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廖先燕,侯軍偉,孫記夫,曾曉飛,李織宏
[1.新疆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道路橋梁工程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1401;2.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廠;3.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實驗檢測研究院;4.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
無機鹽對新疆油田二元驅(qū)過程中乳狀液影響研究*
張慧1,廖先燕2,侯軍偉3,孫記夫3,曾曉飛4,李織宏3
[1.新疆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道路橋梁工程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1401;2.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廠;3.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實驗檢測研究院;4.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
乳狀液穩(wěn)定性對于化學驅(qū)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穩(wěn)定性過強會導致采出液破乳困難;穩(wěn)定性過弱,乳狀液會很快破乳,使復合驅(qū)油體系波及體積受到影響。系統(tǒng)研究了不同類型無機鹽對新疆油田二元復合驅(qū)油體系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無機鹽可以加速水包油型乳狀液的破乳,特別是二價陽離子,能將破乳率提高1倍以上;陰離子的種類對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弱。無機鹽對乳狀液破乳效率的影響與離子價態(tài)和Zeta電位有關。
二元復合驅(qū);乳狀液;Zeta電位
近年來,中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但是中國大部分油田的開發(fā)目前仍處于高含水和高采出階段,急需3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新技術(shù)以保持原油產(chǎn)量的增長和穩(wěn)定[1]。二元復合驅(qū)技術(shù)由于無需堿,降低了聚合物的黏度損失,同時也消除了堿的結(jié)垢,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2]。二元復合驅(qū)油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乳狀液,乳狀液不但可以攜帶大量的油滴,還可以進行適當?shù)恼{(diào)剖[3-5]。新疆油田室內(nèi)先導實驗發(fā)現(xiàn),乳化性能好的表面活性劑,即使界面張力達不到超低水平,其采出程度仍然能達到較高水平;反之,如果沒有明顯的乳化,則體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相對較差。因此,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開始重視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研究工作[6]。
無機鹽的種類和濃度對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有較大的影響,而地層水中都含有大量的無機鹽,新疆油田七中區(qū)的礦化度為6 000 mg/L,勝利油田中礦化度高的將近40 000 mg/L。因此,研究無機鹽對二元復合驅(qū)配方體系乳化作用的影響對二元復合驅(qū)的現(xiàn)場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筆者討論了在新疆油田二元復合驅(qū)實驗中,不同種類的無機鹽對二元配方與原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影響,為二元復合驅(qū)表面活性劑的篩選與配方設計奠定了基礎。
1.1實驗材料與儀器
原料與試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KPS200(工業(yè)品,新疆克拉瑪依金塔公司)、NaCl(分析純,天津風船化學試劑廠)、KCl(分析純,天津市天新精細化工開發(fā)中心)、Na2SO4(分析純,天津風船化學試劑廠)、MgCl2(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CaCl2(分析純,天津盛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聚合物KB2500(北京恒聚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分子量為2.5×107,固體質(zhì)量分數(shù)為91.38%)。實驗用油為新疆油田七中區(qū)復合驅(qū)實驗區(qū)脫水脫氣原油,34℃時原油黏度為13 mPa·s,相對密度為0.857 g/cm3,使用離心機脫水(轉(zhuǎn)速為10 000 r/min)10 min。實驗用水為實驗室模擬水(用不同種類無機鹽配置)。
儀器:FA25型高剪切分散乳化機、AXIOSKOP 40型顯微鏡、Zetasizer Nano ZS型納米粒度和Zeta電位及分子量分析儀、LXJ-2B型離心機。
1.2實驗方法
1.2.1不同礦化度乳狀液制備
