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杉
戲臺大人生,人生小戲臺。如果我們把人世間比作一個舞臺,每個人都帶著一副面具,在上面表演。那么,“母親”在舞臺上應該是什么樣的角色呢?
理想的母女關系如姐妹,正如多年的父子,關系好得如同兄弟。至于母子關系,恐怕不像兄弟姐妹或者朋友那樣“簡單”,在某種程度上是“平行”的。也許有一天,越來越多的人有這個體會:母親與兒子,好像是一個生命在另一個生命中,得到了延續(xù)和發(fā)展。
母親常常把兒子看作自己的生命的一個部分。史鐵生在《秋天的懷念》中寫,他的母親在照顧他的時候,不小心燙傷了他的腿。作家說:“幸好‘我傷得不重,不然‘我的母親非要瘋了不可?!边@句感人至深的話應該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心聲。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大概不會忘了這個細節(jié)。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會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疼愛她的兒子。在母親眼中,兒子是自己的一部分。當兒子不在自己身邊時,母親的心總是不能完全安定下來。
在海南的這段時間,我不止一次想起,去年春節(jié)時,我和父母帶著一些東西,準備離開大伯家的時候,我奶奶突然抓住我父親的手,睜大眼睛,一字一頓地問:“為什么你昨天才來,今天就要走了?”父親用雙手罩在奶奶耳旁,看起來像一個喇叭,他哭笑不得地告訴她:“我大年初一來的,今天初五啦!回昆明休息一天,后天就要上班啦!”奶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父親又問:“你為什么希望我多住幾天?”我奶奶幾乎脫口而出:“你還不是希望你兒子經常留在身邊?!焙髞?,我父親常常對我說,我奶奶雖然年紀大,腦子一片混沌,但她用世界上最簡單明了的話,證明她對子女的一份心。
也許,兒子在生命中的某個特定的時候,才能大概“讀懂”母愛的內涵。我大學三年中,每個學期的“期末”,也就是每個學期的最后一個月的頭幾天,我母親總會發(fā)來微信說,我很快就要回家了,她的心里充滿了喜悅和期待。期末考試后,我從??陲w回昆明。當我還沒有走出長水機場,我母親在喜悅之余,略帶憂愁地告訴我,一個月、二個月之后,她和我父親又將送我去到機場。天下的母親對兒子的愛,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她們總會以一種最質樸的方式,袒露出對兒子的深深愛意。
即使是作家竭盡自己的文學才能,又怎能將母愛淋漓盡致地表現在紙上呢?或許,只有子女在某個時候靜下心來,仔細地回想母親的人生和自己生命歷程中的交集,才可能發(fā)現母愛真正偉大的一面。不過,母親是最為一個普通的人,她不能完全避免自己的缺點和局限。因此,母親身上的一些負面的因素,比如缺乏安全感之類,也難免影響到子女。
當母親習慣于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自己的愛意,她們也很有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父親常常對我說起,他中學的時候,我奶奶常?!八巡椤彼拇蹭?,尋找中學教材之外的一切書籍。每當我奶奶找出本小說,老人家常常要嘮叨一天。有一次,我奶奶大概從父親的枕頭下找到一本《點與線》,她對父親說,這是一本數學方面的好書,你要認認真真地閱讀,考試會考的。我父親說,那其實是一位蘇聯作家寫的推理小說。無論何時,讀書都是一件好事,只要讀的不是內容不健康的書。然而,不讓子女讀課外書這種“奇聞異事”,又何止是我奶奶的“專利”。
我記得我中學的時候,我母親也強烈地反對我閱讀與教材沒有直接關聯的書。去年暑假,我母親偶然得知我準備買一本電影理論方面的書,她認為電影與文學無關,因此那本書不該買,我只好讓她聽我父親的意見。在我六年的中學生涯中,我母親與我奶奶雖然沒有進行過任何一次談話,但是不知為什么,我母親幾乎完全繼承了我奶奶的教育經驗。在我初一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來到新華書店。我至今記得,書架上放著幾本長江文藝出版社發(fā)行的《教父》,而我母親無論如何也不讓我買。我無奈地說,我還是回家看教輔吧,我母親連忙說:“好好好,就看教輔?!?/p>
不是大多數母親都不適合教育子女,而是母親作為女性,她們在看待事物的時候,很難避免女性視角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對于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大多數母親或是帶著成見去看待,或是聽從流行的觀點,她們對生活總是抱有幻想,遇到一切問題的時候,總想依靠自己的丈夫,或者已經成年的兒子。這也難怪古代的道德,大力鼓吹“三從”,告訴女人,要么聽老爹的,要么聽老公的,再不然就聽兒子的。盡管詩人和文學家筆下的母愛讀起來感人至深,動人心扉,但是母親身上的缺點,確實需要人們需要“睜了眼看的”。
我們這代年輕人所接受的教育相比父母那一代,不知進步了多少。因此,年輕的一代更應該考慮,自己將來做父親或者母親的時候,怎樣克服自己父母身上的不足,給子女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長環(huán)境。魯迅在《我們應該怎樣做父親》一文中說,父親應該“肩住黑暗的閘門,背著因襲的重擔,放他們(子女)到光明的地方去,合理的做人,幸福的度日。”在今天看來,這仍然是一種“理想”,畢竟當下的現實環(huán)境給的生活壓力,恐怕不比一扇閘門的小。
長江后浪推前浪,90后在總體上,應該比自己的父母更強。為了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我們應該站在時代語境下,反思母親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