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徽班進京談中國京劇的誕生

2016-09-10 05:38:19艾君
工會博覽 2016年23期
關鍵詞:徽劇徽班弋陽腔

□艾君

文化
【國學講堂】

從徽班進京談中國京劇的誕生

□艾君

二百多年來,中國京劇以其神奇的藝術魅力,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豫劇、越?。鞍袷住薄I鐣?,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經(jīng)常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京劇的根在哪兒?為何有人說“徽劇是京劇之母,沒有徽劇就沒有京劇”?針對以上問題,來聊聊“徽班進京與京劇誕生”——

喜歡京劇的人,如果不找機會看一場徽劇演出,應該是一件遺憾的事兒,因為徽劇是社會公認的“國粹京劇的始祖”。

“京劇的根在哪兒,就是徽劇?!薄皼]有徽劇,也就沒有京劇,徽劇是京劇的根?!边@是2007年9月12日舉行的京劇尋根之旅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劇協(xié)副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和全國政協(xié)常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對京劇的“根”所作的闡述。

劉長瑜說,“要尋根,就得先要知道根。從小就聽老師們說,京劇是怎么來的?京劇的根在哪兒?就是徽劇?!彼硎荆﹦∈侵袊辽灵L的、首創(chuàng)的一個非常好、博大精深的藝術門類,一直以來都被世界所公認,令人遺憾的是,對傳統(tǒng)藝術,國人特別是一些年輕的朋友并不很了解,甚至對其比較冷漠。

而祖籍安徽太湖、祖輩曾隨“四大徽班”進京的著名京劇演員葉少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有京劇以來就有我祖上人參加,沒有徽劇就沒有京劇,徽劇是京劇的根?!比~少蘭認為,應該去發(fā)揚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發(fā)展徽劇,發(fā)展京劇,發(fā)揚祖國民族的大文化。

談起徽劇,其實筆者與其還真有些淵源。初次接觸徽劇,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了。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筆者有幸參加了“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振興京劇觀摩演出與學術研討”等活動。這是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的一件盛事。這次盛況空前的紀念活動,不只是紀念“徽班進京”這一歷史事件,更主要的是藉此提高人們對京劇的認識,推動京劇藝術并帶動其他戲曲的發(fā)展。

就是在這次活動中,筆者不僅知道了徽劇與京劇的淵源,明白了徽劇在中國戲曲史上起著重要作用,也有幸第一次欣賞了一些徽劇經(jīng)典劇,認識了那時安徽徽劇團的當家名旦王丹紅,并欣賞了她主演的《貴妃醉酒》。記得舞臺上,王丹紅的表演細膩、動作美媚、唱腔委婉,把失寵貴妃內(nèi)心苦悶、強自作態(tài)、沉醉失態(tài)之心理變化,表演得淋漓盡致。從此后,筆者與徽劇結(jié)緣。在后來的幾次徽班進京匯報演出中,筆者也幾乎都受邀前去欣賞。

好了,針對問題,咱們言歸正傳,回到正題:為何有人說“徽劇是京劇之母,沒有徽劇就沒有京劇”呢?這要從徽劇的形成與徽班進京說起——

徽劇形成

徽劇,原名“徽調(diào)”或“二黃調(diào)”,淵源于明代。

據(jù)史料記載,元朝末期,南戲與北方雜劇分庭抗禮。南戲有四大聲腔:弋陽腔、昆山腔、海鹽腔與余姚腔。弋陽腔流傳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陽腔,并以此為主體,形成了徽劇的前身——徽池雅調(diào)。明代中葉,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國東南商貿(mào)文化中心,余姚腔、弋陽腔已在這一帶流行。明正德、嘉靖時期,全國頗有影響的余姚、海鹽、弋陽、昆山四大聲腔相繼流入徽州。尤其弋陽腔用金鼓鐃鈸按節(jié)拍,用人幫腔,貼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群眾的歡迎。為了使弋陽腔的唱法更適合徽州村鎮(zhèn)平民的口味,徽州藝人在演出時往往雜人土語,并在劇本中增加大量解釋性字句,連唱帶說,通俗易懂,擴大和增強了原作表現(xiàn)生活的能力。這種保持徽州語音聲調(diào),吸收弋陽腔特點,增加“道白”(或稱“滾”)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戲聲腔,時稱“徽調(diào)”或“徽州腔”,成為徽劇聲腔特色。萬歷年間,又新生了“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這些聲腔興起后,便風靡各地。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亂彈聲腔流入安徽,受當?shù)刂T腔影響,逐漸衍變成了徽調(diào)主要唱腔之一的撥子。

