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也
于丹說,在考究的食單里,她最喜歡的是袁枚的一份戒單。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fā)體會到舌尖上“戒”的珍貴。
清代著名的飲食家袁枚的戒單里分別有“戒耳餐”“戒目食”“戒暴殄”“戒強讓”“戒縱酒”“戒穿鑿”。
“戒耳餐”:就是戒聽著好的東西,比如海參與燕窩,用袁枚的話來說“這些東西就是沒有個人的操守與性情的庸俗小人,它必須得配了別的食材才有味道”。這些東西聽起來很好,但是吃起來,可能連豆腐的味道都不如。
“戒目食”:顧名思義就是看著漂亮的東西,不見得好吃,對身體好。比如去酒席三道點心十六味,大小菜肴百余款,講究色香味俱全的宴席,往往不如在家煮一碗雞蛋面來得美味。
“戒暴殄”:現(xiàn)在人講究吃“瑤柱”,撬開一個江瑤只得指尖大小的干貝,在古時是進貢皇室的珍品。燉甲魚只吃裙邊,別的棄之不用。這點,清代的慈禧太后最為在行?,F(xiàn)在,“暴殄”似乎成為一種生活品質的象征,吃到這些似乎便成為美食家,殊不知美食家的講究不在食物的稀有,而在于平常食材的精致味道。
作為一介小民,我最感同身受的莫過于“強讓”。出外談生意應酬,對方請吃飯,一定會找?guī)讉€陪客,盤子里的食物摞得小山般高,也不管你愛吃不愛吃,一杯酒接著一杯酒,不把客人灌醉便是失禮。本來應該享用的美食,最后成為胃中怪物,鬧得翻江倒海。真是吃了這一頓,不敢想下一頓。聽到有人請客吃飯,想到席間的杯光斛影,只想趕緊逃開。
舌尖上的人生,不止在于品嘗各式美味,獲得人生之趣,在舌尖上有取有舍,尊重食材本身,于丹說:“敬一份食物其實就跟你敬畏山水與敬佛一樣?!睉阎敖洹毙?,方可品得人間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