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慈芬
堅持做好一件事
現在職場上流行一種新的身份——“多任務族”,指的是一個人找很多份工作,借以增加收入。
據私下觀察,約有一成的人是多任務族。說到這兒,可能很多人認為兼?zhèn)€差沒啥好大驚小怪的。
其實,這里要提醒的是超過三成的人會因為兼職的時間過長而放棄尋求本職上的成長和成就,導致后半輩子都只能當一名“專業(yè)的多任務族”。這是好是壞呢?見仁見智。
有一位 35 歲還在公司干基層工作的人說,他在 24 歲時覺得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高山,上司很苛刻,同事性情也不相投,他每天進公司就想閃躲,覺得這份薪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急躁的他經朋友介紹,成為多任務族一員。
能演能說的他私底下做起了婚禮主持人、串場歌手。靠著打雜工,他每月可以多賺一萬多元人民幣,覺得自己比同事有本事。自此,他對于本職工作就意興闌珊,勉強應付。十年轉瞬即逝,婚禮主持、串場歌手這種活兒再也不來找他這張老臉了,他失去了多任務族的額外收入之后,回頭一看身邊的同事朋友,發(fā)現自己和他們的成績已拉開了一大段距離。
專注是一種能力
想要在職場出人頭地,有人認為首先是要讓自己成為中性人,但我主張不論性別,職場人應該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專注,培養(yǎng)看準方向的能力。
有位女經理在升職為經理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位不認真工作、只喜歡玩手機的年輕人。但是她擅長行動和溝通,而且人緣特別好,于是出版公司就動起她的腦子,讓她試試能否把死氣沉沉的營銷部門給活泛起來。她就讓同事開展一項“手機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動,效果不錯,很快獲得了上司的認可。
這位看起來只會玩手機的女員工,升職當天接受大家的祝賀時,開心地說:“我把一件喜歡做的事給‘做到底,就對了?!痹谖铱磥?,這位女經理是把一件喜歡的事情,做對,做好,屬于一種自我印證的階段,一旦自我印證階段更臻成熟,事業(yè)成就也會更高。
有些人工作很認真,每日工作長達10多個小時,但卻沒有很好的效率和成績。仔細了解后發(fā)現,多任務族常會產生一種“工作太繁雜,壓力太大、時間不夠用”的感覺,覺得本職工作不適合自己,想要逃跑,無法積極面對職場壓力。一旦缺乏自我認定,一兩年就會讓自己失去競爭力。
辭世的臺灣戲劇藝術總監(jiān)李國修,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句話就是——這輩子只求堅持做好一件事。他形容自己的劇場之路就是三件事——開門、上臺、演戲。他的人生觀來自他父親說的一句話:“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p>
李國修的父親是位制作京劇鞋子的師傅,他曾經嘲笑父親一輩子做鞋子有什么出息?但他長大后才明白父親正是靠這手藝才把他拉扯成人。于是他發(fā)揚家訓,把劇場工作做了一輩子,在過世前留下許多精彩的劇本,留給后人演繹。
美國現任總統(tǒng)夫人米歇爾青睞的華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小時候曾被質疑過為什么男孩子喜歡洋娃娃、喜歡縫縫補補?但吳季剛就是將對美學的追求做到底做到好,終于揚名國際時尚圈。
Focus你的主業(yè)
職場人做事不能只做到堅持,還必須是Focus 地堅持。
多任務族容易讓精華時間在一點一滴中浪費,我們何不一次專心面對一件工作,全心投入呢?
多任務族就像職場的小轉場或是更換角色扮演,但長時間忽略主業(yè),會讓成長停滯,會讓自己在原地打轉。
有位 IT 公司老板曾批評現在的職場人熱衷“終身學習”,到處上 EMBA ,卻不專心自己手邊的工作。他的話引來另一位大腕的有感而發(fā):現在很多人標榜活到老,學到老,卻沒有學出任何一點專長來,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人距離職場核心越來越遠。很多年輕人樣樣都要學,樣樣都要賺,一天到晚搞副業(yè),會搞到將來樣樣都只懂皮毛,沒有一項專長具有競爭力。
切記!有了出色的主業(yè),才能讓職場發(fā)展更上一層樓。其他的副業(yè)都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若副業(yè)發(fā)展得比主業(yè)更具潛力,就應該懂得及時做職場轉換。任何的副業(yè)或第二專長都是為第一主業(yè)或專長來加分的,千萬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