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考古發(fā)掘與研究問題二論

2016-08-22 06:25徐昭峰劉金友
關鍵詞:二里頭白龍陶器

□徐昭峰 劉金友

考古發(fā)掘與研究問題二論

□徐昭峰 劉金友

在田野考古發(fā)掘和學術研究中,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如何在現(xiàn)有考古學理論方法指導下,就一些個案問題展開科學的考古發(fā)掘?如考古堆積中的傾倒堆積和橫向堆積,不同地域、不同遺存可能存在的堆積形態(tài)如何分辨,并展開科學的發(fā)掘。如何對考古研究中的一些個案問題就現(xiàn)有的考古學理論方法進行反思?如文化遺存定量分析中確認是文化互動還是文化遷徙等。下面擬就上述兩個問題結合自己的考古實踐和粗淺認識進行探討,不當之處,尚祈指正。

圖一 坑狀遺跡堆積示意圖

圖二 新安高平寨T2遺跡分布示意圖

一、傾倒堆積與橫向堆積

考古遺址中的堆積主要是地層堆積和遺跡堆積。考古堆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遺跡的形成比較容易理解,而地層的形成則較為復雜。正如李伯謙先生所說,考古地層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有時候人類活動的結果和自然力量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他建議引進埋藏學的概念。他認為,研究不同層的形成,有的可能很快就形成了,如房子突然倒塌,一層就形成了,如果是倒垃圾,就是日積月累形成的[1]。

在中國境內的一般地區(qū),地層的形成多是橫向堆積。這是和人類一定的活動區(qū)域相關聯(lián)的,因為考古學上的地層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和反映,人類活動到達了這個區(qū)域,就會影響這個區(qū)域的原有地貌,就會有一定的生產(chǎn)、生活遺跡和人工遺物、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自然遺存等。而同樣一個遺址內,地層堆積不盡一致,正是不同時間段內人類活動區(qū)域不斷發(fā)生變化的反映。地層雖然多是橫向堆積,但厚薄也不一致,形成原因和形成時間也很復雜,這不是本文探討的主旨,在此不展開討論。本文要說的是另一種堆積形式——傾倒堆積。

應該說,傾倒堆積也是考古中一種常見的堆積現(xiàn)象。在中原地區(qū),這種堆積多發(fā)生在坑狀遺跡中(圖一)。分數(shù)次傾倒,最后填滿灰坑等溝穴類遺存。從這種傾倒堆積形成的方向,我們可以推斷出人類傾倒這些堆積的時候的習慣和方向,借此判斷堆積的可能來源方向和人類活動的可能核心區(qū)域。這種傾倒堆積一般在中原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還是較易分辨的。如筆者2004年年末至2005年年初,在發(fā)掘洛陽新安高平寨遺址時,發(fā)掘的T2H6就是這樣的傾倒堆積(圖二),其堆積先形成于南部,再向北逐漸蔓延,最后填滿。從該灰坑堆積的形成,我們可以推斷出,居住于該聚落的人習慣于自南向北傾倒垃圾,說明其居住生活地在T2H6的南側,根據(jù)我們的鉆探資料,T2H6南側分布有房址等遺存,該聚落的中心確在T2H6南側。我們還在T2H6的西南側斷崖上發(fā)現(xiàn)有房屋白灰面,也再次證明了我們的推測沒有錯[2]。

圖四 小珠山遺址T1211 9層下層位示意圖

圖三 小珠山遺址T1211北壁剖面示意圖

但在沿?;蜓睾呢惽疬z址,傾倒堆積則是另一種狀況。和中原地區(qū)地層多為橫向堆積不同的是,貝丘遺址地層則多為傾倒堆積。貝丘是沿?;蜓睾畹墓湃嗽谄渚又分車鷥A倒、拋撒采食的介殼類動物遺骸而形成的丘狀堆積。由于介殼類動物包含的肉量少,所以每次需要食用的量較大,集中的一次或數(shù)次連續(xù)傾倒就形成一個不薄的堆積層。圖三就是大連長海小珠山貝丘遺址的一個剖面圖[3],厚不過1.37米的堆積居然可以被劃分為16個地層堆積。在很多時候,可能是一次傾倒拋撒的介殼類動物遺骸夾雜著其他雜物就構成一個堆積單位。在這類貝丘遺址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堆積單位的早晚先后問題。如圖三,第9層下應該疊壓的是第11層,第11層疊壓第12層,第12層堆積形成的時代毫無疑問要早于第11層。這是我們現(xiàn)在看剖面圖很容易得出的結論。但在實際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第9層下的層位圖可能如圖四所示。圖四中的第12層我們姑且稱之為A,第11層我們姑且稱之為B,按照我們的一般認識,A是完整的,A這個遺跡打破了B。B受到了破壞,則B形成時間早于A。這是考古學中主要針對橫向堆積的一般遺址的規(guī)律性認識。而對于傾倒拋撒形成的貝丘遺址,則存在著兩種可能:其一,如我們傳統(tǒng)的一般認識,A是打破B的一處遺跡,A的時代晚于B;其二,正如貝丘遺址的形成一樣,A是一處傾倒形成的堆積,B原是疊壓A的,只是A和B原堆積的上部均遭到了破壞,才形成我們現(xiàn)在觀察到的形態(tài),這種情況下A是早于B的。這種情況,在中原地區(qū)橫向堆積的土遺址中有沒有可能出現(xiàn),有可能,但極少。但這種情況在貝丘遺址中則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針對貝丘遺址中這種常見的現(xiàn)象,我們在實際的考古發(fā)掘中,經(jīng)常需要通過小剖溝進行早晚關系的判斷。這種小剖溝最好利用現(xiàn)成的斷面,如果沒有,就只能人為打一個很小的剖溝進行分析。

