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男+楊玉星
摘要:一人因犯多個罪而構成數罪,而如何對犯數罪的罪犯進行處罰衍生出數罪并罰制度。數罪并罰制度,是指一人在實施了多個犯罪行為接受人民法院審判時,審判人員應先對其所犯數罪分別進行判決,然后依我國刑法總則中規(guī)定的并罰原則及方法,對數罪所判處的刑罰予以合并,作為最后應當執(zhí)行的刑罰的制度。應注意的是,在貫徹數罪并罰制度時,要以數罪為前提,并罰為關鍵。如果說界定清楚數罪問題是解決數罪并罰制度的前提條件和基礎,那么,選擇適當的并罰原則與方法則是實現數罪并罰制度的目的和價值。數罪并罰制度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人類社會的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評價標準以及刑罰制度的功能和價值取向,隨著人們認識犯罪的能力的提高而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如今,數罪并罰制度在司法實踐中的諸多理論爭議不斷出現,使之難以進行操作,這是亟待完善的。
關鍵詞:犯罪;數罪并罰;特征
一、數罪并罰的概述
根據數罪并罰具有的多種原則和我國刑法體系完善的要求,我國刑法對數罪并罰的三種情形制定了明確的條文。在69條中,在案件宣判之前,一人情況下的數罪并罰,和不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情況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期限有了相應規(guī)定。第70條規(guī)定了在案件宣判后,刑罰的執(zhí)行還沒有結束,又發(fā)現罪犯有未被發(fā)現的罪,沒有實行審理的情況,這就是漏罪的情形。在71條中,規(guī)定了在案件宣判后,刑罰執(zhí)行結束前,犯人又犯有新的罪刑的情況,這就是新罪的情形。
按照上述法律規(guī)定,我國刑法中的數罪并罰,是同一人犯數罪,在判決宣告前犯數罪的;或在判決宣告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前發(fā)現有漏罪的;或在判決宣告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前又犯新罪的;或在緩刑、假釋考驗期內發(fā)現漏罪或又犯新罪的,將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罰原則及刑期計算方法予以合并,決定最后應執(zhí)行的刑罰。
二、數罪并罰的特征
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我國刑法中數罪并罰具有以下特征:
1.一人犯數罪
如果一人沒有犯數個罪,那么對他的審理就不存在數罪并罰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實施的行為近似數罪但并非數罪,或本為數罪,但刑罰作為一罪規(guī)定的,或者處理時作為一罪的情況均非數罪,當然也就談不上并罰??梢?,要想適用數罪并罰的最主要前提是行為人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罪,且必須是同一人所為。其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數人共同實施犯罪中,在對其進行審理時,要先將各犯罪人與各罪之間的關系整理清楚,然后對各犯罪人所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犯罪,依其在實施的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主觀惡性的輕重進行定罪量刑。而不是片面的將所有犯罪所判處的所有刑罰讓犯罪人執(zhí)行。顯然,在這之中也存在數罪并罰的問題,
2.數罪必須發(fā)生在法定期限以內
即發(fā)生在判決宣告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前,以及在緩刑、假釋考驗期內,只有在這些時間內同一人犯數罪才會發(fā)生數罪并罰的問題。如果犯罪發(fā)生在這些時間之外,僅對有關犯罪單獨進行判決,與前罪不發(fā)生并罰的問題。具體說,下列情形適用數罪并罰:①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不同種罪刑的;②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發(fā)現犯罪人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漏罪);③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犯罪人又犯有其它罪的(新罪)④被宣告緩刑或假釋的犯罪人在緩刑或假釋考驗期內又犯罪或發(fā)現漏罪的。
3.對犯罪分子所犯的數罪
按法定步驟:一先對所犯各罪分別定罪量刑,二根據法定的并罰原則,決定執(zhí)行刑。這是對適用數罪并罰的順序要求,既可以使人們清晰的看出數罪并罰的全過程,又保證了法律適用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本質上,數罪并罰為對多罪進行的一個判決,并非是數個相互之間不受影響的判決。對數罪進行一個判決,首先,對每個罪分別定量刑罰,接著,按照法律規(guī)定合并需要執(zhí)行的刑罰,并非把多罪以一整體形式全面考量后判決相應的刑罰。實際表現有以下的幾種情形:其一,如果一人多罪的情況出現在宣判前,對于不同的罪行分別定量刑罰,按照相應的規(guī)則,對于最終需要執(zhí)行的刑罰進行判決;其二,在宣判之后或者刑期結束之前,出現漏罪、新罪的情況,僅僅需對于新罪、漏罪的考量相應刑罰,最后和之前的刑罰合并計算刑罰。
如在實際里,發(fā)生犯人犯有多罪,但是其中的一個或以上的罪行的刑罰在無期徒刑或死刑,就不能夠將原來的重罪合并計算為更重的刑罰,同樣的根據法定規(guī)則,在多個罪中刑罰最重的基礎中增加相應的刑罰來作最終需進行的刑罰。在附加刑方面,分別量刑也是需要的。目的是能夠體現附加刑的相應的罪刑。唯獨當多個罪中存在附加刑的,方可在最終實行的刑罰里面存在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