實驗選取不同的礦化度,即NaCl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100、500、1 000、3 000、6 000、10 000 mg/L。二元配方:0.3%KPS200+0.12%KB2500(均為質(zhì)量分數(shù));油與配方水的體積比為1∶1;使用乳化劑乳化1min,制成乳狀液。
1.2.2不同無機鹽乳狀液制備
先用移液管分別移取無機鹽離子濃度為0.2mol/L 的 KCl、NaHCO3、Na2SO4、NaCl、CaCl2、MgCl2的二元配方水溶液5 mL作為水相,再用移液管準確移取七中區(qū)原油5 mL作為油相;使用乳化劑乳化1 min,制成乳狀液。
1.2.3破乳實驗
將裝有乳狀液的試管靜置,測定不同時間乳狀液的體積及析出水的體積。
1.2.4Zeta電位的測定
實驗采用Zetasizer Nano ZS納米粒度及Zeta電位分析儀,在40℃下(油藏溫度)測定乳狀液Zeta電位。
2.1礦化度對復合體系與原油乳化類型和穩(wěn)定性影響
圖1為不同礦化度下二元液與原油的乳化微觀照片。由圖1可見,對于二元體系,礦化度較低時(小于3 000 mg/L),主要生成大量的O/W型乳狀液,顆粒分布均勻,乳狀液粒徑為10~200 μm,且隨著礦化度的增加乳狀液粒徑逐漸減小。這是因為水中礦化度增加將界面膜上的電荷中和,使液滴之間斥力減弱,更易接近和聚并。當?shù)V化度大于6 000 mg/L時,生成大量微小的乳狀液液滴,粒徑為1~5 μm,此時少量的W/O型的乳狀液開始出現(xiàn)。隨著礦化度的持續(xù)增大,發(fā)生了由水包油型乳狀液朝油包水型乳狀液的轉(zhuǎn)換[7-9]。
圖1 不同礦化度下二元液與原油的乳化微觀照片
圖2為不同礦化度和靜置時間下油水乳狀液的分水率。
圖2 礦化度對油水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
由圖2可見,礦化度低于1 000 mg/L時,分水率一直較低;當?shù)V化度增至3 000 mg/L時,50 h時分水率達到50%;礦化度為6 000 mg/L時,在25 h的時候分水率即達到100%;當?shù)V化度達到10 000 mg/L時,靜置10 h后分水率可達到100%。乳狀液界面水相一側(cè)雙電層、水化層厚度減小,導致油珠之間的靜電斥力和水化層的保護作用減弱,從而使得油珠碰撞、聚并的機會增加,同時礦化度使得油水界面膜強度降低,導致乳狀液的破壞[10]。
Zeta電位也稱電動電位,是表征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它的大小反映了油珠帶電的情況,與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Zeta電位絕對值越大,則乳狀液越穩(wěn)定[11]。石油磺酸鹽KPS200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水中溶解后其分子帶負電荷。圖3為不同NaCl濃度下油水乳狀液的Zeta電位。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礦化度的增大,Zeta電位絕對值下降很快,油珠間的靜電斥力減小,則油珠之間發(fā)生聚并而導致油水分離的幾率變大,乳狀液穩(wěn)定性隨之相應減小。
圖3 不同濃度NaCl生成乳狀液的Zeta電位
2.2無機鹽種類對復合體系與原油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
2.2.1陽離子對二元復合體系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4為相同陰離子強度下,不同陽離子無機鹽的二元溶液與原油乳化后靜置不同時間的分水率。
圖4 不同陽離子對二元體系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5為氯鹽靜置24 h后的照片。結(jié)合圖4和圖5可以看出,在陰離子相同的條件下,陽離子對二元體系與原油形成的O/W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的影響大小為Ca2+>Mg2+>Na+>K+,其中二價離子影響明顯大于一價離子。
圖5 不同氯鹽靜置24 h后的照片
2.2.2陰離子對二元復合體系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6為相同陽離子強度下,不同陰離子無機鹽的二元溶液與原油乳化后靜置不同時間的分水率,圖7為鈉鹽靜置24 h后的照片。結(jié)合圖6和圖7可知,在陽離子濃度相同的條件下,陰離子對二元體系與原油形成的O/W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的影響大小為Cl->HCO3->SO42-。
圖6 不同陰離子對二元體系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7 不同鈉鹽靜置24 h后的照片
圖8為不同無機鹽的Zeta電位數(shù)據(jù)。由圖8可見,對于陽離子來說,Ca2+的Zeta電位絕對值最小,Mg2+的Zeta電位絕對值稍大,NaHCO3、KCl、NaCl的Zeta電位絕對值最大;對于陰離子來說,Cl-的Zeta電位絕對值最小,SO42-絕對值最大[12-13]。
圖8 不同無機鹽的Zeta電位數(shù)據(jù)
考察了陽離子和陰離子對新疆油田二元驅(qū)乳狀液破乳效果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無機鹽對乳狀液破乳效率的影響與離子價態(tài)和Zeta電位有關,二價陽離子對O/W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強,其中Ca2+具有最強的破乳性,最小的Zeta電位絕對值;陰離子對乳狀液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弱。
[1]程杰成,吳軍政,胡俊,等.三元復合驅(qū)提高原油采收率關鍵理論與技術(shù)[J].石油學報,2014,35(2):310-318.
