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
西方有研究者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想了解2歲的孩子對活動室空間的感受??紤]到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恐不足以支持研究者獲得有效的資料,研究者設計了一些哭臉和笑臉臉譜,請孩子將它們貼到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地方。結果發(fā)現(xiàn),有一個區(qū)域被孩子們貼上了更多的哭臉。研究者對這個空間進行了進一步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之所在——這個區(qū)域里有一個架子,架子上放著一些球,這些球引起了孩子們的爭搶,所以這里成了孩子們不喜歡的地方。令人不解的是,球的數(shù)量是足夠多的,大小也一樣,依成人的想法不至于引起孩子們的爭搶。但研究者最終發(fā)現(xiàn),孩子們經常爭奪的只是其中的一只球,這只球上面印有蜘蛛俠圖案——孩子們說:“那只球比別的球都好!”
2歲的孩子可能還很難描述一個完整的情景,也很難講清楚一件事情發(fā)生的原由,但他們可能會描述一些自己較明顯的情緒——我不喜歡這個地方,因為它時常讓我感到“很吵”“讓我生氣”。如果不是悉心觀察,我們可能不會想到,成人眼里“數(shù)量充足”“型號一樣”的玩具會因為上面所印制的圖案不同,在孩子眼里產生如此大的區(qū)別。也許在成人看來,球只是用來拍、踢的,上面的圖案無關緊要。但在孩子眼里,畫有蜘蛛俠的那只球最吸引自己,占有它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回憶我們自己的童年,大多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小時候看到的世界的確與大人很不一樣。我們覺得大人非常高大,屋后的樹林簡直就是望不到邊的森林,月亮是跟著我走的,媽媽是天下最美的人。甚至有時做“壞事”都毫無歉意——記得我小時候就曾經把家里床上掛著的蚊帳剪了幾刀,純粹是為了試試當時自己手上一把剪刀鋒利不鋒利,這在大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蛟S發(fā)展心理學家可以用“自我中心”“泛靈論”“具體形象思維”等來解釋這些童年體驗,但我認為這些解釋雖然可能符合科學理論,卻并沒有揭示它們的意義。
北歐的兒童研究者曾提出,要關注“兒童的視角”(Childrens Perspectives)。他們認為:發(fā)展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時,往往采用的是成人的視角,例如將童年看作是一個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而不斷成熟的過程,認為成人才是成熟的標志。其實這里忽略了兒童的能動者角色以及童年的文化價值?!皟和囊暯恰睆娬{的是要通過研究努力發(fā)現(xiàn)和理解世界在兒童眼中的意義,理解兒童是如何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生活的,從而為“兒童利益最大化”作出貢獻。
“兒童的視角”的確意味著我們要“了解”并“理解”兒童,也就是說,不僅要有發(fā)展心理學家的眼光,還要有一種對兒童的移情式理解,以達到與他們共享意義世界的目的。印有蜘蛛俠的球被兒童看成是最好的球,用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可能會得出兒童“對事物所作的價值判斷更多依據(jù)事物的具體形象而非功能作用”或者兒童的思維能力還“停留在對事物的非本質屬性的認知水平上”等結論,而以“兒童的視角”來體察,卻可讓我們看到兒童文化的某些特征——兒童的認知是生產性的、幻想性的、與日常生活經驗緊密關聯(lián)的。蜘蛛俠所具有的力量、正義、神奇一旦與球結合在一起,這只球的性質和功能就被孩子們重新定義和建構了,盡管他們才2歲。
只有理解兒童,我們才會用更適合兒童的方法去對待他們。也許我們可以多投放幾只印有蜘蛛俠的球,也許我們可以投放一些蜘蛛俠的貼紙,也許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觀察蜘蛛,也許我們還可以多準備一些有關蜘蛛俠的故事……可是,如果我們只用成人的視角,我們就無法體察孩子們內心的想法以及孩子們賦予這個世界的意義,我們的教育就會是空中樓閣,就沒有辦法實現(xiàn)維果茨基所說的“兒童的大綱”。
英國學者Alison Clark提出過一種所謂“馬賽克”的研究方法。這種兒童研究的方法,其核心是強調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與兒童的互動要建立在兒童長處而非短處的基礎上。例如,可根據(jù)同一個主題與兒童進行談話,分析兒童的作品,讓兒童用相機拍下他們認為重要的情景來組織他們討論,并且將成人對兒童相關行為的觀察結合起來,以便成人能夠充分運用各種手段來理解兒童。這種研究方法其實說明對兒童的觀察怎么強調都不過分。這種觀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而不只是了解。理解意味著我們得變回孩子,去與面前的孩子合二為一,理解他們的愿望、愛好、行動、感受與體驗,理解眼下的一切對于他們當下生活的意義。而教育實踐,就是讓幼兒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和更有意義。
可能更富有啟發(fā)的結論是:世界本就是多重視角的存在,獲得兒童的視角,獲得他者的視角,獲得萬物的視角,才是愛的本義,民主的本義,也是教育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