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今年恰逢交通大學120周年,如果從圣約翰大學醫(yī)學院的源流算起的話,交大醫(yī)學院也恰好是120周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就是原來的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是2005年與交通大學合并時候才改的名字,醫(yī)學院的徽標還是原來二醫(yī)大的?;?。這個?;毡容^有意思,中間是象征醫(yī)神的蛇杖,下方以“JAT”三字母提示學校的淵源。J是指Saint John——圣約翰大學,A是指:Aurora University——震旦大學,T是指:同德醫(yī)學院,我們熟悉的二醫(yī)大就是由圣約翰大學醫(yī)學院、震旦大學醫(yī)學院、同德醫(yī)學院于1952年院校重組時合并而成,新校選址就是震旦大學舊址。隨便提一句,同德醫(yī)學院創(chuàng)立于1918年,是三個學校中唯一由中國人自辦的一所私立高等醫(yī)學院校。它與現(xiàn)在媒體提到的那份上海莆田系醫(yī)院名單中的“上海同德醫(yī)院”顯然沒有任何淵源。
1903年2月27日,震旦學院創(chuàng)辦于徐家匯天文臺的一個房間內。學院的成立是法國天主教會和馬相伯共同努力爭取的成果,馬相伯為校長,一開始只有幾十名學生。1904年,因不滿法國教會對大學的干涉,馬相伯率部分教員辭職,另起爐灶辦復旦公學(即今之復旦大學)。但對于震旦,馬相伯還是有感情的,一直關注并幫助震旦的成長。1908年震旦購進呂班路(今重慶南路)原山東會館的基地,自建校舍,路西為大學院校區(qū)(今重慶南路280號),路東則為預科(今重慶南路227號)。1914年學院改為六年制,分設博物醫(yī)學、法政文學、算術工程3科,即后來的醫(yī)、法、理工3個學院。學生大多來源于徐匯公學(現(xiàn)徐匯中學)及各地天主教會辦的學校,課堂講授均用法語。1932年1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準震旦大學立案,由胡文耀任校長,設立以馬相伯為首的董事會,改稱“震旦大學”。
從1951年2月開始,傳教士退出學校,天主教會停止撥給震旦大學經費。1952年10月高校院系調整,震旦大學醫(yī)學院外的其余學院分別并入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師范學院、華東化工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等校。曾經有“東方巴黎大學”美譽的震旦大學就此撤銷,成為昨日歷史,只留下昔日老建筑給人以遐想。
走進重慶南路227號東院校門,就能看見左右各有一棟老樓。右邊是原震旦學院一舍舊址,高五層,清水磚墻,壁柱和門窗套用紅磚砌筑,窗套造型各異,變化多端,有半圓形、有三角形、有弧形等。校門左邊是建于1916年的第四宿舍,為三層學生宿舍樓,法國紅色磚木結構,是現(xiàn)存歷史最久的建筑之一。
馬路對面西院,最顯眼的震旦大學遺存,則是老紅樓。這幢由緋紅色瓷磚和灰色石貼面裝飾成的四層樓建筑物,是由密納特和上海公司設計,在1936年建成。老紅樓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現(xiàn)代派風格,立面間接對稱,清水墻面,底部為拱券窗。新落成時,大樓中央門廳南墻的一扇大窗戶上,有“一只雄雞對著初升的太陽引吭高唱”的彩色玻璃,這是震旦的象征性圖案。這幢樓房在1936年竣工時,《遠東評論》贊美此樓:“線條簡明古樸”,是校園里“最漂亮最現(xiàn)代化的大樓”。 這里曾經是震旦大學校務管理辦公室、圖書館,以及法學院、醫(yī)學院和理工學院的教室。
震旦大學圖書館創(chuàng)辦于1928年。初成立時,正式館舍建筑還在計劃中,書籍也沒有集中庋藏。迨1936年新大樓建成后,校圖書館占據(jù)了整個二層樓面。二樓設置有兩個閱覽室,學生閱覽室有214個座位,公共閱覽室有50個座位。與閱覽室相鄰的目錄室存有該校全部藏書目錄,以及徐家匯耶穌會圖書館中文書籍與手稿的全部目錄。特別有意思的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的部分珍貴文獻,也曾經藏身于此,以躲避戰(zhàn)火。
