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學峰
關鍵詞一
首金
中國輿論對于首金的執(zhí)拗其實是一種競技體育的“處女情結”,因為中國射擊經常在奧運會上得到首金,這里固然有實力或運氣的成分,固然有利于宣傳,但從本質上說,還是奧運會賽程決定的。
還有一種偏見,可以形容為中國競技體育的“金牌情結”或者“正宮情結”,所謂“千銀不如一金”。
中國射擊隊在里約奧運會上的總體表現是出色的,在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中國隊的獎牌數和上屆持平,并且拿到了中國代表團的第一塊金牌。此外,在步槍和手槍的10個項目中有8項進入決賽,也是令人滿意的。
因此,中國射擊隊仍然是一支世界勁旅,奧運會選拔制度的制定也是合理的?,F在不是怎樣適應新規(guī)則的問題,而是在新規(guī)則面前怎樣放下自我、無私無畏。
關鍵詞二
中國力量
中國舉重隊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可以形容為“54321”。
5塊金牌:和上屆奧運會成績持平,鑒于整個代表團成績不佳,這個結果還是不錯的;
4則故事:先后發(fā)生了女子48公斤級更改級別的故事、女子53公斤級紅燈白燈的故事、男子62公斤級臨陣抽筋的故事和男子77公斤級“裁判吃屎”的故事,值得總結和引以為戒。
3項紀錄:鄧薇、呂小軍和龍清泉打破了世界紀錄,龍清泉打破傳奇明星穆特魯的紀錄彌足珍貴。
2大突破:楊哲在105公斤級比賽中雖然和獎牌失之交臂,但這是中國在男子大級別上取得的重要突破;更值得肯定的突破是中國舉重隊派出的10名選手第一次參加了10個級別的比賽。
1種格局:亞洲在舉重舞臺上繼續(xù)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這種格局是否會影響項目發(fā)展的未來,有待觀察。
關鍵詞三
突破
趙帥贏得跆拳道金牌是中國代表團的意外之喜。就比賽進程而言,世界排名前兩位的伊朗和韓國選手在第一輪被淘汰,增加了趙帥奪冠的幾率。他決賽中遇到的泰國選手只有18歲,實在是比年輕還年輕。
但這塊金牌和韓國跆拳道界二十多年來對中國的支持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中國男隊主教練金榮稹已經在中國工作很多年了,他的師傅叫李勝國,原來是韓國體育大學的校長,此人曾經表示自己有三個愿望:當大學校長,帶領韓國選手拿奧運會金牌,幫助中國選手拿奧運會金牌。在實現了前兩個理想之后,李先生帶領一干弟子在中國工作,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韓國推廣跆拳道運動的很多做法值得中國武術學習:國家高度重視,企業(yè)積極參與,最早幫助中國的金圣根和李大成等很多熱心人物宗教般的熱情與犧牲精神等等。
反觀中國武術,完全基于進入奧運會這種極端功利心在推廣,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等成語,都很適合形容中國武術的奧運夢。
關鍵詞四
遺產
北京奧運會期間,前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維爾布魯根是國際奧委會協(xié)調委員會主席,與中國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建立了非常好的關系。表面上看,這種關系的表現是中國不斷承辦、創(chuàng)辦了很多自行車賽事,以及與維爾布魯根有關的其他國際賽事,這些合作甚至被有些人斥責為“勞民傷財”、“利益輸送”。
但對這樣的合作不能只看到一面。從維氏年代開始,國際自盟一直在幫助中國自行車運動發(fā)展,場地自行車的中國運動員得以跟隨高水平外教長期在國外訓練比賽,水平不斷提高,連續(xù)在世界頂級賽事上取得金牌和獎牌。多年持續(xù)努力,終于使歷史性的突破在里約夢想成真。
從本質上說,中國自行車這一突破應該視為北京奧運會的遺產,這無疑是中國代表團在里約奧運會上拿到的分量很重的金牌。
關鍵詞五
國球
乒乓球再次包攬金牌,其中的背景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中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乒乓球文化的中國影響力。
