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瑜,姜張華,譚 林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8)
為滿足客戶要求,結合當前市場情況,我公司開發(fā)了11.00R20 18PR全鋼輕型載重子午線輪胎?,F(xiàn)將其設計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根據(jù)GB/T 2977—2008《載重汽車輪胎規(guī)格、尺寸、氣壓與負荷》,確定11.00R20 18PR全鋼輕型載重子午線輪胎的技術參數(shù)如下:標準輪輞8.0,充氣外直徑(D′)1 085(1 069~1 102) mm,充氣斷面寬度(B′)293(281.3~304.7) mm,標準充氣壓力930 kPa,標準負荷3 550 kg。
根據(jù)全鋼輕型載重子午線輪胎充氣特性和車輛實際使用情況,結合我公司的工藝條件以及相近規(guī)格產(chǎn)品的設計經(jīng)驗,本次設計外直徑膨脹率(D′/D)取1.003,則D為1 081.2mm。
考慮子午線輪胎B′受輪胎輪廓和骨架材料影響,以及輪胎實際使用負荷需要,本次設計B取288 mm。
b和h影響輪胎抓著性能、轉向性能、牽引性能和磨耗性能等。增大B值,減小h值,可以較大幅度增大輪胎接地面積,滿足接地均勻和耐磨性能,本次設計h取7.0 mm,b取195 mm。
為保證輪胎與輪輞緊密配合,減小相互之間的位移與摩擦,輪胎與輪輞采用過盈配合。輪輞直徑為514.4 mm,本次設計d取511 mm。
趾口位置形狀影響輪胎剛度和承載性能,結合輪輞尺寸,本次設計C取216 mm。
斷面水平軸是輪胎斷面最寬處,胎側最薄處,變形量最大處,H1/H2影響輪胎胎圈與胎肩部位應力分布。為增強該規(guī)格輪胎承載能力,將斷面水平軸往上移,以減小胎圈部位應力,提高承載能力。H1/H2一般為0.9~1.2,綜合考慮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能等,本次設計H1/H2取1.16。輪胎斷面如圖1所示。
圖1 輪胎斷面示意
胎面花紋影響輪胎操縱性能、抓著性能、舒適性能、轉向性能、安全性能和噪聲性能等。結合輪胎使用需要,本次設計采用全輪位的條形花紋,4條曲折溝,可同時滿足輪胎導向和牽引性能,提高花紋抓著性能;中間花紋塊鑲鋼片和邊部花紋溝鑲鋼片,有利于胎面散熱,避免不規(guī)則磨損,提高排水能力;采用曲折花紋溝底,增大花紋塊強度且起防夾石子作用?;y采用等節(jié)距設計,花紋深度為14 mm,花紋飽和度為80%。胎面花紋展開如圖2所示,實際形狀如圖3所示。
圖 2 胎面花紋展開示意
圖 3 胎面花紋實際形狀
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分析輪胎充氣輪廓及胎肩和胎圈部位受力情況,通過優(yōu)化設計,確定輪胎輪廓及骨架材料等參數(shù)。輪胎胎肩應力有限元分析如圖4所示。
圖4 胎肩有限元應力分析
本次設計胎面采用雙層結構,同時滿足耐磨性能和散熱要求,提高輪胎耐久性能。胎面采用熱喂料和冷喂料雙復合擠出機擠出。胎面總寬度為250 mm,冠部寬度為180 mm,中間厚度為15 mm,肩部厚度為25 mm。胎面結構示意如圖5所示。
圖5 胎面結構示意
胎體骨架材料影響輪胎胎側剛性、轉向性能和操縱穩(wěn)定性。根據(jù)以往設計經(jīng)驗,胎體采用3+9+15×0.22HT鋼絲簾線,安全倍數(shù)達到7.5。
帶束層骨架材料決定冠部強度和剛度,影響輪胎磨耗、轉向和安全等性能。本次設計采用3層帶束層+0°帶束層結構,1#帶束層(工作層)采用3+8×0.33HT鋼絲簾線,密度為42根·dm-1,裁斷角度為24°;2#帶束層(工作層)采用3+8×0.33HT鋼絲簾線,密度為42根·dm-1,裁斷角度為15°;3#帶束層(保護層)采用5×0.30HE鋼絲簾線,密度為40根·dm-1,裁斷角度為15°;0°帶束層采用3×7×0.20HT鋼絲簾線,雙邊雙層16根纏繞。帶束層安全倍數(shù)達到7.5。
胎圈采用六角形鋼絲圈結構,鋼絲直徑為1.83 mm,覆膠鋼絲直徑為2.0 mm,排列形式為5-6-7-8-7-6-5-4,鋼絲根數(shù)為48,安全倍數(shù)達到5.5。
成型采用MATATOR三鼓一次法成型機,機頭直徑為480 mm,機頭寬度為686 mm。冠部采用側包冠方式,半成品部件接頭按固定角度錯開分布,各型膠接頭自動滾壓,鋼絲簾布自動定長裁斷,保證胎坯成型精度,保證輪胎成品質量和動平衡等性能。
硫化采用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的雙模熱板B型硫化機,硫化條件為:內溫(170±3) ℃,模套蒸汽溫度(150±3) ℃,二次水壓力(2.6±0.1)MPa,外部蒸汽壓力(0.35±0.02) MPa,總硫化時間46 min。硫化輪胎無過硫、無缺膠現(xiàn)象。
按照GB/T 521—2012《輪胎外緣尺寸測量方法》,對裝配在標準輪輞上充標準氣壓的輪胎進行測量,測得的D′為1 085 mm,B′為288 mm。這表明,輪胎的充氣外緣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按照GB/T 4501—2008《載重汽車輪胎性能室內試驗方法》進行成品輪胎強度測試,充氣壓力為930 kPa,壓頭直徑為38 mm。試驗輪胎的破壞能為5 050 J,為國家標準規(guī)定值(2 825 J)的178.8%。這表明,輪胎強度性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按照GB/T 4501—2008進行成品輪胎耐久性能測試,測試條件如表1所示,在達到第3階段的試驗時間后繼續(xù)試驗,直至輪胎破壞為止。試驗輪胎累計行駛時間為185.53 h,累計行駛里程為9 276 km,破壞形式為肩部開裂。這表明,成品輪胎耐久性能符合并超過國家標準要求。
表 1 成品輪胎耐久性能試驗條件
11.00R20 18PR全鋼輕型載重子午線輪胎的充氣外緣尺寸、強度性能和耐久性能達到設計或國家標準要求。
該系列產(chǎn)品投放市場后,由于較高的性價比,得到客戶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