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凌云
那一年,馬未都去西藏。為了能夠充分領(lǐng)略沿途的風土人情,他選擇了乘坐汽車。在西藏,他感受到了強烈的高原反應,稍微快走幾步,就會上氣不接下氣。
一天,汽車行駛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轉(zhuǎn)過一個山口,馬未都遠遠地看見一個藏民,正在售賣手串。馬未都走下車,與藏民攀談起來。手串是用鷹骨串成,由于長期摩挲把玩,手串的顏色漸漸變白。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如玉石一般溫潤的光澤。馬未都詢問價錢,藏民開價說要5000元錢。馬未都二話沒說,付了錢。
回到車上,朋友們埋怨馬未都:“怎么就不知道還價呢?這種材質(zhì)的手串,哪里值得了這個價錢?!瘪R未都笑笑說:“你們不懂一個道理。誰會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跟你做生意啊?想想看,我們平時在商場、網(wǎng)絡(luò)上買東西,有時候和人家討價還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你能有機會在如此高海拔的高原上跟一個陌生人做一單生意,這本身就是難得的緣分啊。他能有機會賣給你一件東西,你就得珍惜這件東西。”
一直到今天,這手串還在馬未都的家里掛著。有朋友向他討要,馬未都不肯給。他說:“每當看到這串手串,就仿佛又見到了那位藏民。想到這個手串是在那種特殊的情況下一位藏族同胞賣給我的,我的心里就有種特別的感受,錢根本就變得不重要?!?/p>
一個人的大度與善良往往會在珍視中體現(xiàn)。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