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這句歌詞成了近日不少英國人“懊悔”心情的最好寫照。英國脫歐公投結果于2016年6月24日宣布后,不少英國人在網上參與“二次公投”請愿,企圖通過限制公投成立的條件達到廢除脫歐公投的結果。截至26日晚,已有超過325萬人簽名。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公投規(guī)則可以事先設定,但不可能在事后重新提出設立規(guī)則,這一請愿獲得議會通過的可能性為零。與此同時,英國國內無論是執(zhí)政的保守黨還是在野的工黨都出現(xiàn)嚴重的政治危機,英國《蘭開夏郡電訊報》哀嘆稱,“英國正駛向未知海域”。
早在2013年保守黨首相卡梅倫就提出了“歐盟公投”的承諾,當時他宣稱如果保守黨在2015年的大選中獲勝,自己就會在2017年底前推動“公投”,決定英國在歐盟的去留。雖然選舉策略的味道很濃厚,但這多少也反映了英國人對歐盟的心態(tài)——越來越多英國人開始焦慮懷疑,擔心歐盟的制度架構給英國帶來的負面影響遠多過實際好處。
歷史原因
由于歷史與地理原因,自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著對于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的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
英國并非歐元區(qū)國家,雖然可以發(fā)行自己獨立的貨幣,對其保持出口競爭力有利,也可以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是,這也使得英國很難真正的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尤其是2016年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于各種利益分歧明顯,這一傳統(tǒng)強國正在逐步喪失其在歐盟中的地位與參與權。
英國對歐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于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fā)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
與英國民眾日益濃厚的疑歐、退歐情緒相對應,歐盟其他國家民眾對英國的“不可靠”也日漸不滿,認為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卻表現(xiàn)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后腿的角色:它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jiān)管政策,因此英國“出局”對歐盟的發(fā)展來說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員國在整合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更小。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真心脫歐?其實不然
卡梅倫在歐盟問題上一向是咄咄逼人。早在2007年他就一直呼吁要對《里斯本條約》在英國的通過進行全民公投,后來在競選中也承諾會用公投阻止歐盟任何收縮英國權力的行為。不過,在很多分析人士看來,現(xiàn)在的公投法案也只是卡梅倫用來和歐盟委員會以及歐盟主要成員國家進行談判的重要籌碼之一。
他真正的潛臺詞是:英國可以留,但前提是歐盟的現(xiàn)行制度甚至條約都需要做出改變,否則英國就要跟你say goodbye。
雖然“公投法案”由保守黨提出,但英國其他在野黨對歐盟的態(tài)度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例如工黨在布萊爾時期一直保持與歐盟積極友好的關系,本次大選前工黨也表示會改善英國在歐盟的地位,并一直攻擊卡梅倫的公投法案。然而現(xiàn)在他們也開始逐漸轉變態(tài)度,不再完全拒絕“脫歐”。
在很多英國人看來,歐盟現(xiàn)在的制度框架對英國提出了太多的要求,但卻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反而限制了英國的發(fā)展。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預算攤派和移民問題。
根據財政部的數(shù)據,英國在2010~2011年度給歐盟上繳了89億英鎊的預算,高于英國花在鐵路上的錢,與失業(yè)保障支出差不多。但這只是每年應交的預算,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還要緊急追加。
例如歐債危機發(fā)生后,本來還在慶幸自己不在歐元區(qū),受沖擊不大的英國,被“講義氣”的德國拉過去攤派增加的預算,心里當然很郁悶。如果把雜七雜八各種費用和損失加起來,英國要為一個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搭進去657億英鎊。撲通一聲,英國人哭暈在廁所里。
移民問題同樣嚴重。歐盟成立之初就是希望通過經濟的交流來避免歐洲再次陷入戰(zhàn)爭的泥淖,所以成員國之間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就成了歐盟的核心機制。但是大量移民跨過英吉利海峽,涌入英國,不僅增加了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的成本,也給社會秩序帶來混亂。
