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香港電影的下一個“新浪潮”

2016-08-31 19:06:01
瞭望東方周刊 2016年32期
關鍵詞:杜琪峰新浪潮香港電影

劉佳璇

這兩年香港新人導演涌現(xiàn)之勢,在過往十年都不曾有,也許,很快就會出現(xiàn)新的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一座映像城市。

這個地方風光綺麗又矛盾重重,很難厘清是城市孕育出豐富奇幻的映像作品,還是電影飛出景框,賦予這個城市多重性格,填充旁觀者對它的想象。

香港電影的全盛時代已然過去??上驳氖?,近些年來香港觀眾的片單里出現(xiàn)了一批新的“本土電影”,例如《春嬌與志明》《狂舞派》《桃姐》等。這些影片都在講述香港故事,并且由香港本地團隊拍攝。

所謂“香港本土電影”,大多瞄準香港本土的文化情緒,重視香港本土市場。除卻《寒戰(zhàn)》系列和《春嬌與志明》這類具有商業(yè)類型片特質的電影,中小成本的香港本土電影在院線還難成氣候。

從香港影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票房數(shù)據(jù)來看,近兩年香港總票房持續(xù)上升,2014年總票房對比前一年增長15.01%,2015年增長20.6%。

近幾年的香港市場,好萊塢電影票房節(jié)節(jié)攀升,單片能突破1億元票房,而港片最高票房始終保持在4000萬元上下,并沒有水漲船高的趨勢。2015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五個小孩的校長》在年度十大賣座電影里僅排末位。

堅守本土的選擇,意味著創(chuàng)作者可能需要犧牲一部分商業(yè)野心?!氨鄙虾吓挠欣Щ?,留守本土有壓力”,這種局面下,卻有一批青年導演依舊守望香港本土。

“迷失”后的反思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經(jīng)理潘卓賢發(fā)現(xiàn),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香港本土電影計劃報名參加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以期與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制片人、發(fā)行商洽談融資事宜。

“無論是獨立制作人,或是知名導演,他們都拿出了針對本土市場的計劃?!迸俗抠t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一個背景是,《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jīng)貿(mào)關系的安排》(CEPA)的實施已經(jīng)超過10個年頭。香港電影發(fā)展局秘書長馮永回憶,2003年“非典”爆發(fā),香港很多影院零票房,香港電影界向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建議,看能不能打開內地市場,一定程度上助推了CEPA的實施。于是,便有了香港影人中堅力量北上合拍的熱潮。

“如今香港本土電影的興起,其實正是對合拍熱潮的一種回應?!毕愀郯倮蠀R電影中心總策劃麥圣希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一段時間以來,香港影人在北上征途中無暇講述“香港情緒”。馮永曾評價,那個時期香港影人“迷失”了。也有影評人指出,國際化和內地化的“前狼后虎”,令香港電影日益失去美學上的獨立性,長此以往,香港電影必然走向沒落。慢慢地,香港影人開始反思:是否該回歸本土,講述那些土生土長的故事?

事實上,香港觀眾對于本土電影也存在渴求。新晉導演陳志發(fā)執(zhí)導的香港本土電影《點五步》,講述上世紀80年代香港少年棒球隊的故事,在2016年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點映,反響極佳。

除了傳承自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電影,近年來興起的另一類香港本土電影,是以小成本講述香港故事的文藝片,如《狂舞派》《哪一天我們會飛》。

20年前,香港幾乎沒有觀眾關注文藝片,這讓當時剛剛成立、以藝術影院為定位的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經(jīng)營艱難。

“與從前不一樣,現(xiàn)在電影中心已有2萬名會員,觀眾漸漸培養(yǎng)起來了?!丙準ハUf,“去油麻地電影中心看文藝片”已是許多香港影迷的日?!吐榈厥前倮蠀R電影中心的所在地。

電影《踏血尋梅》劇照

20年來,香港亞洲電影節(jié)等的舉辦,已經(jīng)讓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逐漸擁有不錯的口碑,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批喜歡在香港文藝新片中“尋幽探密”的觀眾。

麥圣希認為,如今觀眾口味多元化已成趨勢。當觀眾不再滿足于在電影院尋求爆米花式的感官刺激,那些能夠更深層次與觀眾產(chǎn)生心靈交流的本土電影,就會找到自己的市場。

學院派新青年

在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的2萬名會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本土青年導演。他們往往在少年時期就培養(yǎng)了到電影中心觀影的習慣,耳濡目染中有了電影夢,于是最終讀專業(yè)院校,從事了這個行業(yè)。

2016年,福建人葉澤秋執(zhí)導了杜琪峰作品《三人行》的紀錄片。畢業(yè)以來,他一直與香港電影人有著密切往來。在他看來,如今香港本土文藝電影出現(xiàn)創(chuàng)作熱潮,與人才的更新迭代有較大關系。

