師在評價的言語中留些發(fā)展的空間給學生,讓學生樹立自信。
關鍵詞:言語評價;心理健康;唯一;自卑;發(fā)展空間
中圖分類號:G621;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11-01
一、談話基本情況
他是一位小學三年級男生,皺著眉頭,坐在教師面前,悶悶不樂地說:“老師,今天我又聽到那句話了?!薄澳木湓捘兀俊苯處焼?。學生回答說:“‘你是我們班唯一書寫最差的學生。老師說過之后,同學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經常對我說,我聽了心里可難受了。”教師問他:“嗯,是聽著蠻難過的。你是討厭最差嗎?”學生說:“不是,我討厭唯一?!苯處焼枌W生:“你有別人沒有的長處嗎?”慶幸的是,學生有自己的天賦,畫畫得特別好。教師跟學生說:“聽你說了自己的畫,我很想說,你是班上唯一畫畫最有天賦的人,這個唯一你喜歡嗎?”學生說喜歡。學生想了想說:“我畫畫得好,我是班上唯一畫畫最有天賦的人。”教師再試著問他:“如果以后再有同學說你寫字不好的時候,你能想到自己的好嗎?”“能,我畫畫可好了?!?教師跟他說:“把喜歡的這句話說給自己聽,可以多說幾遍?!睂W生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猜想他已經看到自己畫的畫了,猜想他也暫時忘掉了自己有點糟糕的書寫吧?!拔ㄒ弧边@個詞其實沒有好和壞的,教師說。教師很想讓他忘掉那個糟糕的唯一。可是學生轉念一想,說:“那老師還說我書寫最不好呢?”教師有點無語。問他:“你敢跟老師說你畫畫很好嗎?”學生說:“算了,萬一老師不相信呢?!苯處熣f:“那時你在心里對自己說三遍‘我是班上唯一畫畫最有天賦的人。”最后教師跟他說:“書寫要盡力寫好,不要太刻意,可以多花時間畫畫。如果沒有書寫天賦,可能花10個小時練字,還不如別人花一小時練的效果好,而且會很苦惱。你可以花10個小時練畫畫,或許沒有天賦的人練100小時也不如你呢,而且你會畫得很快樂?!笨粗鴮W生臉上的笑,希望他再聽到“唯一”的時候,腦子里不單單只有一句最討厭的,也會蹦出一句最喜歡的,這樣的他或許不至于太自卑了。
二、情緒產生原因
(1)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埃里克森理論,6歲~12歲的兒童,處于“勤奮對自卑”的人格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必須掌握重要的社會和學習技能。在這一階段,兒童經常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如果很勤奮,兒童將獲得社會和學習技能,從而感到很自信。如果不能掌握這些技能,就會使兒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會動因是老師和同伴。作為小學生,他會討厭“唯一”這個詞。在這個“唯一”里,小學生聽到了是自己的書寫與同伴的差距,聽到了自己沒有掌握好書寫的技能,而且是最沒有掌握好書寫技能的那一個,是不被老師認同、不被同伴認同的那一個??墒切W生的心理特點就是要得到同伴的認同、老師的認同、還有家長的認同,以培養(yǎng)他們早期的自我肯定意識。才三年級的學生,因為感覺到老師和同伴的疏離,就很自然地從這句話里體驗到了孤立和自卑,所以他很自然地說出了“我很自卑”這樣的話。
(2)同學的重復呈現(xiàn)。這個階段的學生是給點陽光就能燦爛的,同樣,不給陽光就一點也燦爛不起來了。教師這樣一句話會傷害到學生,在這句話里男孩聽到了老師的貶損,聽到了同伴的數(shù)落,他會很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因為老師界定了他是班級的唯一,而且是唯一最差的。當同伴再次重復這句話時,就再次加深了他的自卑感。
(3)老師極少肯定。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出心里最解怨氣的那句話,可是學生要把這樣的話語承受到可以解脫為止,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不知道他要過多久才能解脫。作為老師,有些話是要斟酌而出,可以在評價的言語中給學生留些發(fā)展的空間。例如,“可以幫你找個書寫小幫手嗎?你們一起努力行嗎?”“你對自己的書寫有什么看法嗎?怎樣能稍微寫好一些呢?”給學生一個發(fā)展的空間,學生會在那個空間里慢慢發(fā)展。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就學會了自我肯定。
三、輔導反思
一位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問我:“你知道當一名心理咨詢師最重要的是什么嗎?”“我猜想是一個人的修為和完滿嗎?”我問。老師說:“如果你真的想當一名心理咨詢師,最重要的是:在心理咨詢室里可以多說話,但是一定不能說錯話?!蔽依斫獾腻e話,就是阻礙別人成長為他自己、阻礙別人發(fā)展的話語?;蛟S我們不能時時做到真正的陪伴,因為每個人成長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只是盡力陪伴,牢記著不可以有傷害。所以每每走進學校的心理健康室,總是先想起老師說的這句話。學生和花草樹木的生長是一樣的,他們生根,發(fā)芽,成長,需要一定的發(fā)展空間,也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
參考文獻:
[1]左培宏,漆貫生.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矯正策略[J].教育藝術,2009(02).
[2]王韜.青少年自卑心理分析及引導策略[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