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還記得初次站在33雙天真無邪的目光下,看著如此稚嫩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一群落入凡間的天使,心里滿滿都是憐愛,不自覺地涌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保護欲,感覺教育這些懵懂可愛的小家伙應該是游刃有余。但時隔不久,現(xiàn)實讓我發(fā)現(xiàn),無論哪個學段的教育,都是一場心智的修行。
教育是一場心性的修行。而立之年的我,早已過了年輕氣盛的年齡,但面對班上兩三個小家伙時,卻發(fā)現(xiàn)他們對我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充耳不聞,千方百計地去引導,最終還是我行我素。有時候,我也會忍無可忍地氣憤、批評,但收效甚微。課堂被打亂,作業(yè)收不齊,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影響我一天的心情,同時還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但逐漸了解這些小家伙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同學都很特別,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與家庭環(huán)境息息相關。有的同學生活在單親家庭,疏于管教,沒有養(yǎng)成自覺做家庭作業(yè)的習慣;有的經常遭受父母的責備打罵,承受了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傷痛,缺乏引導;有的父母不在身邊,從小被爺爺奶奶寵溺,缺少禮儀、規(guī)矩這些概念。但他們都有屬于這個年齡段的純真、可愛、善良的天性。成長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老師的陪伴、關愛和教育引導。成人尚且人無完人,需要不斷改進,更何況這些懵懂無知的學生呢?而我卻拿成人的標準來苛求這些學生,缺少了等待他們慢慢長大的耐心和信心。想到這兒,我的心情平靜了很多,沒有了剛開始的急躁和抱怨,遇到同學們的小問題和小錯誤,也把它們看成同學們成長的印記。慢慢地,我收獲了很多以前忽略的快樂和幸福,丟掉了很多“莫須有”的煩惱和壓力,和同學們也越來越親近,也贏得了他們的喜愛和信任。
教育還是一場智慧的修行。教書育人會影響人的一生一世、世世代代,也可以說是人類最任重道遠的事業(yè)。在教育的道路上,沒有亙古不變之法,只能借鑒前人經驗,不斷地總結、實踐,才能培養(yǎng)好每一個人。如何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樂學好學?這需要我們教師去學習探求教學方法,掌握小學階段學生的學情和年齡特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來衡量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需要我們教師事必躬親,循循善誘,制定科學合理的規(guī)則,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在不斷強化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何讓學生積極地遵守而不是被動地遵守?則需要我們集思廣益,運用各種獎勵、激勵措施。如何讓學生明理知恥、守禮行孝?這更需要我們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上述這些都需要我們用智慧來導航,永不放棄對教育智慧的修煉,終身學習,潛心為學,作為學生的榜樣和表率。
教育是一場修行,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以純凈的熱愛和天真的勇氣來詮釋教育的內涵,坦然面對寂寞,才能收獲未來的桃李滿園。
(作者單位: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文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