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分茶,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藝,即以開水注入茶碗之技藝,又稱茶百戲、湯戲、茶戲、水丹青等。玩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使茶乳幻變成圖形或字跡。其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使茶、水在兔毫盞中相遇,茶湯中便幻變出怪怪奇奇的文字、圖像和畫面來,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勁疾的草書,令人嘆為觀止。
“分茶”始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止行于明代。早在北宋初年,歷任禮、刑、戶三部尚書的陶谷在《清異錄》云:“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幻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這便是最早的關于分茶的記載。
《宋詩選注》摒棄舊釋,曰:“‘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薄秳δ显姼逍Wⅰ肪硎妒枭綎|堂晝眠》下釋分茶曰:“分茶,宋人泡茶之一種方法。”宋代,由于朝廷和文人的推崇,使分茶達到了極致,是皇親顯貴、文人雅士、佛家僧人的一種“雅玩”,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瑰寶。
宋代是我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北南兩宋三百年間,社會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茶葉在生活物質領域的地位等同于柴米油鹽,飲茶在精神文化領域成為一種流行時尚。正如《大觀茶論》所言:“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金鏘玉,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妙,雖下士于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在這一普天共飲的社會背景下,宋時分茶茶藝便逐漸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程式。
首先是“熱盞”,即把茶盞用沸水澆淋加熱一下。宋福建漕司蔡襄說:“凡欲點茶,先須盞令熱,冷則茶不浮?!比缓蟆罢{膏”,就是根據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盞中,注入適量沸水,將茶末調和成濃膏狀。接著是“點茶”,點茶就是把煎好的沸水,注入已調好膏狀的盞中,同時用一種特制的小掃帚狀的茶筅在杯盞中攪動,使之茶末上浮,形成湯花。點茶注水時,水須從壺嘴中噴涌而出以形成水柱,不可斷斷續(xù)續(xù)。收注時,一收即止,不得淋漓不盡。最后一道程序為“擊拂”,即用茶筅不斷旋轉、攪動和擊打、擊拂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顯現(xiàn)出不同物象。
分茶的關鍵在于點茶與擊拂兩道工序,通過“注”或“攪”,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出瑰麗多變的景象,或若山水云霧,或猶花鳥魚蟲,或如水墨圖畫,給茶者美的享受。在注或攪的過程中,注水的高低,手勢的不同,壺嘴造型的不一,擊拂力量的大小等等,都會使湯面物象形成不同的結果。由于茶百戲操作難度大,流行范圍比較窄,一般只流傳于宮廷、寺院和士大夫階層,普通百姓掌握這種技藝的少之又少。
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高雅茶藝,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其中透出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宋人把分茶與琴、棋、書并列,是文人雅士及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詩中詠分茶:“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卑选皯蚍植琛迸c“閑作草” 并提,可見“分茶”絕非一般的玩耍。
宋代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無不精于分茶,留下了許多描述分茶的詩詞歌賦。直接描寫分茶的文學作品以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為代表,作者在臨安胡銓(澹庵)官邸親眼看見顯上人所作的分茶表演,深為這位僧人的技藝所折服,即興實錄了這一精彩鏡頭。詩中寫道:“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經過顯上人魔術般的調弄,兔毫盞中的茶湯幻化出各種物象,時而像亂云飛渡,時而像寒江照影,那游動不居的線條又像龍飛鳳舞的鐵畫銀鉤,純乎一位印象派大師的杰作,為欣賞者開拓出一片想象的空間。
陶谷在《清異錄》中,還記有精通分茶的佛門弟子福全,每點茶一碗,就吟詩一句,同時點成四碗,即吟成一首絕句,頗為時人稱道。當時,很多人慕名到寺廟中求福全表演分茶技藝。一次,眾僧敬茶,他用玉棒輕輕一攪,茶湯里就出現(xiàn)一首詩來:“生成盞里水丹青,巧畫功大學不成。欲笑當時陸鴻漸,煎茶贏得好名聲?!狈植杷米兊膱D像或字跡,雖然須臾即滅,但那短暫逼真、栩栩動人的物象美和藝術美,確實令人傾倒。
分茶技巧的最高境界并非僧道之流所獨擅,皇上高興起來也偶爾露一手。宋徽宗對分茶十分推崇,在他的著作《大觀茶論》中有關于點茶分茶的描述,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據李邦彥《延福宮曲宴記》所載:“(北宋宣和二年冬)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群臣曰:‘此自布茶?!嫯?,皆頓首謝?!?/p>
分茶可以寄托文人的閑情逸致,培養(yǎng)藝術的靈感,體現(xiàn)人格的品位,是一種精致的生活技巧。作為一種游戲,也影響到婦女生活,特別是知識婦女,心閑手巧,更是以分茶為樂。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也是一位分茶能手,除了與丈夫“翻茶校帖”的佳話之外,在她的詩詞作品中也多次涉及分茶。如《滿庭芳》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曉夢》有“嘲辭斗詭辨,活火分新茶”。而在《攤破浣溪沙》中,李清照的“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詞句,更是流露了對分茶的溫馨回憶。
在宋代,分茶也是商業(yè)文化的一個亮點,人們習慣地把從事飲食服務的店鋪直接稱為分茶或分茶酒店。從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可以看到京城開封茶館服務業(yè)的繁榮景象。首先是茶館多、分布廣,宣德樓前御街東有李四分茶,曲院街北有薛家分茶,院街御廊西有一處分茶,朱雀門外御街以南除了東西兩教坊,余皆民居或茶坊。其次是各有經營特色:潘樓東早市的茶坊五更點燈開市,供應早茶;舊曹門街北山子茶坊經營夜市,店內有仙洞、仙橋等觀光游覽景點,仕女夜游可以在這里休閑娛樂吃茶;另有流動茶攤,走街串巷,提瓶叫賣。其三是為了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除了賣茶,還專賣素食點心,稱為素分茶。
宋代分茶是建立在飲用末茶基礎上的技藝,到了明代,“散茶炒青”的全葉沖泡取代了末茶點飲,分茶技藝便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作為一種延綿數百年的歷史遺存,如今仍可從我國南方民間流行的擂茶中,體會到分茶習俗的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