到了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到了清乾隆時,形成“徽戲”,今名“徽劇”。

徽劇的特點就是“滾白滾唱”,不僅讓戲曲中的人物有傾吐內(nèi)心積郁與激憤等感情的廣闊余地,而且還富有敘述性。主要腔調(diào)是吹腔、四平、撥子和二黃,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昆弋腔和花腔小調(diào)等。其傳統(tǒng)劇目很多,擅演歷史題材的大戲。音樂曲調(diào)和表演技巧都很豐富。清代中葉流傳很廣,對南方許多劇種都有深遠的影響?;談★L靡全國,形成了一個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的劇種。

在清代中葉,我國劇壇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間的地方戲曲興盛起來,如梆子腔、秦腔、徽調(diào)、楚調(diào)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稱亂彈,指民間戲曲)與雅部(指昆曲)爭勝的局面。當時戲曲演出活動的中心,北為北京、南為揚州。北京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戲曲薈萃的地方。江南的揚州位于長江和運河的交匯之處,商業(yè)發(fā)達,當時又是鹽商集中所在?!吧搪芳词菓蚵贰?,各地的戲曲藝人也就紛紛流向揚州,揚州很快成為全國文化中心之一,成為“花部”集中地。

徽班進京

從1751年起,乾隆曾先后6次下江南巡視,揚州成為他駐蹕的所在。由于清廷最高統(tǒng)治者喜歡游山水、愛好戲曲,揚州一帶的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紛紛向皇帝獻媚爭寵。他們不惜重金,大興土木,依山傍水建造起一座座美麗別致的湖濱園林,形成揚州北郊著名的二十四景。

揚州的富商素有蓄養(yǎng)戲班的風氣,在得知乾隆喜愛戲曲,便把組織戲曲演出作為迎駕活動的一個內(nèi)容。乾隆還命蘇州織造、兩淮鹽務等官員選拔藝術精湛的伶人進宮,以備承應。這些都在客觀上促進了戲曲的發(fā)展。在迎駕時節(jié),揚州戲曲演出極其興盛。即使平時城里城外的“堂戲”、“臺戲”、“大班”等各種演出也頻繁不斷?;談∶嚾烁呃释?、郝天壽等把徽劇帶到揚州演出后,揚州流行的許多劇種很快被藝術精湛的徽劇所壓倒,徽劇在揚州頗受歡迎。

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的秋天,為慶祝乾隆帝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在安徽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由此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

當時,北京的祝壽演出規(guī)模盛大,自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粱橋,每隔數(shù)十步設一戲臺,南腔北調(diào),四方之樂,薈萃爭妍。真是群戲薈萃,眾藝爭勝。這個徽班以唱二黃調(diào)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個諸腔并奏的戲班,原本只為進宮祝壽演出而來,然而,在這場藝術競賽當中,由于徽戲曲調(diào)優(yōu)美,劇本通俗易懂,整個舞臺演出新穎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故而受到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

初次進京的“三慶班”嶄露頭角。就這樣,三慶班演完祝壽戲欲罷不能,就留在北京繼續(xù)進行民間演出,越演越火?!叭龖c班”班在京演出的過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陽腔、梆子腔等劇種的表演技藝,使自己更加豐富,不久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種。

“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京,并逐漸稱雄于京華的劇壇。這就有了后來的“四大徽班進京”之說。

