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春節(jié)剛過,我接待了一對母女的預約來訪。在各自的咨詢會話中,母女幾乎都是淚水不斷。下面是她們的傾訴。
母親哭訴:孩子總是故意犯錯
女兒今年16歲。小時候,我們非常疼愛她,她爸爸更是疼得不得了。長大后她越來越不聽話,你越是不讓這樣,她偏要這樣;你越說不對,她越是要對著干;即便她知道不對,也總是故意犯錯,故意讓父母生氣。您說這孩子怎么這樣?比如曠課逃學,離家出走,偷家里的錢,還早戀,您說,哪有這么大就早戀的?可以說,很多壞孩子身上的毛病她都有。大約從五六年級開始,她就這樣了。我們說過,罵過,打過,就是不管事。我們干脆不理她,她也不愿意理我們,放假都不愿意回家。
這不,學校放寒假了,人家都回家過年,我女兒卻去了男友家里,直到過年前一天才回來。剛剛到家,她就扎進自己的屋子,整理衣服,裝進書包。我看她又要出去的樣子,就沒好氣地說,剛剛回來又要走,難道不要家了?孩子不承認要出去。我們娘倆就鬧了起來,氣得我還動手打了她。結果,當天下午她又去了男朋友家。您說她多氣人?過年不回家,這年還怎么過!好不容易熬到了正月初三,孩子回來了。別人勸我們不要再和孩子生氣,可您說我們怎能不生氣?我們誰也不理她,結果萬萬沒想到是,她竟然偷走家里的錢買了手機。哎呀,氣死我們了!您說這孩子是怎么了?孩子是不是心理出了問題?
女孩哭訴:我也想讓他們喜歡我
我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自從弟弟出生后,爸爸媽媽就不喜歡我了,特別是爸爸。至今都記得,弟弟幾個月大的一天晚上,爸爸正在跟弟弟玩,我喊了一聲爸爸,爸爸沒聽見,我就大聲地喊,爸爸還是沒反應。媽媽聽到了,告訴爸爸,爸爸回頭看看我,還是沒理我,就像沒我這個人一樣。當時,我好像掉進地窖一樣,傷透了心。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后來爸爸干脆不理我了,不和我說話,每天總是和弟弟在一起。媽媽心里也沒有我了,什么事情都是只顧弟弟。我也不和他們說話,還經常惹他們生氣,曠課、花錢、不聽話、經常跑出去。他們說我總是明知故犯,變成了一個壞孩子。我就明知故犯,越來越像個壞孩子。媽媽天天說我,罵我,打我,打我的時候非常狠。
最近一次是過年的前一天。我放假后去了男朋友家里兩天。我和男朋友沒有什么,說不清是怎么回事,只是覺得和他在一起心靈才感到溫暖,放假了有時候就去他們家。我也不是不想家,所以,兩天后就回來了。媽媽看見我就沒有好臉色,看我整理衣服,以為我還要出去,就上火了,跟我大鬧。媽媽氣極了就狠狠地打我,我索性跑到了男朋友家里,幾天后才回來,當然,我依然生氣。這時候,我想起了媽媽答應給我買手機的事情一直沒有兌現,就偷走了家里的錢買了手機。我知道我不好,我是個壞孩子,總是故意犯錯,總是惹他們生氣,就是現在還時常曠課??墒?,我也不想這樣,我只是想讓他們喜歡我。
心理診斷: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現在,我們終于看清了女孩的心結所在。她總是故意犯錯,與其說是惹父母生氣,不如說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
女孩小時候,父母對這唯一的孩子自然疼愛有加??墒?,父母后來生了第二個孩子,又是個男孩,重男輕女的觀念讓父母把感情轉移到了第二個孩子身上,于是,女孩受到了冷落。
女孩的心理出現了強烈的反差,感到自己受到冷落,感到自己不再被關注,感到心理上的親情需要得不到滿足。
大孩子這種親情需求的不滿足該怎樣補償呢?怎樣讓父母關注自己呢?故意犯錯往往是孩子唯一拿手的辦法了,其潛在動機往往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且這往往很有效—即使再疏忽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給予關注。雖然這種關注讓雙方都很痛苦,但還是滿足了孩子被關注的需要。于是,以故意犯錯來引起父母的關注,就會逐漸成為孩子的一種行為模式。
女孩故意犯錯就是這樣。她較早地交了男朋友,也有補償親情匱乏的心理因素。再有,女孩又逐漸進入了第二反抗期。于是,親情的冷漠導致了親子沖突,引發(fā)了親子戰(zhàn)爭。其中很不利的因素是,父母對女孩經常的消極的評價,又起到了消極的心理暗示作用,讓女孩也覺得自己成了壞女孩,而且越來越“壞”了。
心靈調整:親情是溫暖心靈的陽光
現在,應該怎樣幫助女孩一家人跨越心靈的困擾?
