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紅
森林里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數(shù)學(xué)爭霸賽”。經(jīng)過預(yù)選,小白兔、小花貓、小黑狗和小花鹿進入了最后的決賽。消息傳開,引起森林動物們對這場比賽的濃厚興趣和極大關(guān)注。究竟誰主沉浮,稱霸數(shù)壇,大家拭目以待。
一大早,大家紛紛聚集到?jīng)Q賽大廳,想瞧個究竟。
決賽開始了,山羊博士出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大片牧場,牧場上綠油油的草長得一樣密、一樣快。70頭牛在24天里能把草吃完,而31頭牛就得吃60天,若要在12天內(nèi)把草吃完,牛應(yīng)該有多少頭?
急性子的小花貓站起來,說:“70頭牛在24天里把草吃完,12恰好是24的一半,所以牛的頭數(shù)是70的2倍,也就是70×2=140(頭),即140頭牛在12天內(nèi)能把草吃完?!?/p>
小花貓剛說完,好強的小黑狗站起來,說:“31頭牛在60天內(nèi)把草吃完,那么12天吃完就需要31×60÷12=155(頭),即155頭牛在12天內(nèi)能把草吃完?!?/p>
小黑狗還沒說完,小花鹿站起來,說:“70頭牛在24天內(nèi)把草吃完,那么31頭牛要吃完它只要70×24÷31≈54.2(天),哪還需要60天,是不是題目錯了?”
一慣聰明且善于思考的小白兔嗯了一聲,說:“三位兄弟的說法都不對?!?/p>
“??!不會吧?”臺下的觀眾議論開來。
山羊博士點點頭,問:“小白兔,你說一說,他們錯在哪里?”
小白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為草每天都在不停地長,三位兄弟沒有把草的生長情況考慮進去,所以都是不對的?!?/p>
山羊博士再次點點頭:“小白兔,你是怎樣想的,說給大家聽聽?!?/p>
“我們可以這樣想?!毙“淄谜f,“我們以1頭牛1天吃的草為單位‘1’,由題目中‘70頭牛24天吃完’和‘31頭牛60天吃完’可知,前后兩次草的總量相差:31×60-70×24=180。為什么草的總量會多出‘180’呢?這正是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的那36天長出來的。所以平均每天長出來的草的量為180÷36=5。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是這個牧場每天長出來的草正好可以滿足5頭牛。由此,我們可以把每次來吃草的牛分為兩組:一組是抽出5頭牛吃當天新長出的草;另一組是其余的牛吃原來牧場里的草。那么,在這批牛開始吃草之前,這個牧場有草:(70-5)×24=1560或者(31-5)×60=1560。因此,若要在12天內(nèi)把這個牧場的草吃完,牛的頭數(shù)應(yīng)該是1560÷12+5=135(頭)?!?/p>
最后山羊博士鄭重宣布:“本次比賽,小白兔獲得冠軍?!贝髲d里頓時沸騰了,小白兔被大家一次次拋向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