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小王子》從一九四三年發(fā)表以來,已被譯成上百種文字,成了全球閱讀率僅次于《圣經(jīng)》的作品。這部文學作品雖然只是作者花了3個月一氣呵成的作品,但卻有著深刻的文學意義,一直以來也為眾多讀者和學者津津樂道。因為它凝結了作者哲理思考的“結晶”,值得反復回味和研究。
首先,這里要提一下這部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缎⊥踝印返淖髡呤グ?颂K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國里昂,父母是沒落貴族家庭出身。父親有伯爵頭銜,母親懂音樂、繪畫,頗有藝術修養(yǎng)。也許是遺傳了父母的貴族氣質和藝術細胞,這位飛行員有著敏感細膩的內(nèi)心,兼具憂郁的個性。他一生喜歡冒險和自由,在飛行員職業(yè)生涯中,他開辟了多條新的飛行航道,孜孜不倦地完成飛行任務,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1944年他在執(zhí)行法國南部高空飛行拍攝任務中失蹤,多年后經(jīng)證實為死于飛機墜毀。作者之前飛行員經(jīng)歷以及多舛的家庭、學校生活都成了圣??颂K佩里的寶貴人生財富,為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靈感奠定了豐富的情感積淀。作者創(chuàng)作《小王子》時已過不惑之年,此時的他對人生已經(jīng)看得非常透徹,對人生的思考也更為冷靜。這就是《小王子》的一些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在序言中說: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這就像是,他不僅僅是寫給兒童看的,同時也是在跟孩童時的自己在對話。作品中透露出的對成人世界世俗化眼光辛辣的嘲諷,以及對童心的憐憫,都映射著他的孩童時期。
不同的人讀完《小王子》,興許都會有不盡相同的感悟。有的人從小王子與玫瑰的關系中覺悟到愛與責任的重要性,有的人從小王子的星際旅途中領略了成人世界的浮世繪,有的人從飛行員的“荒漠之旅”中看到生命的瞬息萬變,有的人甚至感同身受于小王子,正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每個人都曾經(jīng)是那個小王子,受傷的、傷感的卻依舊淳樸的、天真的、永遠心懷大愛的小王子。閱讀《小王子》一書,有感于成人世界與小王子內(nèi)心世界的巨大反差,我不由自主反思生活中的兒童教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成人世界這一“浮世繪”狹隘的毒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大人眼中的教條,強加于兒童身上,他們往往善于把一個個天賦迥異的小孩,雕刻成如出一轍的模樣,在一次次自以為是的否定以及不可違抗的命令中,抹殺兒童的天分。教育原本是一門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的藝術,在兒童教育這里,有時卻出現(xiàn)有違真諦的尷尬。
是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同意一個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流傳甚廣的觀點——中國的孩子是不快樂的。所以,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以及傳統(tǒng)式的中國家庭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們這一代,是時候反思一下我們的兒童教育了。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家長和孩子雙方都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在實用主義的驅動下,強迫孩子學習某些具有謀生價值的技藝,于是那些“帶著枷鎖舞蹈”的孩子體會不到旋轉的樂趣;大人們要求小孩子中規(guī)中矩,于是弱化了兒童原有的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性思維……
我想,在這樣整體壓抑氛圍下培養(yǎng)出來的下一代,他們是缺乏快樂的元素的,同時也缺乏獨立、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當他們從進校園時的無窮的問好變成出校園時的只剩下句號,甚至不能享受學習、生活的樂趣的時候,我們還能堅信我們的兒童教育是成功的嗎?
鑒于以上種種問題,我認為為了促使兒童獨立個性,身心全面發(fā)展,我們需要從我們這一代起,適當改變教育觀,兒童教育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兒童,樹立兒童的自信心,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鼓勵他們?nèi)プ鏊麄兏信d趣的正確的事情,充分發(fā)揮其天分。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創(chuàng)設性,因為兒童的自尊心很強,一旦受到挫敗,他們往往容易退避,甚至埋沒自我。就像《小王子》中的“我”一樣,主人公“我”其實是一個極具個性、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繪畫天才,但正是由于世俗狹隘的目光、自以為是的判斷,主人公的繪畫的熱情遭受打擊,天賦被抑制,最后變成一個不會畫畫的人。
其次,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要透過事物表面深究本質,而不是停留于事物的表象,培養(yǎng)孩子真理至上、追求真理的寬大之心。在教育兒童時,要引導他們注重事物的本質,樹立他們對于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而不應該抱有種族、膚色、貧富之偏見。
第三,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與責任感?!缎⊥踝印分械男⊥踝訉γ倒宓呢熑涡呐c至死不渝的深愛,應該值得我們大人去學習,以及熏陶孩子博大而寬愛的情懷。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視行為過程本身,而不太重視行為的結果。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學會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當然,大人在家中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負責任,讓孩子有模仿對象。另外,人之初,性本善,但孩子善良的天性還是需要我們?nèi)ヰB(yǎng)護。這就需要在生活中多引導孩子愛護身邊的人、小動物、花草,培養(yǎng)他們的惻隱之心和移情能力,一個內(nèi)心充滿愛的孩子,肯定會生活地比較快樂。
最后,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快樂生活。雖然學習重要,但是學業(y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大人教育兒童時,向他們灌輸學業(yè)至上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如果孩子淪為學習的奴隸,即使他們成績再優(yōu)異,他們也未必能享受校園生活的樂趣,更糟糕的是還可能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大人再教育孩子掌握一技之長的同時,也要考慮他們的興趣導向,畢竟,學習、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引導他們快樂地、充滿正能量地生活是能夠使孩子受用終生的。
總之,兒童教育是一個浩大而艱巨的過程,但只要我們不急于求成,享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探索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方法,欣賞他們、愛他們,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他們快樂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以及追求真理的決心,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新奇創(chuàng)造生活的能力,他們的童年必定是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愿每個孩子,都能保有像小王子一樣博大的愛心,溫暖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