圖五 白龍遺址陶器分群

二、文化互動還是文化遷徙

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源于筆者分析容城白龍遺址的性質[4]。白龍遺址位于河北容城縣城西南約6公里的東牛鄉(xiāng)白龍村,其內涵不豐富,堆積也比較簡單,遺物主要集中出土于第2層和4座灰坑內。白龍遺址的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少,黑色和褐色陶較多。陶器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磨光和素面陶所占比例很大,紋飾則以細繩紋為主,器形有鬲、甗、罐、盆、豆、甕、尊等[5]。關于該遺址的考古學文化因素,通過對陶器特征的總體分析可分為三群。A群,陶器當中泥質陶多于夾砂陶,陶色以黑陶和褐陶多見,僅見少量灰陶和紅陶;紋飾以細繩紋為主,有的陶器表面繩紋被抹光,見有少量素面;器類有鬲、甗、罐、盆、豆和甕。B群,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僅少量夾砂陶,陶色以褐陶和黑皮陶多見,陶器多為素面;紋飾見有繩紋;器類有盂(也就是發(fā)掘簡報中的所謂鼓腹素面盆)、盆、罐、素面甗和豆等。C群,僅見尊1件。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把白龍遺址的陶器劃分為性質不同的三類因素。A群,即第一類,這是該遺址文化的主體因素,簡報公布的30件陶器中,該群共計21件,占該遺址陶器的70%,器類有鬲、甗、罐、盆和豆等,紋飾以細繩紋為主。正如簡報所認識的那樣,白龍遺址的器物形制和器物組合和河北磁縣界段營、邯鄲澗溝等基本一致,所以白龍遺址的文化面貌與分布于漳河流域的先商文化相近,關系密切[6]。也就是說,白龍遺址的主體文化應為先商文化。B群,即第二類,簡報公布的30件陶器中,該群計有8件,占該遺址陶器的26.7%,是該遺址的次要文化,但文化因素仍占近三分之一。該類陶器的陶色以褐陶和黑皮陶多見,陶器多為素面,紋飾主要有繩紋,器類有盂、甗、盆、罐和豆等(圖五),發(fā)掘《簡報》中認為該類文化因素與山東岳石文化相似,意見一致。從陶器的陶色、紋飾、器類和器形看,B群即第二類文化性質當為海岱地區(qū)的岳石文化。C群,即第三類,僅見1件陶尊,從陶尊的形制來看,和分布于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同類器一致,文化性質亦同。

總之,白龍遺址是一處以先商文化為主體,包含有大量岳石文化和少量夏家店下層文化因素的遺存。這是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得出的一般性結論。

這種依據(jù)量化的標準分析遺址文化性質的做法在考古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一般而言,一個遺址可以包含同時期的多種文化因素。但這樣一個問題也是復雜的,考察兩個文化之間互動的廣度和深度,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情況:兩文化的中心聚落,兩文化的交會地域,兩文化的相近區(qū)域,兩文化的較遠區(qū)域。我們就以二里頭文化和岳石文化為例。我們現(xiàn)在尚無法確知岳石文化的中心聚落,但二里頭文化的中心聚落就是二里頭遺址。作為二里頭文化的都邑,應該是反映兩文化互動的集中地。二里頭就是一處以二里頭文化為主體,包含少量岳石文化、先商文化因素和同時期其他考古學文化或類型等因素在內的遺址(在此無意探討二里頭遺址包含的二里崗文化,討論的時間維度僅限定在二里頭文化時期)[7],而二里頭遺址內的岳石文化因素從數(shù)量上來講還是比較多的。在二里頭文化和岳石文化交會的豫東地區(qū),如杞縣鹿臺崗是一處涵蓋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在內的遺址,這兩種考古學文化比鄰而居,但各有其分布范圍,而且這兩類文化中都包含有較多的對方文化因素[8]。而在二里頭文化和岳石文化距離相近的區(qū)域,如魯西南的安丘堌堆遺址[9]和泰山以南的泗水尹家城[10]等均有二里頭文化的因素;鄭州地區(qū)二里頭文化分布區(qū)內也存在一部分岳石文化因素[11]。而在兩文化相距較遠的地區(qū),如二里頭文化分布的晉南地區(qū)和岳石文化分布的膠東半島,幾乎不見對方文化因素。除此之外,還存在第五種情況,就是已經(jīng)討論較多的鄭州南關外下層,這是一處以先商文化為主體、糅合大量岳石文化因素在內的混合態(tài)遺存[12],除去相同或相近的器形外,陶器中高達80%的褐陶,一般認為是岳石文化或受岳石文化影響的因素,一些陶器中的大敞口、束腰作風也同于岳石文化。對于南關外下層的這一文化現(xiàn)象,一般認為是夏末商夷聯(lián)盟共同滅夏的史實反映,是岳石文化突然大量涌入并融合到先商文化中形成的一種混合態(tài),但其文化核心仍應是先商文化。這種認識是對的。首先,正如有學者所言,鄭州地區(qū)南關外類型呈現(xiàn)出的是下七垣文化與岳石文化的混合體,而偃師地區(qū)早商時期呈現(xiàn)出的是下七垣文化與二里頭文化的復合體,那么,較純粹的先商文化就應該是兩地共有的下七垣文化而非其他[13]。其次,南關外類型中數(shù)量較多的岳石文化因素是其在商夷聯(lián)盟中具有強大影響的反映,但在二里崗下層偏晚和二里崗上層階段,則逐漸減少,這是由于早商時期的政治態(tài)勢發(fā)生了變化,岳石文化在早商時期影響日漸式微,漸漸從商文化中剝離出來,最終恢復了商文化本來的純粹性。這種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考古學文化的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造就了先商文化南關外類型的復雜性[14]。