那么,何謂“徽班”呢?顧名思義,當是徽人之戲班。即,以安徽籍(特別是安慶地區(qū))藝人為主,兼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等腔的戲曲班社。開始多活動于皖、贛、江、浙諸省,尤其在揚州地區(qū),更以“安慶色藝最優(yōu)”(《揚州畫舫錄》)。

當時,正是地方戲曲勃興、花雅爭勝的時期,一些新興的地方劇種,如高腔(時稱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瞻嘣谠瓉砑娉喾N聲腔戲的基礎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別是吸收秦腔在劇目、聲腔、表演各方面的精華,以充實自己。同時適應北京觀眾多方面的需要和發(fā)揮各班演員的特長,逐漸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叭龖c的軸子”是說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四喜的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說四喜班擅長演昆腔的劇目;“春臺的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說春臺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生氣勃勃;“和春的把子”是指武戲,意思是說和春班的武戲火爆,最受歡迎。

京劇誕生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diào)(也稱“楚調(diào)”)藝人開始進京,他們?nèi)谌牖瞻嗖⒓踊瞻嗟难莩觥S谑?,徽班又兼習楚調(diào)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開始了我國京劇的孕育期。

可見,“四大徽班”進京后,徽漢合流,集眾所長,發(fā)展成以唱西皮、二簧為主的京劇,自此,徽班的影響遍及全國。在川、湘、贛、閩、粵、婺、淮劇等劇中,都可以找到徽戲的影子。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乾隆至民國初年,徽班就有60個之多,這在京劇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4月28日,為紀念徽班進京225周年,筆者有幸觀看了安徽省徽京劇院(合并后用名)新編徽劇《徽班進京》在北京的演出。該劇以舞臺藝術,向我們講述“二百多年前四大徽班進京后將徽、漢、昆等劇種融合創(chuàng)立了京劇”這段歷史。劇中通過一個個傳奇故事表現(xiàn)了徽班藝人的滄桑,再現(xiàn)了當年徽班進京的情景和京劇的誕生過程。

對于有著400年的歷史并有著輝煌的藝術創(chuàng)造與貢獻的徽劇,經(jīng)過“徽班進京”吸納、融合、磨煉出一個占了大半個中國和五十多個劇種的戲曲聲腔——皮黃,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國劇——京劇,既是對歷史做了真實的反映,又可對現(xiàn)實提供很好的借鑒,也對今后戲曲發(fā)展留下了許多有益的思考。

筆者認為,可以說,沒有徽班藝人進京演出的兼容并收、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不可能誕生偉大的劇種——京劇。傳承中尋求創(chuàng)新,永遠是文化振興的根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蔽幕膭?chuàng)新性發(fā)展,就是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猜你喜歡
徽劇徽班弋陽腔
徽班博物館
王丹紅:徽劇人需要更多的舞臺
“九門輪轉(zhuǎn)”小考——兼論徽班演出“輪轉(zhuǎn)制”的運作機理
戲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52
沿著名家的足跡傳承徽劇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4
劫后華夏再楊帆(弋陽腔)
影劇新作(2020年2期)2020-09-23 03:22:12
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的傳播與傳承——以徽劇藝術為例
河北畫報(2020年24期)2020-08-04 02:45:38
清代戲曲理論批評視野中的“弋陽腔”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6
徽劇傳承與發(fā)展
黃梅戲藝術(2019年1期)2019-06-24 07:25:02
弋陽腔
心聲歌刊(2018年6期)2019-01-29 02:35:28
京劇與徽班那些事兒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2
奉新县| 宜章县| 楚雄市| 偏关县| 锡林浩特市| 松溪县| 连州市| 内江市| 潍坊市| 游戏| 渑池县| 甘南县| 江川县| 霍林郭勒市| 洞口县| 英吉沙县| 博湖县| 甘南县| 梨树县| 兴隆县| 高淳县| 岐山县| 西华县| 定远县| 吴桥县| 邮箱| 吴旗县| 临泉县| 仁寿县| 基隆市| 兰州市| 通榆县| 邹平县| 疏勒县| 余干县| 登封市| 延川县| 景谷| 格尔木市| 微博|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