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激活學生思維,加深其對問題的思考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啟發(fā)式教學還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歷來都受到教學工作者的重視,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為推動啟發(fā)式教學的廣泛應用,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讓學生更好融入高中化學學習當中,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提問啟發(fā)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合理進行課堂提問,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互動,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例如,在學習“鋁的化合物制備”時,學生通常知道鋁鹽和堿反應可得到鋁的化合物,但不知道究竟用哪種堿進行化學反應可以得到鋁的化合物。實驗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然后讓學生探究分析。學生往盛有Al2(SO4)3溶液的試管分別滴入NaOH溶液和氨水,發(fā)現(xiàn)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一些學生馬上得出結論:這兩種堿都能得到鋁的化合物。而另一部分學生繼續(xù)實驗,NaOH溶液的試管中間有沉淀生成,繼續(xù)加入NaOH溶液,沉淀又消失,向盛有氨水的試管繼續(xù)加入氨水,白色沉淀依然存在。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沉淀溶于NaOH溶液但不溶于氨水。通過提問和實驗探究,學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Al2(SO4)3與NaOH溶液或氨水反應都能生成鋁的化合物,但鋁的化合物溶于強堿,不溶于弱堿。因此,制備鋁的化合物時,應該選擇Al2(SO4)3和氨水。先提問啟發(fā),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親自體驗探究過程,得出結論,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二、案例啟發(fā)
啟發(fā)式教學主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技能,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實現(xiàn)該目標,合理引入教學案例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學習《分子結構》這章時,可以讓學生討論:中心原子相同,為何H2O、CH4分子結構不同?然后由淺入深,H2SO4分子是什么結構?分子中存在何種鍵型?形成此鍵型需要什么條件?通過這樣的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層層設疑,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利于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
三、情境啟發(fā)
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思考和分析問題,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學習氯化鈉、金剛石和石墨時,為了讓學生對這些結構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啟發(fā)學生思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用Flash軟件制成空間旋轉體,將有機物結構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能打開學生思路,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促進學生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四、對比啟發(fā)
教學過程中,將不同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存在的差異,揭示相互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啟迪學生思維,鞏固所學內容。例如,可以將元素、核素、同位素,平均速度與瞬間速度,電解池與電鍍池等進行對比分析,以加深對這些內容的了解,啟發(fā)學生思維,鞏固所學內容。
五、實驗啟發(fā)
化學離不開實驗,需要合理利用實驗啟發(fā)學生思考相關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例如,將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首先生成白色沉淀,但不久沉淀會溶解。為驗證該結論,可以采用實驗分析方法,顛倒實驗順序,將Al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認真觀察現(xiàn)象,然后與之前的結論對比分析,比較二者的異同,并分析成因。這種實驗啟發(fā)的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