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剛
摘要: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痹谧魑慕虒W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接參與各種活動獲取寫作素材。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范圍比較狹小、閱歷淺、實踐少,他們感到寫作文很困難。課堂上歪著小腦袋半天也寫不出一句話。那么,如何變被動為主動,變寫作為樂事,讓小學生也想寫、會寫,甚至愛寫呢?筆者認為興趣很重要。
關鍵詞:寫作教學;學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035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痹谧魑慕虒W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接參與各種活動獲取寫作素材。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范圍比較狹小、閱歷淺、實踐少,他們感到寫作文很困難。課堂上歪著小腦袋半天也寫不出一句話。那么,如何變被動為主動,變寫作為樂事,讓小學生也想寫、會寫,甚至愛寫呢?筆者認為興趣很重要。
一、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班里可以舉辦“聽我讀最精彩的日記”活動,“定時定題小組說話競賽”活動,以及“佳作朗誦會”“手抄報展評”活動。一次,筆者拿出一本適合中年級學生讀的日記,津津有味地介紹起其中的一篇《我心愛的小鬧鐘》。“小鬧鐘非常漂亮,它的造型是一幢鮮艷美麗的黃房子,好像童話中時間老人住的小木屋,三角形的屋頂上有一個短短的煙囪。屋頂下面的墻上,有一副圓形的鐘面,潔白的鐘面就像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鐘面上有十二個阿拉伯數(shù)字,還有四根長短不一的指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和鬧針。你瞧,黑色的時針和分針移動得很慢很慢,像兩只烏龜爬呀爬,而紅色的秒針呢,一蹦一跳,不停地往前跑,就像驕傲的兔子,正與烏龜賽跑呢!”學生聽得很入神,從那一雙雙眼睛里,筆者看到他們對小作者的羨慕。于是,筆者說:“同學們,只要你們堅持把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或者喜歡的事寫下來,也能寫得這么好。到那時,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你的作品?!边@番話激起了學生的愿望,他們一個個都是胸有成竹、壯志凌云的模樣。
二、說寫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重視說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從說到學可以使作文教學降低坡度、減小難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從低年級起就應重視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訓練學生愿說。另外,還采取了游戲說話、觀察說話、制作說話。如游戲說話,開展“借東西、讓座等小游戲,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訓練。觀察說話即組織學生觀察周圍的景和事情。觀察前提出要求,觀察時啟發(fā)學生思考,觀察后通過指導讓學生把觀察的講出來。制作說話是讓學生先動手制作再進行說話訓練。
其次,注意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會說。一運用范文中的語言。有的文章語言動作精練、瑯瑯上口。如《秋天》課文用了幾個比喻句,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秋景圖。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注意運用范文,讓學生朗讀成誦。二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指導學生觀察事物或看圖示,要求學生先從整體入手,再按順序觀察。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兩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明確了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能把觀察到的事物有條理地說出來。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看圖寫話是進行說寫訓練的一種有效途徑。圖可以是從書上選的,既可以是單幅圖,也可以是多幅圖。如第四冊一次基礎訓練中《不要捕蜻蜓》要讓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來理解圖意,先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季節(jié),再說說這是在干什么?這時,筆者引導學生把飛著的蜻蜓、手中的捕網(wǎng)和捏著的蜻蜓聯(lián)系起來。學生開展想象的翅膀,認真觀察,合理想象,大一些的弟弟摸著腦袋望著姐姐,一副突然明白過來的神情,而小弟弟紅著臉,手指著下巴,一臉的似懂非懂。抓住了這一點,學生就能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最后,在說的時候,鼓勵學生把前后情節(jié)補充進去,讓這幅圖活起來,像放電影似的。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筆者讓大家都說一遍,然后指名來說,課堂氣氛霎時活躍起來。再如,學生在學第二冊基礎訓練7《離群的小雞》時,先讓學生整體觀察概括說:這一組圖共幾幅,它們說了一件什么事,用幾句話概括內(nèi)容“一個小黑雞離開了雞群,它差點被花貓吃掉。就在這時候,雞媽媽勇敢的撲過來救了小雞雞?!逼浯?,分圖觀察具體說。圖一,畫的都有誰?雞媽媽帶著孩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黑雞到什么地方去了?圖二,小黑雞碰到了誰?大花貓在想什么?這時小黑雞怎么樣呢?圖三,雞媽媽聽到喊聲,怎么做的?大花貓是怎樣逃跑的?圖四,小黑雞在哪里,它為什么低下了頭?雞媽媽會對小黑雞說些什么呢?然后,再讓學生把四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段話,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將故事說完整。最后,讓學生把說的內(nèi)容寫在本子上。要求適當降低一些。但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認識水平低,他們總是漏字,寫錯字,或者忘了帶小耳朵(?)。因此。每一篇“文章”,筆者都會很艱難地閱讀,卻又能發(fā)現(xiàn)在學生稚拙的詞句中有一些新奇的想法。看到這些“閃光點”,筆者就用紅筆畫下來,在文章的末尾印上幾顆鮮艷的紅五星。
三、繪畫架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前人的“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當然是對達到高品位、高境界的詩畫的評價,但由此也看出詩畫之間的滲透與相融。這種滲透與相融,則是繪畫與作文可以結合教學的基礎。例如:“三八婦女節(jié)”的時候,筆者讓學生說說自己可以為母親做什么事表達心愿。然后,筆者說:“同學們,能把你們想說的畫出來嗎?”學生興奮極了,拿出彩筆在紙上涂抹起來。等大家都畫完了,筆者說:“你們能用文字把畫上的內(nèi)容寫下來嗎?”學生有的寫,我送給媽媽一束花,祝媽媽身體健康;有的寫,我給媽媽擦了一雙皮鞋;還有的寫,我給媽媽買了早點……學生寫得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四、多媒體作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運用聲像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習作情景,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fā)學生愛寫的興趣。課上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強、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維、聯(lián)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參與寫作活動,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視寫作為樂事。如,記一次參觀游覽活動,筆者對學生說:“現(xiàn)在恰逢全國旅游年會在我省的濟南召開,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朋友了解濟南,把濟南推向全國。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趵突泉游覽,你們愿意去嗎?”學生興奮地說:“愿意”。接著伴隨著歡快的樂曲,屏幕上出現(xiàn)了“趵突”圣境。有龜石、晴雨河、金線泉、柳絮泉……最后出現(xiàn)了“趵突泉”只見兩個巨大的泉池中,有三股清泉噴涌而出,像一個玉盤托著三個銀色的冰雕大蘑菇……學生們?nèi)缗R其境,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一個學生說:“趵突泉的景象真是太美了,我終于見到了三股水。還有的說:“趵突泉的水又清涼,又香甜,一定能吸引許多中外游客?!笨吹綄W生有如此的感慨,筆者心里高興極了。
自從多媒體作文進入課堂,課堂便活躍起來,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注意力集中,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做到“有話會說”,大大提高了寫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