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輝
習主席多次強調(diào)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近年來,上海民俗文化節(jié)、泰山東岳廟會、綿竹玉泉圣母民俗文化周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在各地四處開花。
熱點寫作素材
有多少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有多少事多少人在歲月長河中慢慢流逝,有多少不能忘的忘記從此陌路。
有多少絕跡的燦爛需要我們?nèi)プ穼?,有多少種文化迫切需要我們關(guān)愛,挽留。
我們所熟知的傳統(tǒng)太少,文化需要我們傳承,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先輩們創(chuàng)造的文明就這樣從我們的視線里消失。
—— 向左《正在消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相關(guān)寫作素材
看到美美的民族服飾,完全沒有抵抗力!
服飾文化
“愛美”表現(xiàn)于婦女的裝束方面,特別顯著。使用的材料,盡管不過是一般木機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藍淺綠,袖口褲腳多采用幾道雜彩美麗的邊緣……一條手織花腰帶,穿上身就給人一種健康、樸素、異常動人的印象。再配上些漂鄉(xiāng)銀匠打造的首飾,在色彩配合上和整體效果上,真是和諧優(yōu)美。并且還讓人感覺到,它反映的不僅是個人愛美的情操,還是這個民族一種深厚悠久的文化。
——沈從文《湘西苗族的藝術(shù)》
婚嫁習俗
這里新媳婦回門是一件大事,不管娘家來什么人,一桌豐盛的酒席是必不可少的。酒席的規(guī)格不僅代表著婆家的生活水準,更體現(xiàn)了對新媳婦娘家人的看重程度。而新媳婦通過這次回門,還可體察出自己在婆家的地位——雖說只有短短的三天,可給人留下的印象足以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按這里的風俗,接閨女回門要派閨女的哥嫂;沒有哥嫂的派成年的弟弟妹妹,如果沒有親哥嫂和親弟妹的,本家的也可??苫菁艺团闪艘粋€小孩子呢?她不是還有叔伯哥嫂嗎?
——康志剛《回門》
民俗建筑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jù)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shù)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這條胡同里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過一個啞巴。王皮胡同是因為有一個姓王的皮匠。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有的是某種行業(yè)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賣手帕的。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狀的。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為這兩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則不知道何所取義,如大綠紗帽胡同。
——汪曾祺《胡同文化》
節(jié)日習俗
“三十日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辈坏篝~大肉的飯菜好,粽子年糕的點心多,還有橘子荸薺,甘蔗金蛋,又有橘子花生可以消閑;穿著紅紅綠綠的新衣服,小孩子過年,本來高高興興,是可以快樂的。但我自幼,每到過年,總感覺到遺恨,就因為是言論不自由。在做小孩子的時候,生著嘴巴,常是弄些吃吃固然要緊,隨便談?wù)?,也是很需要的。一到過年時節(jié),說話就時刻受人干涉:平常說慣的話不能照樣再說,什么殺,什么死,這一類字樣不能提到,連聲音相像的也要避忌。還要說起好聽的話來,什么長生果,什么八寶菜;藕要叫做偶偶湊湊,熟的叫做有富。
——許欽文《過年恨》
又要分壓歲錢了。我把一張張嶄新十元新臺幣裝進紅封套,生活水平愈來愈高,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捏在手里都一樣是輕飄飄的,那里像我們小時侯,爸爸媽媽各給一塊亮晶晶沉甸甸的大洋錢,外公給十二枚銀角子——也就是一塊銀元。外公說十二枚銀角子比一塊銀元分量重,所以他總是給我銀角子。洋錢角子一起收在肚兜里,走一步,雙腳跳一下,叮叮當當直響,好開心啊!
——琦君《壓歲錢》
家鄉(xiāng)風物
小船則真是一葉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頂離你的頭有兩三寸,你的兩手可以擱在左右的駭上,還把手都露出在外邊。在這種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時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著風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會船底朝天,發(fā)生危險,但是也頗有趣味,是水鄉(xiāng)的一種特色。
——周作人《烏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