所以,卡梅倫在談判中的最大需求就是要保障英國“不參加”的權利。在歐元區(qū)和申根協(xié)議國的問題上,英國就表示拒絕參加。這也是英國一貫以來的態(tài)度。歐洲隨便怎么聯(lián)合都可,但要保證英國的自由獨立——經濟上,倫敦金融市場地位要受到歐盟法律的保護,英國可以通過有效的機制與美洲、亞洲市場進行自由貿易;在移民問題上,英國覺得有必要對其他國家的移民進行一定的限制,并且對他們的工作福利和失業(yè)保障做出相關規(guī)定。
UK vs EU,矛盾由來已久
英國和歐盟如此這般斗智斗勇反映的是英國和歐洲大陸錯綜復雜的恩怨情仇。
最開始,英國就對歐洲的聯(lián)合心存疑慮,在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張沒多久,英國就聯(lián)合其他六個國家成立“歐洲自由貿易聯(lián)盟”與它針鋒相對。后來英國開始意識到歐共體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好處,因而又開始為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進行著準備工作。
1963年和1967年,英國兩次申請加入歐共體,兩次都被無情拒絕。拒絕英國的不是別人,正是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戴高樂認為英國與美國過從甚密,加入歐共體可能會給歐洲帶來負面影響。而且揚言,只要他還是法國總統(tǒng)一天,英國就不可能加入歐共體。
等到1973年好不容易加入歐共體,工黨就在兩年后主導了全民公投,讓英國人決定要不要留在歐共體。雖然最后有超過67%的人支持英國留在歐共體,但還是有很多人對英國在歐共體的身份存在很大的疑慮。
“疑歐派”擔心英國主體地位喪失的同時也不斷地鼓動公投,想讓英國真正脫離歐盟。在1997年的大選中,金融家詹姆斯·戈德史密斯就組成全民公決黨,要求就英國與歐盟的關系進行全民公決。雖然沒有獲得一個席位,卻獲得了80萬張選票。2010年9月,民意調查機構YouGov進行了一個是否離開歐盟的調查,主張離開的占47%,而主張留在歐盟的只有33%。這些都反映了英國對歐盟以及整個歐洲大陸一直以來的憂慮情緒。
雖然風光大不如前,但英國依然把自己定位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主要經濟體,再加上擁有核武器,在聯(lián)合國、北約地位顯著,自然會產生一種優(yōu)越感,不甘心隨著歐盟一體化的加深,自己淪落為“歐洲聯(lián)邦”的一個邊緣省份。地理上的隔絕,文化上的差異,再加上潛在經濟利益的損失都讓英國對歐洲的一體化保持著警惕。
脫歐有利于英國嗎?
回到現(xiàn)實,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英國的“疑歐派”的勢力不容小覷。不過,“挺歐派”的力量也很強大。因此,英國的雙方支持者就“脫歐是否會對英國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這一話題進行論戰(zhàn)。
“挺歐派”認為,英國脫歐將會面臨巨大的損失。英國50%左右的出口是直接進入歐盟市場的,如果放棄歐盟成員國身份,歐盟內部零關稅政策以及商品、資本的自由流動也都對英國關上了大門。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會因為沒有歐盟這個有力后盾吸引不夠投資。離開歐盟的英國不僅在與歐洲國家進行貿易時面臨諸多關稅門檻,而且也未必能與美洲、亞洲等新興市場之間貿易打開局面,脫離歐盟等于死路一條。
“疑歐派”卻表示了不同意見:脫離歐盟并沒有脫離歐洲,英國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繼續(xù)與歐盟進行經濟往來。最重要的是,沒有了歐盟的束縛,英國可以更加自由地與其他國家簽訂FTA(自由貿易協(xié)定),開辟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至于失業(yè)問題,英國也有方法通過其他措施進行彌補,把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不管怎樣,歐盟公投已經勢在必行,除了繼續(xù)闡述己方觀點,駁斥對方辯友之外,剩下的也只是一些細節(jié)問題了。
英國脫歐的5個理由
首先,美國人不喜歡美國聯(lián)盟管控著其60%的法律,同樣,英國人也不喜歡歐盟影響其法律決策。就像有美國人說:“我們不喜歡美國聯(lián)盟告訴我們,不能驅逐罪犯,或控制我們的國界線?!庇艘惨粯印?/p>
第二,生活中一些度量衡也受到了影響,歐盟要求英國很多東西都需要按千克來售賣,而不是按英國人習慣的鎊來計量。
第三,法規(guī)工作時長。根據歐盟的法律,英國人一周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8個小時,工作超時的人還得單獨簽一份文書。而像航空、船舶、貨車運輸業(yè)這類行業(yè),即便是工人想超時工作也是不行的。
第四,英國不得不加入歐盟的排放交易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要求在2020年前,歐盟成員國15%的發(fā)電量都必須由可再生能源發(fā)出,即便是提高英國人家庭用電的前提下也要達到這個標準。
第五,就像美國人不喜歡對汽車和卡車設定一些硬性標準。這樣的遭遇同樣適于英國,英國很多的自動化標準都受限于歐盟的規(guī)定。
有人認為,英國如果待在歐盟,其經濟可能會更穩(wěn)定。但殊不知,歐盟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問題,1.4%的經濟增幅,公共養(yǎng)老金不足,臃腫的福利義務,對國境缺乏控制力,導致了上百萬的難民和經濟移民產生,而其中一些不乏與ISIS有聯(lián)系,并且有可能計劃著恐怖襲擊。按照歐盟的法律,所有的這些難民都必須有家可歸,有飯可食,而這所有的開銷都來源于歐盟本地納稅人的支出,明顯不利于穩(wěn)定。
英國人后悔了嗎?
