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留一點空間
◎李春燕
新技術,新政策,新功能,新文化……當我們感慨日新月異的變化之時,只有老一輩的人愜意地躺在搖椅上,語調(diào)隨著搖椅的起伏一升一降,用溫軟的吳儂軟語向小輩們分享著過去的事兒。
閑散地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田邊稀稀散散地落著幾戶人家。還未進入,便聽到一絲一縷悅耳的歌聲飄了出來,音符字節(jié)宛若跳動的精靈,裝點著澄亮的風景。
我側耳傾聽,猛然驚覺,是《游園驚夢》!憶起舊時,外婆總愛帶我聽那么幾首曲兒,漸漸地我也越發(fā)愛上這傳統(tǒng)的藝術,唱念做打,每一個精美的細節(jié)都深深吸引著我,我輕輕地跟著和了幾句,走近了些。
老人外婆般的年紀,坐在一張板凳上,手里忙著擇菜,嘴里也不住地哼著。
“奶奶!吵死了!把收音機關小點,我聽不見我的音樂了!”孫子在二樓不滿地抱怨著。“哦?!崩先嗽旧蠐P的嘴角垮了下來,眼底一片陰影。
不知道二樓的男生在唱什么,只聽見戲中的人物無奈地哀唱著:“新否?新!”
我思考著……
不久前,家里裝修,爸媽更是大手筆,添置了不少新家具。然而爸媽卻和爺爺奶奶因一件事爭執(zhí)起來。
灶臺要拆嗎?
拆!“爸媽,現(xiàn)在都改革開放多少年了,總要換新的了吧!不能總守這些老古董不放!”
不拆!爺爺被氣得吹胡子瞪眼?!笆裁蠢瞎哦?!我們是靠著它長大的!”
爸爸摔門而去,只留下沉重的嘆息聲。
新?值否?
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我們總愛在寒冷的冬天,聚在灶臺前,看著火苗熊熊地燃燒著,不時丟幾個紅薯進去。紅薯熟了,我們的臉也照得紅彤彤的,從灶臺出來還被大人笑稱“小花貓”。
回憶總是帶著甜味的,但與現(xiàn)實連在一起,卻還是粘了一絲苦澀。幼時帶給我們歡樂的,如今卻只能成為發(fā)展新生活路上的障礙了嗎?
難道新技術與舊傳統(tǒng)之間注定只能存在替代關系嗎?
新?值否?
指導教師/談敏紅
薦評
讀者要佩服此文作者的心胸,他在思考社會生活的變革,生活理念的碰撞。
碰撞之一,休閑對象—兩代人的不協(xié)調(diào);碰撞之二,生活環(huán)境—兩代人的矛盾。傳統(tǒng)與發(fā)展,國粹與流行,有些是不朽的,有些必然被時間淘汰,孰去孰留,又怎樣融合,讀者把自己的思考甩給了讀者,引發(fā)讀者思考、選擇。
當然,作者游刃有余的是,大事用細節(jié)說話,不說空道理。音樂—戲曲;老式灶臺與現(xiàn)代廚房;哪怕是一塊烤紅薯,也都折射了人們內(nèi)心的留戀與期許。
作者很執(zhí)著,一步緊逼一步地追問:新否?值否?你能回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