首先是女孩要破除消極心理暗示,重建自信。如果一個人總是認為自己“壞”了,那么,什么力量也難以讓這個人“好”起來。所以,要幫助女孩破除“我總是故意犯錯”“我是壞女孩”這些消極的自我暗示,給她換一個積極的標簽,以便心靈自救。這需要引導女孩重新評價自己。經過許多具體的引導,女孩終于對自己有了重新評價:我以前只是偶爾犯錯,我會做一個好女孩。新的自我評價需要事實來支撐。于是,我們約定以不曠課作為自我改變的開始。女孩接受我的建議,決定采取“小步子原則”,以一天為單位,自我監(jiān)督自我檢查,逐步做到持久地不曠課,做一個好女孩。女孩的父母也領悟到,要改變對孩子的評價,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評價孩子。
其次是兩代人要增進親子溝通,重溫親情。通過咨詢會話,女孩領悟到,與其故意犯錯吸引父母的關注,不如增進溝通更能滿足親情的需要。同時,女孩對父母有了新的理解,表示愿意和父母傾吐自己多年的心聲,增進和父母的交流。通過溝通,女孩的父母對孩子的心理也有了理解,表示要改變重男輕女的意識,多給女兒心靈的關注,多和女兒進行真情交流,爸爸絕不再冷落女兒,媽媽絕不再打罵女兒,讓女兒重新體驗到父母的關愛,讓家庭重溫親情。
后來的一次來訪,女孩的父親也來了。我看出了一家人的笑容里洋溢著和諧。
我決定三方一同會話,請女孩父母先談談孩子的變化。女孩的父母一致肯定,孩子變化很大,和父母有了交流,關系融洽了,特別是父女有了溝通,孩子一周來生活得很好,沒有故意犯錯,看出來孩子在主動地朝好的方向發(fā)展,這讓父母很是欣慰。也許是好久沒有聽到父母對自己的肯定了,女孩聽父母說到這里,熱淚盈眶。女孩說,一周來自我感覺變化很大,最重要的是和父母有了溝通,特別是和父親有了親情的交流,感到非常幸福。經引導,女孩領悟到:良好的親子關系,溫暖的親子之情,也需要自己主動地去親手營造。女孩說,本周一直堅持正常的學習,不僅沒有曠課,連曠課的念頭都沒有了,這種感覺很好,自己也會做得更好。老師也說她最近表現越來越好。
看到他們兩代人臉上的笑容,我相信,親情再次回到了他們的心中,親情再次成為溫暖他們心靈的陽光。
一家人離開以后,我的思緒還在繼續(xù):這個故事雖是個案,卻有著普遍意義,值得很多家庭關注。如今,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兩個孩子的家庭會越來越多。這個案例提醒我們,作為父母,在生育第二個孩子后,千萬不要忘了大孩子的親情需要,防患于未然,才能讓大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
(編輯:北北shinvan98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