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德
巧妙地開發(fā)和運用廣告資源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突破口,能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擴大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今天的我們已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廣告海洋中,廣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和消費取向,支配著我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如果語文課堂教學與當代社會缺乏有機聯(lián)系,就有可能形成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食而無味、棄之可惜”的后果。
一、引導學生從廣告中學習成語
有的廣告語則是根據(jù)需要,對成語的原義、原型加以變通加以使用。如:
(1)一毛不拔。(梁新記牙刷廣告)“一毛不拔”本來比喻人非常吝嗇,廣告中指牙刷極其耐用,并且貶意褒用,饒有情趣。
而有的卻是對成語的運用失當,如:
(2)穿流不息。(上海華聯(lián)商廈服飾分公司廣告)
(3)無胃不至。(某胃藥廣告)
例2中,廣告把“川流不息”換成了“穿流不息”,兩者在意義上毫無聯(lián)系;反而讓學生產(chǎn)生誤解,分不清真正的成語。例3也是如此。這類對成語運用失當?shù)膹V告最容易對青少年產(chǎn)生負面影響,會嚴重妨礙未成年人的文化知識教育。
這種對成語的變用、化用等對水平有限、鑒別文字對錯高下能力不強的讀者,尤其是少年兒童會有誤導作用。于西忠先生認為,廣告中成語的套用其消極影響不可低估,對于青少年來說,其消極影響非常之大。
我們認為,廣告語對人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對未成年人的語言表達和價值取向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意識地對廣告語作一些鑒別與分析,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也是青少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引導學生從廣告中學習古典詩詞
詩詞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的薄弱項目,許多學校對詩歌教學往往采取淡化處理的方法?!墩Z文學習》雜志曾經(jīng)發(fā)起關于詩歌教學的大討論,大力呼吁詩歌教學傳統(tǒng)的回歸。因此,如果從學生喜愛的廣告語來進行詩詞教學,那將是上上之選。通過分析廣告語可以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對那些廣告語追本溯源的興趣。如:
(1)座客何來?聽二分明月簫聲,依稀杜牧;主人莫問,借一管春風詞筆,點染揚州。(揚州一茶樓對聯(lián)廣告語)
此廣告語中有著深遠的意境,富有詩情畫意,引人遐想。其實它是有其淵源的,可謂引經(jīng)據(jù)典??戳T此則廣告,人們不難想起杜牧和徐凝詩句來。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贝嗽娤低硖圃娙硕拍了?。這首千古絕唱描畫出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隱約暗示著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不知引發(fā)了多少人對二十四橋明月夜的美好想象。
當然此廣告也會令人聯(lián)想起唐朝徐凝《憶揚州》的詩句: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此詩中的后兩句尤其經(jīng)典。天下月光三份,其中兩份都照在了揚州城里,而其他地方則只能共享剩下的那一份了。這是何等的驚艷,其時其景,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這則對聯(lián)廣告語巧妙地借用上述兩詩人的名句,它借月色、山光、水意、樹影、簫聲烘托出點點詩情畫意,并把它融入茶樓,個中韻味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人們于無形中受到感染。
(2)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草坪廣告語)
(3)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公園廣告語)
例2中的“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即是化用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名句“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當中古典文化意蘊很濃,告訴人們要愛護花草,匠心別具。例3中的“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即化用唐代杜秋娘《金縷衣》中的名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反其意而用之,提示人們要愛護花朵,別具匠心。為了經(jīng)濟效益或者教育效益,現(xiàn)代的廣告語大都把詩詞加以變化,但我們?nèi)圆浑y感受到其優(yōu)美的語言、濃郁的感情和深遠的意境。
三、引導學生從廣告中學習修辭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學生的課本學習基本上還是在教材上。以修辭學習為例,我們在引導學生隨文學習時,幫助學生理解和了解在具體的語境中這種修辭手法的意義,至多達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而且單獨采用語文課本教學極易導致學生陷入從課本出發(fā)很快又回到課本中去的學習怪圈中,況且一味地通過課本學習語文,歸根結底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是有差距的。學生學習修辭的真正目的是學以致用,是為了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正確運用。
學生利用語文教材學習常見的修辭手法時,往往是枯燥無味的。這時,教師如果利用學生隨時可見的廣告語,通過引導學生在欣賞廣告語的過程中學習修辭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學用語文的領域,找到了溝通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一條通道。同時,也增大了學生學用語文的興趣。如:
(1)小草有生命,足下請留“青”。這首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呢?學生很有興趣。這里解釋如下:
古漢語中人們尊稱您為“足下”,同時“足下”又指“腳的下面”;這則公益廣告語還同時巧妙地利用了“青”與“情”的諧音,表面上是請你的腳下留“青”,實際上在告訴行人“小草有生命,請你腳下留情,不要踐踏小草”。這里語義雙關和諧音雙關同時使用,使表達的層次得以豐富。
又如比擬在廣告中的應用:
(2)讓你的頭發(fā)一起來跳舞。(力士洗發(fā)水廣告)頭發(fā)是不會跳舞的,但當你用了此種洗發(fā)水之后,它將使你的秀發(fā)飄飄然,猶如人的舞動一般,廣告語將人的頭發(fā)描寫成具有人的特點,形象又生動。
再如引用在廣告中的應用:
(3)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收錄機廣告)
(4)欲窮千里目,不必上高樓。(望遠鏡廣告)
(5)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驚醒,“杉杉”卻在你我心靈深處。(杉杉西服廣告)
一般來說,廣告詞對詩句的引用是變化性的引用。這樣使得廣告語既含有商品信息,又具有典雅的色彩,令人回味不已。
四、結語
新頒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fā)顯示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新課標也提出“綜合性學習”的概念。語文課程的教學要呈開放的態(tài)勢,另外,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意義也超出了其行為本身。在提倡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今天,我們要充分開掘廣告語的資源,通過分析廣告語言,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學會鑒別廣告詞的優(yōu)劣,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氛圍中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