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我常想,掙多少就算夠了,可以把樓口的川菜館子當一輩子的食堂,天天睡到大天亮。先不考慮能掙多少。領導說,人有多大膽,田有多大產。村民說,要想富挖古墓,要想富扒鐵路。然后村干部在村民的院墻上寫標語:堅決打擊刑事犯罪。字色慘白,斗大。
掙錢的目的可以簡單概括成三種:為了近期衣食無憂,為了有生之年衣食無憂,為了金錢帶來的成就感和權力感。
如果目的是前兩種,需要進一步問的是:你要的是什么樣的衣食無憂?穿老頭衫、懶漢鞋,喝普通燕京啤酒,住大雜院,蹬自行車,想念胡同口四十出頭的李寡婦,是一種衣食無憂。飛到意大利量身定制、穿繡了名字縮寫的襯衫,喝上好年份的波爾多紅酒,住假前衛(wèi)藝術家設計的水景豪宅,開蘭博基尼的跑車,想念穿紅裙子的金喜善,是另一種衣食無憂。即使現在選定了生活方式,還要能保證將來的想法和現在基本一致,才能保證計算基本準確?!坝蓛€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習慣鮑魚,退休后不一定能習慣鯽魚。還要考慮意外,天有不測風云,所以計算要用風險系數調整。
如果是第三種目的,你希望呼風喚雨,管轄無數的人,每次上廁所用無數個馬桶。你沒救了,只有一條路走到黑,成社會精英,上富豪榜或是進班房。
生活方式確定,衣食住行,每年的花銷基本可以算出,就算你活到七十五吧,然后用現金流折算法算到今天,掙到這個數,你就該夠了。掙到這個數后,按你預定的生活方式花,到七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你不剩啥錢,也不欠啥錢,死神不找你,你就放煤氣割手腕,確保預測準確,功德圓滿。
在一個夏天的下午,我想起年輕時造的陰孽和未來醫(yī)學可能的進展,估計自己應該比常遇春長壽,比如活到六十。進而我又大概算了一下自己該掙多少。
生活上,太儉,我受不了。大昭寺的導游說,那個面目古怪的佛像生前是個苦行僧,十三年在一個山洞里修佛,喝水,不動,皮膚上長出綠毛來。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我不想當綠毛圣人,也想太早死。太奢,我不敢,畏天怒。吃龍肝鳳髓,可能得非典。請西施陪唱卡拉OK,我聽不懂杭州土話。
我喜歡質量好的棉布和皮革。好棉布吸汗,好皮革摸上去舒服。自己一天比一天皮糙肉厚,所以好皮衣很重要。我喜歡吃肉吃辣,哪種都不貴。住的地方小點兒無所謂,過去上學時我們六個人睡了八年十平方米的宿舍。但是一定要靠近城市中心,挑起窗簾,就能感到物欲橫流。
我對車不感興趣,但是對通過開好車泡好看姑娘這件事并不反感,想過的最貴的車是BMW X5。我喜歡各種奇巧電子物件,手機要能偷拍,PDA要能放電影帶Wi-Fi,數碼相機要一千一百萬像素,用通用的光學鏡頭,隔一百五十米,能照出北海對岸練太極的老頭的鼻毛。如此如此,再用現金流折算法算一下,大概需要一千來萬。
我自己的下一個問題是:是撅著屁股使勁兒掙呢,還是調低對生活的預期?“薄酒可以忘憂,丑妻可以白頭,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比狐裘”,說這話的不知道是先賢還是阿Q。
【選自搜狐網】
插圖 / “錢途” / 任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