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宗
為了激勵自己業(yè)余積極創(chuàng)作,我在QQ簽名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人生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許多朋友給我點“贊”,有位女孩子卻跟我唱“反調”,弱弱地說:我覺得咸魚挺有夢想的,不然怎么就咸魚翻身了呢?
一語點醒夢中人,把我又帶回自己尋夢之旅的源頭。19歲那年,高中輟學的我來到廈門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日復一日的艱辛勞作,將我磨得幾乎沒有了棱角與夢想,每每滿身疲憊地躺到床上的時候,總是想: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吧,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性格內向……有人說“乞食嘛也會有出頭天”(乞丐也有一天能出人頭地),我在低矮的工棚里仰望,卻似乎看不到前方的光明。
一日,我在廈門夜市的書攤上淘到一本寫作的書,如獲至寶。下班之后便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第二天下班之后,準備“再度赴約”去書中遨游。在床頭翻找了好一陣子,卻沒有找到。和我同住的師傅看我翻箱倒柜,說:“別找了,那本書被我藏起來了。有那么勤奮,早就上大學了,現(xiàn)在還用來這里打工?”莫非真像師傅所說,我這樣的咸魚,原本就不該“心高”?
或許是源于對夢想的執(zhí)著,又或許是年少輕狂的叛逆心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閱讀與寫作,只是更多時候轉為地下了。半年后,我的堅持逐漸有了小小收獲,每當?shù)弥恼驴堑南?,我都欣喜若狂,哪怕它只是一塊“豆腐干”——一則簡短的資訊而已。
然而,我的文學熱情卻經常遭遇來自身邊的尷尬。曾經,我把刊有自己文章的樣報拿給工友看,想一起分享這份喜悅。結果幾日后想要回報紙時,才知道它早已被工友當了廁紙;另一次,一位熱心的工友幫我“炫耀”一本刊有我散文習作的《黃河文學》,結果這本雜志被工友們“哄搶”而去,幾天流轉,這本回到我手中的刊物已被摧殘得面目全非……那時的我又心疼又無奈,只好苦笑。
也許是我蝸牛般的勤奮終于等來了機會之神的眷顧,2005年的那個夏天,揮汗如雨的我正在簡易木梯上面安裝天花板時,接到了一位中學老師打來的電話,問我是否有興趣去北京發(fā)展,雖然那個時候還并不知道“文案策劃”是做什么的,只是聽說可以用電腦,從事與文字相關的工作,我就已經興奮不已了。
從南到北,一路輾轉走到現(xiàn)在,我已從一個初級文案成功向營銷總監(jiān)轉身,業(yè)余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已出了自己的散文集《漂泊是條青春的河》……雖然寫作已不是謀生的初級需求,但是我依然告訴自己不要忘記走過的每個艱苦的日子,要感恩寫作。
是啊,咸魚也可以有夢!做一條有夢想的咸魚,即便你感覺困頓無奈、生活無望的時候,也不要輕易給自己下定論!只要有夢,就要一點一滴勇敢去追。其實很多時候,成功也需要“峰回路轉”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觀點引路·勇于改變】
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性格內向……日復一日地在建筑工地上辛苦勞作,對于這樣的人生,“我”不甘心。夜市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一本寫作書,使“我”仿佛黑暗中看到亮光,“我”虔誠地努力和堅持著讀書寫作,最終借此脫離了原來粗糙的生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沒有什么事是天生注定的,只要有一顆想要改變的心。
【觀點引路·有夢就去追】
讀書寫作、改變困苦的生活是“我”的夢想,但“我”沒有僅僅停留在夢想的階段,而是將夢想化為行動,用勤奮和努力向夢想靠近,堅持自己的讀書寫作。最終“我”夢想實現(xiàn),從一個建筑工轉變?yōu)橐粋€文字工作者,從一個初級文案轉身成營銷總監(jiān)。有夢想就去追,成功總會在峰回路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