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廉政文化建設的思路研究
——以河北省臨漳縣為例
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切實做到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從而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密切黨群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反腐倡廉第五次集體學習中強調,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需要堅持發(fā)揚我們黨在反腐倡廉建設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需要積極借鑒世界各國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寶貴遺產。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建設,要求我們必須正確把握廉政文化的發(fā)展方向,注重突顯廉政文化的特點,這樣,廉政文化才有生命力和魅力,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教育、示范、熏陶、導向作用,被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
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創(chuàng)新理論和載體,加強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強調大力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因此,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能缺少社會主義廉政文化。作為廉政文化,它不僅具有經常性和規(guī)范性特征,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表現載體。這樣,廉政文化才能對人們的行為意識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便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成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的必然要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探索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和先進經驗的重要渠道,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廉政教育基地的內涵。廉政教育基地是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陣地,是廣大群眾培養(yǎng)廉潔意識、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場所,是從文化層面創(chuàng)新廉政教育形式,從制度層面固化廉政教育平臺的具體措施。在廉政教育基地的創(chuàng)建上,要準確把握“廉政教育”和“基地”兩個方面的內涵,充分體現在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和運行的方方面面。
2.2廉政教育基地的主題。廉政教育基地無論題材、建筑、歷史沿革有何不同,但其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廉政”。要在基地的規(guī)劃建設、布展陳列和開展教育活動等各個方面突出這一主題,注重挖掘基地的廉政內涵,不斷充實廉政內容,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努力發(fā)揮廉政教育基地的最大效應。
2.3廉政教育基地的體現。要發(fā)揮教育基地的作用,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的實際需求,注重利用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紀念日和節(jié)假日,以及領導干部任職等有特殊意義的時期,分別設計不同的參觀內容和講解詞,進一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高起點、特色化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不斷提升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設層次。要進一步挖掘史料,充實資料,豐富展出內容,舉辦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廉政教育基地,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探索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和先進經驗的重要渠道,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大力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有助于抵制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各種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識,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我們黨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具體體現。
廉政文化的平臺和基地建設,其主要目標是為廉政文化的宣傳教育活動提供空間上和物質上的保障,使人們工作、生活、學習在一個廉政勤政理念所充溢的環(huán)境里面,較成功地開展廉政教育建設工作的地方應該成為其他地方的榜樣。在此,借助臨漳縣的創(chuàng)新做法,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新的思路。
3.1充分發(fā)掘歷史文化資源。臨漳古稱“鄴”,被譽為“三國故地、六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風淳樸,清流輩出。被譽為“天下第一廉令”的西門豹成名于臨漳,自春秋至中華民國的2 000余年間,這里相繼涌現出以史起、石璞、張浩源等為代表的“鄴下廉吏”40余人,他們深受百姓愛戴,可謂“清風揚萬代,正氣耀千古”,他們在鄴令任上勤于政務、體恤百姓、秉公用權、廉謹修身,留下了大量千古傳誦、影響深遠的廉政事跡。特別是西門豹漳水鑿渠、投巫治鄴的豐功偉績和從政智慧,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傲?、勤、智、勇、信、正”是“鄴下廉吏”獨有的優(yōu)良品質,也是古鄴地區(qū)“廉潔縣令文化”最豐富、最寶貴的資源。近年來,臨漳縣依托“鄴下廉吏”資源優(yōu)勢,打造了廉潔縣令文化品牌—“中國·鄴城縣令廉吏文化展館”,開辟了一條基層反腐倡廉教育的新路子。
3.2實施“六個一”工程,大力傳播“廉潔縣令文化”。立足“鄴下廉吏”資源,以“廉政、勤政、愛民”為主題,以“鄴下廉吏”的從政事跡為主要內容,大力實施“六個一”工程,即打造一個廉政主題展館,建設一座廉政觀賞園林,編寫一部廉政文史著作,創(chuàng)作一套廉政系列圖冊,編寫一套廉政教育圖書,譜寫一批廉政宣傳歌曲。該基地項目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依托原臨漳縣規(guī)劃展館改造為“中國·鄴城縣令廉吏文化展館”,展館區(qū)含“西門豹館”、“投巫池”、“清風苑”等;二是將與展館相鄰占地200余畝的鄴令公園改造為獨具特色的“廉政觀賞園林”,園林區(qū)由“警世鐘”、“成語典故園”、“廉吏名人雕塑園”、“廉石園”、“恥辱柱”和“園林南大門”組成。通過人物肖像塑造、詩詞楹聯(lián)、名言警句、廉政碑刻等向世人展現一幅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潔縣令文化圖卷。
3.3突出教育實效,打造反腐倡廉教育品牌。在中國紀檢監(jiān)察學院相關領導的指導和邯鄲市紀委的大力支持下,縣委聯(lián)合河北大學共同舉辦了“廉政文化交流研討”活動,廣泛借鑒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先進地區(qū)的經驗,進一步豐富了展館內容、優(yōu)化了展出流程、創(chuàng)新了傳播手段,擴大了廉政教育基地的影響力。創(chuàng)新“4+”(中國·鄴城縣令廉吏文化展館+廉政圖書 《鄴下廉吏》+廉政歷史劇 《西門豹》+微信公眾號),進一步完善了教育載體功能,轉變了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實效。目前,邯鄲市紀委監(jiān)察局、河北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單位已在此掛牌成立廉政教育基地。2015年11月至今,該基地共接待來自河南、山東、山西等省、邢臺、安陽、濮陽等周邊市、縣黨員干部及高校師生參觀達100余次,累計有8 000余人現場接受了“鄴下廉吏”的文化熏陶。“中國·鄴城縣令廉吏文化展館”已經逐漸成為臨漳縣反腐倡廉教育的一張新名片。
3.4擴大外延,形成輻射帶動效應。學習借鑒全國優(yōu)秀廉政教育基地的先進經驗,加強與周邊地區(qū)焦裕祿紀念館、孔繁森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等地的溝通交流,強化合作,努力形成以廉潔文化為基點,縣令文化、紅色文化等相互呼應,相互融合,集教育性、藝術性、知識性為一體的“廉潔文化精品線路”,大力傳播“為民、務實、清廉”的正能量,形成更加強大的教育引導力和資源影響力。這樣的平臺和基地建設體現了因地制宜的原則,既挖掘了原有資源的廉政文化內涵,又節(jié)約了廉政文化建設的開支。
基層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礎性工作。加強基層廉政文化建設,必須從新時期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規(guī)律和辦法入手,研究解決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變化給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既要擺脫消極文化的干擾,又要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戰(zhàn)勝不良文化因素的挑戰(zhàn);既要注重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又要聯(lián)系基層工作實際,注重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感染力、輻射力和影響力,有效地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