但白龍遺址的情況,好像應該另當別論。根據(jù)筆者對岳石文化和先商文化關系的研究[15],兩文化之間除相鄰地區(qū)和特殊的南關外類型外,包含對方的文化因素數(shù)量很少。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的相鄰地區(qū)包括豫東和黃河以北的豫、魯兩省交界處。白龍遺址并非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分布的相鄰地區(qū),出土的遺物以先商文化為主,但包含了近三分之一的岳石文化因素,似非兩文化互動的結果。白龍遺址出土遺物主要來源于4個灰坑內和一個文化層內,但8件岳石文化因素陶器中的7件出自灰坑內,僅1件出土于地層內,反映的可能不是兩文化的互動,而是文化的遷徙。對此合理的解釋是:這原是一處岳石文化遺址,在岳石文化的東夷人從該遺址遷徙離開之后,后至的先商文化族群到達該地并生活居住于此,影響了原有的岳石文化遺存,但先商文化族群可能生活的時間并不太長,才形成了這樣的文化堆積。這樣說來,白龍遺址反映的并不是文化互動,而是文化遷徙形成的文化替代。

在考古發(fā)掘與研究實踐中,每個考古人總會不斷地產(chǎn)生一些困惑,總會遇到一些新問題。以上兩個問題,是筆者在考古發(fā)掘和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之后的一點思考,拋磚引玉,愿與諸位同仁探討。

注釋:

[1]李伯謙:《感悟考古·導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 9~10 頁。

[2]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新安高平寨遺址試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8期。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長??h小珠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5期。

[4]徐昭峰:《試論岳石文化北向發(fā)展態(tài)勢》,《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2期。

[5][6]保北考古隊:《河北省容城縣白龍遺址試掘簡報》,《文物春秋》1989年第3期。

[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偃師二里頭——1959—1978年考古發(fā)掘報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8]鄭州大學文博學院、開封市文物工作隊:《豫東杞縣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0年。

[9]鄒衡:《論菏澤(曹州)地區(qū)的岳石文化》《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xù)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69頁;王訊:《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年,圖十一(17)。

[10]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編:《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1頁。

[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92年度鄭州商城宮殿區(qū)發(fā)掘收獲》《鄭州黃委會青年公寓考古發(fā)掘報告》,《鄭州商城考古新發(fā)現(xiàn)與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年,第 110~111 頁;第 185~205 頁。

[12]河南省博物院:《鄭州南關外商代遺址的發(fā)掘》,《考古學報》1973年第1期。

[13]王震中:《先商的文化與年代》,《中原文物》2005 年第1期。

[14]徐昭峰:《試論南關外期文化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2期。

[15]徐昭峰:《夏夷商三種文化關系研究》,科學出版社,2013 年,第 128~134 頁。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東周王城研究”(編號15BKG009)階段性成果;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九批特別資助項目 (編號2016T90242)階段性成果;遼寧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編號 WR2014007);吉林大學博士后(編號 141485)階段性成果;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遼??脊艑嵺`教育基地(基地編號1016520150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責任編輯 秦秀林]

猜你喜歡
二里頭白龍陶器
二里頭遺址為何定位為夏都
二里頭: 尋找最早的中國
大連王家村遺址出土陶器印痕分析
黃河流域燦爛的齊家文化——陶器
二里頭遺址:“最早的中國”誕生在這里
變色龍
二里頭遺址出土玉禮器紋飾特征探析
變色龍
千與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