參加里約奧運會女團比賽的48名運動員里,25人有中國背景(含中國臺北)。其中,除了在中國訓練,后來代表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參賽的“海外兵團”外,還有不少幼年移民到外國或在外國出生的華裔選手,應該稱之為“新型海外兵團”。中國人善打乒乓球,這是全世界都承認并受到尊重的,就像中餐代表中國文化。中國體育文化的代表首推乒乓球,這也是一種影響力。
第二,中國為世界乒乓球運動發(fā)展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日本隊在本屆奧運會上表現非常出色,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日本隊里的三位教練員張莉梓、李鷺和邱建新都來自中國,他們使福原愛、石川佳純和水谷隼等選手的實力得到持續(xù)提高。
多年來,日本乒乓球雖然很少在世界大賽上贏得金牌,但始終是日本國民生活中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在競技體育層面上,日本在中國教練的幫助下,正在快速重振雄風,東京奧運會上,日本隊一定會對中國隊構成更大威脅,這是一件好事。體育的榮譽和國家有關,但體育的技能是無國界的。
關鍵詞六
夢之隊
中國跳水隊成績之出色到了這種地步:拿到金牌不是新聞,認為司空見慣;拿不到金牌也不是新聞,認為事出偶然。公眾和媒體大多對跳水運動了解不足,很難理解其本質。
里約奧運會上,當中國代表團連續(xù)兩天陷入金牌荒的時候,曹緣在勝率不足30%的情況下贏得金牌,起到穩(wěn)住陣腳的作用。中國跳水就是這樣,每四年受到人們的一次關注,代表團成績較好時,這種關注度會較低。
中國跳水的成功起碼有四個原因:嚴格管理,注重細節(jié),多做貢獻,穩(wěn)難并重。每個要素都可以專門做細致解讀。
雖然過去中國跳水有“走在難度表之前”一說,但那是太早以前的故事,在本屆奧運會的8個項目里,中國選手的難度都不是最高的,這種重穩(wěn)定甚于重難度的理念和重難度甚于重穩(wěn)定的中國體操隊,恰好形成對比。
關鍵詞七
潰敗
對中國體操(含蹦床)的整體潰敗,有三點意見:
第一,完全不是裁判的問題。
國際體聯從第二十九個奧林匹克周期開始實行D分+E分的規(guī)則體系后,中國隊曾經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才有了在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上大面積豐收。但是在里約奧運會周期,體操規(guī)則的演變方向更強調動作的完成,難度是死的,再拼也就是比對手高出0.2到0.3分而已,但完成是活的,完成不好,動作不夠規(guī)格,被扣除一分半分很容易。在里約奧運會上,體操裁判的打分基本上沒有出現有意給中國隊壓分的情況,是中國體操界對項目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出現了誤判。
第二,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崩潰。
過去所說的中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已經徹底坍塌,在業(yè)余體校層面,遇到了人才、資金、師資等各方面的困難,突出的問題,一是越來越多家長不愿意孩子練體育,二是越來越多基層教練不安心本職工作,三是管理者來去匆匆,不再把體校任職當成理想和事業(yè),只當做升遷的跳板或致富的渠道。塔基坍塌,塔尖焉在,規(guī)律和趨勢如此,國家隊精加工能力再強,也勉為其難。
第三,體操也是運動之母。
體操的基本動作也是人體運動的基本動作。從這個意義上說,“足球從娃娃抓起”的道理固然不錯,但運動能力的啟蒙很大程度上要從體操開始。
放眼望去,小學體育老師都不敢讓獨生子們玩單杠雙杠跳箱,一旦有個磕碰,學校無法承受?;A如此,在奧運會上不潰敗才怪,這和美國、日本等國家對少兒體操運動的重視形成鮮明反差。
關鍵詞八
興奮劑
如今,國際奧委會(IOC)和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之間越來越像聯合國和美國的關系。
IOC在巴赫時代大幅度改革,但改革的主要特點是古典奧林匹克主義回歸,歐洲人,特別是“老歐洲”的體育文化仍然在該組織中占據主導地位。WADA的最高權力始終掌握在英聯邦國家手里,秉持著英美體育理想的價值觀,對自己不能完全掌握在IOC的話語權感到不滿,于是就站在反興奮劑的道德高度上,不斷給IOC制造麻煩。
