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 教師是教學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教師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潛移默化但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學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學校的工作質量,影響未來公民的素質水平。作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做好教學工作應重點注意和把握六個方面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教學工作 以人為本 營造氛圍 轉化工作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教學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責任人,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關鍵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仡櫩偨Y多年任職教學心得,我認為要做好教學工作,應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以人為本”教學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是基礎教育的靈魂,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做教學工作時,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樹立平等的新型師生觀??释麥贤ê徒涣魇侨说谋拘?。在教育活動中,要經常有意識地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氛圍,和學生交朋友,師生共建“情感熱線”,進行心靈的交流。經常與學生討論怎樣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學生,并時刻提醒他們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言行。經常用肯定、贊揚、鼓勵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談話,盡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有成就感。只有營造了寬松和諧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學生的個性愛好與個性品質才能得到自由發(fā)展,他們才能主動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
其次,要樹立新型的個性發(fā)展觀。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每個人的心靈就如同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不表現自己的個性,才顯示出難以想象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魅力。”這就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善于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幫助學生發(fā)現自我,認識自我,為各種人才的成長打好基礎。在實際教學中,真正做到“凡學生能獨立發(fā)現的教師決不暗示,凡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要盡量給學生多一點自主思考和表現自己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一個既寬松又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的土壤和環(huán)境,給予更多的呵護和友愛,使學生的優(yōu)點盡可能發(fā)揮到極致。
在教學時,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心中有學生”,“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升華和落實。
二、營造和諧寬松教學氛圍
我覺得:評判一個班好與不好,不光看成績的高低,榮譽的多少,更應該看在這個快樂成長的園地里,師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與快樂。
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把握學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溫和的語言、飽滿的情緒感化學生,要熱愛、關心、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努力打破命令與服從的機械關系,把自己作為普通一員置身于學生中,形成無拘無束的課堂氛圍,建立“無權威”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這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關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得主動積極,并充分體驗由此帶來的學習樂趣,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由“厭學”變?yōu)椤皹穼W”,進而實現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目標。
三、抓好“厭學學生”轉化工作
在日常教學中,最令大家頭疼的就是那些所謂的“厭學學生”或者說“差生”。因為他們成績低劣,自覺不如他人,尤其天長日久之后,產生自卑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學習沒了勁頭,還經常在其他方面惹是生非,長此以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在教師的心里和眼里,就更容不下他們。所以,做好“厭學學生”的轉化工作最具艱巨性和挑戰(zhàn)性。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對他們采取多表揚、少批評,多交談、少歧視的態(tài)度,努力尋找突破口。如:我們班有個同學,數學基礎較差,主要問題是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經過調查,了解到他父親長年在外地工作,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根本不聽母親的話,母親讓寫作業(yè),他總是用“在學校已經寫完了”或“今天沒布置作業(yè)”等話搪塞。針對這種情況,我和家長多次聯系,每天下午把學生當天學習的知識重點和家庭作業(yè)寫在紙條上,讓其他同學捎給他家長,并要求家長每天在作業(yè)本上簽字。同時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補課,經過近一學期的努力,該生的成績突飛猛進,他自己也有了追求進步的信心。家長經常說的話是:“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們最放心了!”
每個同學都渴望從老師那里得到真誠的愛,尤其是厭學學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愛護。教師必須抱有一顆仁愛和寬容之心,時時處處留意他們、關心他們,對他們教育時多一份真情實意,“春風化雨潤桃李”,通過“感化”達到“轉化”的目的。只要做好了厭學學生的轉化工作,我們獲得輕松的同時,就有了更多欣慰。
當然,當前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解決厭學心理問題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相互滲透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合理選擇或綜合運用,更需要學生自身努力。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