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摘 要]伴隨科技信息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很多多元化的思潮、價值觀涌入學生的視野,影響著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對多元文化秉承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是對各國文化的尊重,語文教學便承擔這樣的重擔,因此,讓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釋放,為培養(yǎng)學生辯證認識多元化文化提供思想上的方向。本文深入分析了多元化對高職語文教學所引發(fā)的思考,以期為高職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多元文化;高職語文;教學;思考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信息的多元化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取海量的信息,從而影響人們的價值觀,面臨這種多元化的大背景,很顯然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學生需要更加符合時代潮流和接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探尋多元化因素給語文教學帶來的種種啟示,以便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基礎,幫助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獲取更大的提升,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尤其是高職生,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具備寬容、接納多元文化的胸懷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獲取更大的成績。
一、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多元化
現(xiàn)在的《大學語文》教材中通過改編后,加入很多新鮮的元素,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對于現(xiàn)代的文化則是被拒之門外。這種厚古薄今的做法顯然已經(jīng)不適應社會時代的發(fā)展,也不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很多學生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對部分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倦怠感,認為距離遙遠而難以接近,語文的學習就像是飄在天上的文字,不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現(xiàn)代的語文教材中將金庸的作品、羅大佑的歌曲選入教材中,利用學生對時代的敏感度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人說:“今天的歌曲也許就是明天的詩”。例如,《詩經(jīng)》中的國風原本就是當時的民謠俚曲。因此,我們要持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來認識當今多元的文化,用客觀、接納的思想來從中汲取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從而促進各國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
二、語文教材形式上的多元化
教材形式實現(xiàn)多元化,可以體現(xiàn)在教材編排形式多種風格上。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德國語文教材作為參照,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不同的編排體例來滿足不同學生對學習的需求,體現(xiàn)學生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例如,同樣的語文教材,可以分為 “基本教材”和“附加教材”,基礎教材是學生主要學習的內(nèi)容,并在教師的要求下掌握其中的內(nèi)容,在閱讀、寫作、語言表達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附加教材則是針對學生某一方面的需求而學習的對象,如,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學生不僅要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還要加強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綜合運用,以便更好的適應多元化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多元化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僅僅憑借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顯然是限制了學生語文拓展性的學習,因此,高職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多元化豐富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開展“語言藝術”、“口才表演”、“影視欣賞”、“課堂討論”等方面的課程,豐富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語文的教學應該遵循“大語文觀”的理念,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形成有效的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同時,教師教學手段的多元化也是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的措施,根據(jù)學生成長特點以及學習的需求,教師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課外活動、競技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四、多元化的考核與評價
實施考核與評價的多元化是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在語文教學的考核中,不僅僅是關注學生的成績,還要將學生平常的表現(xiàn)納入到考核中,如,學生在課堂中的聽課反應、學習態(tài)度上的轉變、價值觀上的改變等,都是教師在考核中關注的因素。同時學生在閱讀能力、寫作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改變也作為教師重點評價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組成部分。摒棄教師以“考”定終身的弊端,讓學生的考核與評價更加的人性化、科學化、綜合化,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采用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提升。例如,教師在考核中可以將以下幾個部分作為學生語文能力考核的內(nèi)容:寫作(議論文、散文、應用文等文體),手抄報,讀書筆記,期末課堂作業(yè)(教師當堂出題),集聽課、課堂討論述評、課后心得感受、課下練習于一體的“筆記”,上課考勤情況,參與課堂討論,語文課外活動等等,每一部分占總評成績的一定分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發(fā)展與用人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職語文教學實施多元化思想的滲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基于高職生特點的考慮下,使得語文的教材、教學、評價呈現(xiàn)多元化的結構,以便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力求在教材內(nèi)容編排上選擇經(jīng)典的文章,有助于學生崇高價值觀的形成;選擇經(jīng)典的名人傳記則有助于提高學生抗挫能力的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譚蘇.淺談多元文化對高職語文教學的啟發(fā).青春歲月[J].2011,(11):103.
[2]李秀媚.淺談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語文教學.基礎教育[J].2016,(4):122-123.
[3]閔婧.淺談高職語文教學質(zhì)量文化建設的途徑.開封大學學報[J].2011,(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