1932年7月15日開館的上海通志館,為了編纂上海通志,收集了大量的上海史地文獻。1937年11月上海淪陷,通志館暫行停辦,所有文稿、檔卷、貴重圖書資料,都秘密運送至柳亞子家中保存,以免被日本軍劫走。至1940年底,柳公因上海租界的環(huán)境亦極惡劣,不能再耽擱下去,于是離滬去港。行前考慮到滬寓所所存通志館重要文卷的安全問題,找胡道靜商量,聯(lián)系一個妥當?shù)牡胤酱鸀楸4妗:壬c法國耶穌會中從事學術文化方面的教士有聯(lián)系,就去懇托震旦大學圖書館法籍館長夏之時司鐸和副館長景培元先生,得到他們慨允,于是這批文卷由柳宅密移至震旦大學托管。柳亞子舊居位于復興中路517號,是一幢建于1926年的三層歐式花園住宅。
柳亞子任上海市通志館館長時,典租此樓,直到1940年離開上海。從復興中路517號到重慶南路的震旦圖書館,電子地圖顯示距離約為500米,且都在法租界范圍內,所以轉移工作很順利,消息一點沒有外泄。
日本投降后,上海市通志館復員。胡道靜也從內地回到上海,接受志館任務,去震旦大學圖書館把志館托管的文卷取回。抗戰(zhàn)勝利后,從震旦圖書館中取出的資料先是歸屬于上海通志館,繼而是上海市文獻委員會。上世紀80年代,重建地志性的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的時候,以通志稿為代表的老通志館的文獻資料劃撥給今天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這批資料雖歷經波劫,卻能安全、完整的保存下來,端賴柳亞子先生、胡道靜先生和震旦大學圖書館兩先生在戰(zhàn)火紛亂之際的勇敢守護。
震旦博物院比震旦大學圖書館更知名。震旦博物院原名“徐家匯博物院”,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館,1868年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士韓伯祿,又名韓德創(chuàng)建于徐家匯。主要收藏動植物自然標本,每日午后準人參觀,不收門票。入門后如投名片,即有人招待導觀。1930年由于標本眾多舊院舍不敷應用,遂在震旦大學內另建新院舍,改由學院管理。轉讓給震旦后,改名為“震旦博物院”,以志對其創(chuàng)建者的紀念。 新大樓是一幢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由萊納德和福薩雷的上海法國建筑設計公司設計。呂班路(今魯班路)上L形大樓臨馬路那部分是中國自然史展覽館。大樓的其余部分也物盡其用,俯瞰博物院下面植物園的南樓,則作為博物院的研究所、社友實驗室、圖書館,還有研究設備和標本收藏品室等。
1933年冬,博物院正式開放,普通觀眾每星期除周二外的各下午均可購票參觀。另有標本供學者研究,該院還經常選擇標本中有特色者,分寄世界各地,以供專家考定。中國古文物展覽館和動物展覽館則于1935年開張。該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
新中國成立后,經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示同意震旦博物院和亞洲文會博物院合并,建立上海自然博物館,開了新中國自然博物館建設之先河。原建筑曾經為中科院昆蟲研究所使用,現(xiàn)為交大醫(y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
在呂班路西側,與韓德博物院對面相望的是伯多祿教堂,1934年建成,磚瓦架構。落成后的教堂為天主教拜占庭式大型教堂,建筑面積約2700平方米。中央有大穹窿,彌撒間后面有5座邊祭臺,大門左側有方形鐘樓,前辟堂場,兩側過道。堂內無支柱,處處可看到祭臺,并能清晰聽道,設座1000個,面對祭臺有唱經樓,可供百余人登樓唱經。一開始是震旦大學教徒師生的專用教堂,后來也對周邊信教居民開放。教堂最初取名圣伯多祿加尼削教堂,由于教徒對天主教稱為圣人的圣伯多祿加尼削這個宗教人物不熟悉,后遂改用圣伯多祿來命名,稱圣伯多祿教堂,簡稱伯多祿堂。而今,為配合成都路高架道路市政工程建設,該堂拆除由原址向西側稍移后,按原建筑風格重建。重建的伯多祿堂有三層,比原堂增加兩層,大堂放在三樓,建筑結構與原堂基本相似。
這處震旦大學舊址是頗為值得紀念的,校園中滿是校慶的濃厚氣氛,但熱鬧是別人的,屬于昔日震旦大學的只有梧桐環(huán)繞中,沉默的紅墻老建筑了。
欄目主持人: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