《喜劇之王》里,龍?zhí)籽輪T摸爬滾打成為巨星,是當時香港電影工業(yè)的縮影:全盛時代,香港電影人才培養(yǎng)模式較為粗放,從業(yè)人員大多出身草根,在片場實戰(zhàn)中完成自己的電影教育?!捌瑘鼋逃钡慕Y果是創(chuàng)作者唯市場馬首是瞻,“今年熱門什么就拍什么”。

現(xiàn)在,香港已有高校培養(yǎng)電影人才。葉澤秋的母校香港演藝學院,同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一起,成為當前香港電影人才的主要培養(yǎng)基地。

藝術影院的熏陶和專業(yè)院校的培養(yǎng)改變了本土導演的思維,“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批學院派的新導演,使得香港電影得以有機會展示全新的面貌?!比~澤秋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和早期的許鞍華、徐克海歸后在香港電影導演中成為“非主流”不同,學院派是當下這批新導演的主流。

提到堅持本土創(chuàng)作的原因,香港青年電影導演張經(jīng)緯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電影是一門符號的藝術,電影導演注定受土壤影響,會不自覺地將生長環(huán)境中的一系列符號表現(xiàn)出來”,“有些東西只有香港人才會懂,才能拍出其中細微的差別?!?/p>

張經(jīng)緯年輕時學習古典音樂,避不開的“符號”便是“香港”“音樂”和“成長”,他的兩部作品《少年滋味》《KJ音樂人生》都圍繞著這幾個關鍵詞展開。

“年輕人的視野和習慣跟老一輩不太一樣了,大家對人文方面的關注度比原來強烈很多?!比~澤秋說。

張經(jīng)緯曾與許鞍華交流,得到的結論是,拍電影,最重要的是說故事的角度:“不是給年輕人一部機器就能夠拍出電影,要看有沒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p>

這套獨特的世界觀,源于文化根基?!罢驹谑煜さ奈幕寥郎希愕谋磉_才是獨一無二的東西?!比~秋澤說。

多位受訪對象表示,香港新導演擯棄了老港片樂觀豁達、百折不撓的香港市井精神,在創(chuàng)作上更多元,但都繞不開本土文化。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香港的文化焦慮——新導演們面對香港電影的沒落,思考著香港文化的弱勢狀況,言說本土文化的欲望格外強烈。

葉澤秋透露,即使大環(huán)境艱難,他的香港同學們仍舊“很理想主義”,“都希望能為本土文化貢獻一份力量?!?/p>

新導演守望本土也存在客觀因素,葉澤秋說:“這批學院派新人導演錯過了香港電影繁榮的工業(yè)時代,沒有經(jīng)歷太多工業(yè)訓練,缺少中生代香港導演北上淘金的條件和機遇,留在本土成為第一選擇?!?/p>

成長的煩惱

對香港的新導演們來說,找投資始終是最大困難,潘卓賢說:“一個電影計劃拍拍停停,三到四年才能最終完成,這是常事?!?/p>

2011年,香港青年黃修平的《哪一天我們會飛》以及翁子光的《踏血尋梅》同時報名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獲得融資機會。

從找投資到最終問世,兩部電影兜轉5年。2016年,二者在香港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踏血尋梅》更是包攬香港電影金像獎7項大獎。

“獲得資金支持需要信譽,可沒錢出不了作品,也就出不來信譽,這就造成一些成長危機?!比~秋澤說,“第一部電影是最難的?!?/p>

葉澤秋有三位學長,畢業(yè)多年,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拍攝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完成處女作。這其實是香港新導演的普遍困境。

在潘卓賢看來,香港電影投資市場的好處是國際化,能夠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例如,講述香港西貢蠔涌村故事的本土紀錄片《河上變村》,便在亞洲電影投資會找到了法國資金,更得以追蹤聯(lián)系到海外的受訪者,擴充了影片視野。

香港政府也注意到為新導演提供資金支持的重要性,出資設立了香港電影發(fā)展基金,直接用于資助電影項目。2007年,香港政府為基金會注入3億港元,2015年再次注資2億港元。

2013年,基金會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專門扶植新導演,導演需為香港本土永久居民,可以獲得550萬港元資助。

然而,通過“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完成拍攝夢想也是一件麻煩事。葉秋澤說:“申請的程序非常繁瑣,限制比較多,要求導演有導演工會的推薦。另外,資金不是特別多,也不能在外面再找融資?!?/p>