這樣就有了針對俄羅斯體育的圍剿,這種圍剿在相當程度上具有“明槍指向俄羅斯,暗箭瞄準中國”的特點,因為俄羅斯的興奮劑問題是已經被舉證的罪惡,而中國的興奮劑問題則若明若暗。在很多國際體育界人士眼里,找到中國人的證據是他們不懈的奮斗目標。
最近十幾年來,中國體育界嚴格地執(zhí)行反興奮劑的“三嚴方針”,“株連九族”的辦法使幾乎所有體育官員都不敢冒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文化的本質:丟人不可怕,丟官可怕。
可惜,偏偏中國過去和現在的興奮劑問題都在里約奧運會前后昭然若揭了,這讓有些人覺得就像一個慣偷在屢屢得手之后,被當場抓住了罪證一樣一一當然,這是針對中國人的偏見。
在這個問題上,有些中國主流媒體的名記者和名主持人在奧運會一開始就演出了一場“捍衛(wèi)榮譽”的輿論戰(zhàn),不知道是他們真不了解內幕,還是中了人家的奸計……
關鍵詞九
格局
“格局變了”,這肯定是中國代表團對本屆奧運會成績不佳的最終搪塞和解釋。
格局確實變了,中國競技體育的價值觀出現今天這樣的混亂是歷史的必然,但混亂出現在很多國家更加重視奧林匹克體育的時候,令人匪夷所思。
美國大幅度增加在女子體育方面的投入,大學里獲得獎學金的女運動員和男運動員人數從過去的1比5變成1比1。倫敦奧運會美國的46塊金牌里,29塊被女選手獲得,里約奧運會美國代表團里女選手的人數第一次超過了男選手。美國人像導演好萊塢大片那樣,在里約締造了菲爾普斯23塊金牌的神話和埃爾文時隔1 6年再奪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的神話。和以往任何時候一樣,他們從不放棄顯示自己強大和制造美國英雄的機會。
英國從20年前奧運會的一塊金牌,到今天在金牌榜和獎牌榜上躍居中國之前,是多年來不遺余力探索“混合型舉國體制”的結果。倫敦奧運會前制定的“英國體育影響世界”計劃,爭奪的是國際體育組織里的話語權,而“登上領獎臺”計劃則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奧林匹克選手,以求至少在體育和奧運會的舞臺重現大英帝國的強大。
俄羅斯受到的明槍暗箭都是因為太想再次以體育的方式出人頭地。雖然俄羅斯實力受到極大削弱,但還是獲得了數量可觀的金牌和獎牌。4塊擊劍金牌是前所未有的,這和俄羅斯首富、阿森納的老板、國際擊劍聯合會主席烏斯曼諾夫不無關系,間接證明著他們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未來的摔跤舞臺上,未必不會出現下一個卡列林。
還有日本,不是已經制定了一個在東京奧運會上打敗中國的全盤計劃嗎?
關鍵詞十
中國游泳不但獲得了金牌,而且獎牌數也可觀,但給人印象很深的有三件事:一是中國游泳的國際地位很低,二是日本游泳的咄咄逼人,三是美國神話的所向披靡。
中國田徑取得了參加奧運會的最好成績,這是管理部門正確把握趨勢和方向的結果,這種成功的最大意義在于中國田徑今天的方向應該是中國體育和競技未來的方向。
中國羽毛球隊失利是必然的,和許多項目一樣,他們遇到了價值觀的迷失。
中國女排重新成為民族精神的寄托,只是和以往一樣,我們的體育生活里繼續(xù)遇到了典型的流行文化悲?。寒斠粋€偉大事件發(fā)生的時候,常會神化其中的某個個體,無視個體與群體之間哪怕很緊密的關系,過分強調“活在當下”,不去了解現在與歷史之間的聯系……
因此,當中國女排演出勝負傳奇的時候,人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中國體育的價值觀,核心問題是這個世界并不是由中國主導的,就像二十年前中國女壘失利之后閻芳說的那句“這個世界是他們的”。
以往在奧林匹克體育領域取得的成功,不但體現著當代中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而且是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沒必要自慚形穢,反而該額手稱慶才是。假如說今天中國有什么做得比外國好的話,競技體育中的奧林匹克部分算是其中之一。
中國體育界在里約奧運會之后要做的不是放棄對奧運會金牌的追求,而是“武轉文”和“軍轉民”:“武轉文”是說奧林匹克競技體育的武功應該更多地轉化為文德,“軍轉民”是說競技體育領域的科研成果、冠軍精神、管理效率等等,應該盡快轉化為惠及全民健康的消費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