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雙
前些日子,慕名到“中國長壽之鄉(xiāng)”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彭山區(qū)以長壽老人眾多而聞名于世。全區(qū)30萬人口中,90歲以上老人有328名,百歲以上的老壽星14人,全區(qū)百歲老人高出全國平均比例17倍。
青龍鎮(zhèn)有位去年才滿百歲的老人,名叫楊松云,是該鎮(zhèn)有名的彈花匠。除了有一手彈棉花的好手藝外,還有一個習(xí)慣在當(dāng)?shù)爻隽嗣褪窍矚g長時間徒步走,一天至少要走五公里。每天不管天晴下雨,他都會雷打不動地在外面逛街。
◎60載彈棉花,有時間就逛街 ◎
年輕時,為了養(yǎng)家糊口,楊松云學(xué)會了彈棉花這個手藝活。由于他講誠信,收費低,而且棉花彈得質(zhì)量又好,許多人都愿意找他。他的生意特別好,每天忙于彈棉花,很少有時間出門逛街。70歲后,楊松云把這個手藝活傳授給了小兒子楊德友。自己除了洗洗衣服、掃掃地、吃飯、睡覺、喝茶,其余的時間,就是在青龍鎮(zhèn)上逛街。他說要把原來沒走的路通通走回來。
在棉花店里,我見到百歲老人楊松云,只見他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鑠,也許因為耳朵聽力不好,所以人顯得很安靜平和。他吃完一個煮雞蛋,一碗菜稀飯,外加一小半饅頭后,用手抹了抹嘴巴,來到門前的竹椅上坐下,睜大眼睛望著門前公路上過往飛馳的車輛。他小兒子楊德友對我說:“他是坐不住的,一會兒就要出去逛街的?!惫唬坏桨雮€小時,楊松云撐著竹椅扶手,立起身子,順手拿起小凳子上的茶杯,大灌幾口,接著就準(zhǔn)備往公路上走去?!澳愕墓展鲀?!”楊德友大聲喊道。聽到提醒,楊松云利落地彎腰撿起竹椅下的拐棍兒,夾在腋下,然后邁著大步沿著公路走去。
◎ 每天五公里,60歲鄰居走不贏他 ◎
“楊大爺,又出去逛了哇?”見到楊松云老人出門,60歲的鄰居張永蘭高聲打著招呼。只見老爺子點了點頭,繼續(xù)往前走。張永蘭說,老人家走起路來就這樣,不但甩腳甩手,而且還抬頭挺胸的,讓人看得多神氣,都想跟著他走一走。曾經(jīng)有一次,張永蘭正好與楊松云老人順道同行,可走出不到一公里,就被他甩得老遠,一般人還真走不贏他。光就看他這架式,不看他身份證,誰相信他已是百歲老人。
楊松云的小兒媳婦說:“我爸每天早上五六點鐘起床,就先繞青龍鎮(zhèn)走一圈,回家吃過早飯后,又要出去走,直到中午才回來,吃過午飯后,他還要去走一圈,晚上,如果我們沒事時,還會陪著他走一陣子。這樣算下來,如果不下雨,每天五公里不得少?!薄懊看卧诩依?,他都坐著不說話,但只要陪他出去逛,老爺子心情就特別好,不管你聽不聽,他都會給你講一路?!?/p>
◎長壽之家的長壽兄妹 ◎
說起楊松云長壽的秘訣,老人的兒媳婦張海彬搶著說:“老人除堅持徒步走,在飲食上也無特別之處,只是一日三餐之外,他喜歡喝牛奶,把牛奶當(dāng)成零食吃,而且睡覺前要喝一盒純牛奶,半夜之后,還要喝一盒?!?楊德友說:“我父親長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家庭基因。父親兄妹6人,他是老二,我大爸活到了99歲,其他姑姑、叔伯都還健在,最小的姑姑也已經(jīng)80多歲了。都沒生過大病,身體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