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東
人的情感記憶,敏感、細膩而脆弱,有時甚至不堪承受一葉之輕。
一位闊別已久的好友,新近恢復了聯(lián)系,她的一條微信,令我淚盈滿眶。她告訴我說,前些時日整理舊東西,發(fā)現(xiàn)我當年送給她的那片薄荷葉子,還夾在抄歌本里,“雖已干碎,但余香猶存”。
老家在江南的鄉(xiāng)下,田角地頭,庭前屋后,香清葉綠的薄荷隨處可見。它,株莖半高直立,葉片結對而生;味清涼,香如瓣;藥可疏風散火,食如甘草怡神。回想起兒時母親熬的薄荷粥,至今仍覺身心通透,精氣神倍兒清爽。
送她那片薄荷葉,是二十三年前的事,剛上高中的我們青春年少。那年,跟隨其父工作調動,她從遙遠的蘇北,轉學回到了江南。就這樣,原本相隔千里、素不相識的我們兩個,成了同班的前后桌。
刀刻般鐫留在記憶深處的,是她矜持潔凈的臉龐上溢滿笑容,恬淡而典雅,熱情卻不奔放,猶如一米三月陽光,明亮而溫暖。還有她那一口標準地道的普通話,讓從小學起就念飛機為“灰機”的我們,感覺她無論說什么話,都是那樣悅耳動聽……
她愛唱歌,也很會唱歌,滿口國標式的咬字吐詞,加上一副清新柔亮的好嗓子,注定她要成為同學心中最美的百靈。高一那年元旦文藝聯(lián)歡晚會上,她把電視連續(xù)劇《聊齋志異》主題曲歌唱得如訴如泣,整個會場沸騰得像鍋開水,排山倒海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這是我聽過最清新婉轉的歌聲,迄今回想起來,仍有靈魂被穿透的感覺。
在那個流行音樂蓬勃初興的年代,大凡每個少男少女心中,都有一位屬于自己的天王。沒有網(wǎng)絡,買不起唱片、磁帶,我們就一筆一畫抄記歌詞,態(tài)度比書寫作業(yè)還要認真。每當一首新歌風行進入我們那座深山校園,愛唱歌的她,總是率先抄有歌詞并且會唱。我不善唱歌,但總喜歡有意無意借她抄歌本翻看。就這樣,我發(fā)現(xiàn)了她愛采集各種葉片做書簽的秘密。
人世間的每一次傾心,都緣起于內心別樣的好感。所以,少年鐘情,少女懷春,是生命成長過程中誰也繞不開的。這種至真至純的朦朧情愫,就像暗夜吐蕊的梅花,沁香撲鼻卻難以說清道明,如詩如歌,如夢如幻。有時候,即便一個簡單的眼神,一句稀松平常的話,甚至一個不經(jīng)意的撩發(fā)動作……都那樣令人怦然心動,感覺春暖花開。
許是生命中那瀾初始萌動的春波蕩漾,素不關心花草樹木的我,開始變得對各種好看葉子格外留心。不為別的,只為她接過葉片的剎那,滿臉驚喜、笑靨如花的樣子。每次看她用水蔥似的纖指,輕柔地拿捏起葉片,極其仔細地夾放在書頁之中,那種感覺真的天高水藍、云淡風輕。
春天來了,老家門前那株薄荷變得青蔥嫩綠。這葉子想必城里長大的她未必見過吧?我又一次為能替她采集到新品種葉子感到欣喜若狂。那是兩片結對而生的葉子,大小均勻,葉質豐潤,不見蟲痕,格外醒目。我小心翼翼舉起剪刀,像對待圣物一般輕輕將它們剪下來。一片送給她,另一片自己留下。這是她所不知道的,就像二十三年后,我不知道她依然保存著當初我送她的那片葉子一樣。
當時送她薄荷葉子,只想她高興喜歡,未曾想,它居然還承載住了那段早已遠去的青蔥歲月。得知她還保留著那片葉子,我在充分感覺時光倒流中,特意百度了一下薄荷花語,沒想到竟是“愿與你再次相逢”和“再愛我一次”。這真像一個美麗童話。
然而,有些故事還沒開始,其實就已結束。二十三年來,我們天各一方,不知彼此,各自早已有自己的丈夫、妻子和孩子,家庭溫馨幸福。所以,今生今世,理智的我們已兌現(xiàn)花語的可能,但情感升華卻讓我們變成了知己,那是比庸俗情欲高尚萬倍不止的精神交融。
青春漸然遠去,朦朧變得清晰。早已泰然放下的我們,再次回望那段如花絢爛的日子,驀然發(fā)現(xiàn),原來,愛與被愛,沒有對錯。因為曾經(jīng)擁有過懵懂、純潔的愛戀,我們人生的天空才變得朝霞滿天、別樣精彩;我們的青春才那樣值得敬仰和珍存;我們才更加珍惜眼前,堅貞相守各自愛人與家庭安心老去……
向遠去的青春致敬!因為曾經(jīng)遇見到你,我的人生,才有了值得追憶的美麗風景。
你若幸福,我便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