首批獲得資助的電影中,包括了張經(jīng)緯的《藍天白云》,如今該片已經(jīng)殺青,預計2017年上映。

潘卓賢表示,電影人需要清楚自己的市場目標,“如果只是針對本地市場,那計劃的投資規(guī)模就會相對小?!?/p>

與亞洲其他地方的電影計劃相比,香港本土電影融資規(guī)模在100萬~1000萬美元之間,皆算中小型項目。畢竟,香港市場容量有限,投資額度過大,最后成本回收必然很難。

葉澤秋用“喜憂參半”來形容如今香港本土電影創(chuàng)作的狀況。一方面出現(xiàn)了一批新銳的年輕創(chuàng)作者;另一方面,在“成長的煩惱”中,新導演的本土創(chuàng)作能否形成“風潮”,而非小打小鬧,仍未可知。

以老帶新

1980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勃興之際,杜琪峰踏入電影界,交出處女作《碧水寒山奪命金》。

對于香港本土題材,杜琪峰有種情結。在《毒戰(zhàn)》打入內地市場之前,人們一度認為他是他同代香港導演中為數(shù)不多的本土守望者。

如今,以杜琪峰為代表的香港老一代導演,都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助力新導演的創(chuàng)作。

“除卻政府資助,沒有樹立業(yè)界口碑的新導演有這些成名導演的監(jiān)制,非常重要?!比~澤秋說,對新導演來說,這就像一把庇護傘。

“我在香港生活了差不多四五十年了,香港給了我很多東西,我可以給香港什么?”杜琪峰帶著這個想法,于2003年參選香港藝術發(fā)展局委員,任期3年一屆,他連任過三屆。

在任期間,杜琪峰主推“新浪潮”電影計劃,希望延續(xù)“新浪潮”精神。

低于35歲的香港電影人都可以參加“新浪潮”計劃,入選者可以拿到10萬港元資助。杜琪峰說:“就是要鍛煉香港下一代人,錢不多,但起碼給他們機會。”

自此之后,杜琪峰開始“帶人”——那些從“新浪潮”計劃走出來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香港編劇韋家輝帶新編劇,他則帶人做副導演。

葉秋澤的三位學長便是通過“新浪潮”計劃被挖掘,并在2016年一起執(zhí)導了一部杜琪峰監(jiān)制的本土電影。

香港電影發(fā)展局曾資助香港電影總會900余萬港元,開辦了專業(yè)電影人才培訓班,共招收138名學員,其中40%是大學畢業(yè)生,每人收費兩萬多港元,同時設有獎學金。培訓班開課9個月后,113個學員畢業(yè)。

進入培訓班本身就是與前輩相識的機會,電影發(fā)展局秘書長馮永參加畢業(yè)典禮時,發(fā)現(xiàn)有3個畢業(yè)的同學沒有來,“他們已經(jīng)進了徐克的劇組”。

葉澤秋說,無論是新是老,香港影人對于本土電影都有著一股熱情,“創(chuàng)作的沖勁兒一直都在?!?/p>

潘卓賢覺得,香港的電影人始終保持高度的“靈活性”,無論是對投資環(huán)境的適應,還是創(chuàng)作多元化的探索。

正如《寒戰(zhàn)2》編劇吳煒倫在電臺訪問中所說:“這兩年香港新人導演涌現(xiàn),過往10年都沒有這么多新人導演出來。新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也許不怎么樣,但第二部就會成長起來。也許,很快就會出現(xiàn)新的‘新浪潮?!?

猜你喜歡
杜琪峰新浪潮香港電影
新浪潮與現(xiàn)代志趣
睿士(2024年2期)2024-05-10 11:37:43
推動支付創(chuàng)新,中國銀聯(lián)引領支付科技新浪潮
時代郵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6:00
論1930年代上海與香港電影的多元互動關系
藝術探索(2019年1期)2019-04-17 03:47:56
早秋運動新浪潮
智族GQ(2018年9期)2018-05-14 12:33:25
香港電影:似水年華,如“影”隨形
學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孝心最可貴
今日文摘(2017年12期)2017-06-20 13:41:21
拒絕和等待
高圓圓的拒絕和杜琪峰的等待
不止于健康的運動新浪潮身體即精神
許冠文喜劇與香港電影本土化
電影新作(2014年3期)2014-02-27 09:11:32
曲阜市| 鹿邑县| 黄陵县| 达州市| 洪湖市| 禹州市| 马龙县| 无棣县| 兴城市| 彰化市| 都江堰市| 石棉县| 鸡泽县| 蓝田县| 建瓯市| 丹凤县| 崇义县| 涿鹿县| 新野县| 灵山县| 杂多县| 辽阳县| 滨州市| 卢氏县| 章丘市| 蒙阴县| 嘉祥县| 辉县市| 修武县| 永嘉县| 图木舒克市| 鞍山市| 乌拉特前旗| 阳原县| 南宁市| 长乐市| 靖江市| 泾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湖北省|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