英國《每日郵報》稱,根據民調結果,有7%的投脫歐票的人對他們的行為表示“后悔”,稱早知如此,當時肯定就投支持留歐的票了。在倫敦,29歲的小學教師帕洛特說,自己此前對歐盟的官僚作風頗有牢騷,因此投票時選擇了脫歐,沒想到有如此之多的英國人都選擇脫歐,令一句牢騷話變成了事實。而現(xiàn)在,英國因為這個結果將面臨巨大的困難,就連自己的生活也受到威脅,他購買的基金價值縮水了許多。他希望請愿能夠讓英國再舉行一次公投,慎重決定未來。
英國人真的“后悔”了嗎?可以發(fā)現(xiàn),在要求重新公投的請愿者中,倫敦、牛津和劍橋選區(qū)的人最多;而這些地區(qū)在脫歐公投中絕大多數(shù)票都是支持留歐的。與此相反,請愿者中支持脫歐選區(qū)的民眾最少。
此外,在英國公投最終結果公布6小時后,谷歌公司的搜索結果分析顯示,英國人搜索的最熱門問題是“離開歐盟意味著什么”,排名前列的幾大熱門問題是有關歐盟的知識,這些問題搜索量猛增了數(shù)倍。有人據此認為英國人后悔了,但實際上,搜索上述詞句最多的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這些地方都是留歐派占絕對優(yōu)勢的地區(qū)。
法國《新觀察家報》稱,網絡請愿這件事本身表明了英國深刻的地緣和代際分歧。絕大多數(shù)請愿簽署者是倫敦、牛津、劍橋以及大城市年輕人。民調顯示,這些年輕人中75%反對脫歐,但他們中許多人并不積極投票,相反熱衷于上網,所以他們成為公投結果揭曉后在網上宣泄憤怒的主力。
更搞笑的是,這次發(fā)起二次公投請愿的是一個名叫希利的英國人。他是一個脫歐支持者,他實際上在一個月前就在議會請愿網站發(fā)表了這個請愿。希利2016年6月26日在社交媒體上留言稱,此請愿活動是他在5月23日設立的,因為當時跡象看起來脫歐派不會贏,他為了想讓留歐更難達成才設立這個請愿。想不到投票結果脫歐逆轉勝,請愿活動反而被留歐派“綁架”了。
有英國人說,二次公投的希望“微乎其微”,因為這不符合民主程序。他稱,現(xiàn)在最大的擔憂是,“英國社會會不會陷入更大的分裂”?
其他成員國將蒙受巨大損失
支持者認為,英國可通過談判與歐盟達致“友好離婚”,但與歐盟國家仍保持貿易聯(lián)系。許多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人士都非常推崇挪威和瑞士模式,即與歐盟有雙邊貿易協(xié)議,但不成為歐洲經濟區(qū)的成員,兩國可以進入歐盟統(tǒng)一市場,但在農業(yè)、捕魚業(yè)、司法和內政事務上不受歐盟的法律約束。
歐洲媒體認為,歐盟大國法國與德國將不會容忍英國對于歐盟條約“挑肥揀瘦”的態(tài)度,德國和法國已警告英國不能期望在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隨意挑選自己想要的規(guī)則”。歐盟不可能允許退出歐盟的英國享有像挪威和瑞士那樣的經貿優(yōu)惠。
有關分析認為,英國與歐盟就此分道揚鑣,勢必導致雙方利益的受損,出于利益角度方面的考慮,“脫歐”實難真正實現(xiàn)。在經濟和貿易上,雙方相互依存度極其高,一旦英國退出歐盟,不僅英國會受損,歐盟其他成員國也將蒙受交易成本上升的巨大損失。在政治上,英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其他國際組織和機構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歐盟對其還多有借重之處,如果歐盟真有爭當世界一極的雄心,在國際事務中還少不了英國的幫襯。同樣的,一旦歐盟能夠從當前的危機中脫困,仍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保持其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fā)達國家集團的地位,這對于英國來說也是可以利用的巨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