[2]李世軍,楊振宇,宋考平,等.三元復合驅(qū)中乳化作用對提高采收率的影響[J].石油學報,2003,24(5):71-73.
[3]王榮健,薛寶慶,盧祥國,等.聚/表二元復合體系配方優(yōu)選及其驅(qū)油效果評價[J].油田化學,2015,32(1):108-113.
[4]夏惠芬,黃麒鈞,馬文國.大慶油田無堿二元復合體系對聚合物驅(qū)后殘余油作用效果研究[J].油田化學,2010,27(2):162-165,148.
[5]張書棟.高溫高鈣稠油油藏二元復合驅(qū)配方設計與應用[J].石油化工應用,2014,33(11):7-10.
[6]孫煥泉.二元復合驅(qū)油技術(shù)[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7:56-58.
[7]王仁芳,李克華,楚軍.無機鹽對W/O型原油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J].油田化學,1992,9(4):366-369.
[8]夏立新,曹國英,陸世維.無機鹽對乳狀液破乳效果的影響[J].石油學報,2003,19(4):94-97.
[9]Johannessen A M,Spildo K.Enhanced oil recovery(EOR)by combining surfactant with low salinity injection[J].Energy Fuels,2013,27(10):5738-5749.
[10]Bhardwaj A,Hartland S.Dynamics of emulsification and demulsification of water in crude oil emulsions[J].Ind.Eng.Chem.Res.,1994,33(5):1271-1279
[11]徐明進,李明遠,彭勃,等.Zeta電位和界面膜強度對水包油乳狀液穩(wěn)定性影響[J].應用化學,2007,24(6):623-627.
[12]Mandal A,Samanta A,Bera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oil-water emulsion and its use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J].Ind.Eng.Chem. Res.,2010,49(24),12756-12761.
[13]McAuliffe C D.Crude-oil-in-water emulsions to improve fluid flow in an oil reservoir[J].J.Pet.Tech.,1973,25(6):721-726.
聯(lián)系方式:junweihou@petrochina.com.cn
Influence of inorganic salts on emulsion of binary flooding system in Xinjiang oilfield
Zhang Hui1,Liao Xianyan2,Hou Junwei3,Sun Jifu3,Zeng Xiaofei4,Li Zhihong3
[1.School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Xinjiang V 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Urumqi 831401,China;2.No.1 Oil Production Plant,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led Company;3.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eriment and Detection,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4.School of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Emulsion′s st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emical flooding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The strong emulsion′s stability will make the demulsification more difficult.The weak emulsion will make the demulsification faster and thus impactexpandingsweptvolume.Influencesofdifferentkindsofinorganicsaltonthestabilityofemulsionsbinaryfloodingsystem in Xinjiang Oilfield was discussed.It was shown that the inorganic salts effectively accelerated the demulsification of O/W emulsions.Maximum de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by adding bivalent cation was up to more than 100%.The types of anion had little effect for demulsification.It was also found that de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was attributed to valence of cation and Zeta potential.
binary flooding;emulsication;Zeta potential
TQ115
A
1006-4990(2016)02-0022-04
2014年自治區(qū)提升專業(yè)服務能力資助項目(新教職成辦[2014]9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項目(2011ZX05003-005)。
2015-08-18
張慧(1980—),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油田化學、材料學,已公開發(fā)表論文5篇。
侯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