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女青
摘 要: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后應用于廣闊的科技空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聯(lián)系實際生活,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建立高效的化學課堂,這對他們學習信心的樹立以及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新課程下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式學習的綜合能力,通過自己與別人的學習交流、共同探討,去解決自己的難題,最后通過老師的細化分析和總結,進一步掌握知識要領。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要素包括: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掌握的知識相對更多,教師的教學氣氛自然親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下面,是筆者對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一些思考。
一、高中化學要做好教學銜接
1.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jīng)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xiàn)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但做要求;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并做到心中有數(shù)。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
2.教學方法的銜接
進入高中后,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jīng)驗記憶型”的被動接受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fā)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首先,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級的教學工作,教師應在通覽教材、大綱的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搞一次摸底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的現(xiàn)實情況。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和素質情況。對過渡階段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讓學生盡快克服心理障礙,鼓勵學生經(jīng)常反思自己,以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學習上“不適應”的情況。
其次,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一新生正處于不成熟向逐步成熟的過渡階段。一個實驗、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激發(fā)起他們心中的熱情。
再次,善用啟發(fā)式教學。不管采用什么教學程序和方法,“啟發(fā)式”都是必要的。因為它使教學過程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最后,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發(fā)展思維能力。高一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閱讀習慣、作業(yè)規(guī)范、實驗規(guī)范的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3.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一年級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fā)生兩極分化。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fā)現(xiàn)相似,尋求規(guī)律,逐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二、要不斷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創(chuàng)設高效率的問題情境
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在設問的過程中要講究提問的形式,要遵循提問的原則,要選擇提問的角度,要錘煉提問的語言;教師在組織研討過程中要有明確的主題,要給充裕的時間,要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質疑的勇氣,要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
2.創(chuàng)設豐富而開放的課堂活動
要將以往的“師問生答”變成“暢所欲言”,學生的“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皫熣f生聽”變成“自主探索”,教師要引領學生積極參與、有效參與教學活動。積極參與是指心理、情感上對參與的體驗,學生的參與應該是積極、活躍、主動、自覺自愿的全員參與。要放開學生的眼睛,讓他們盡情地觀看;開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盡情地表達;開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盡情地思考;開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盡情地操作。例如,在學習氫氧化鋁后,教師提出如何制備氫氧化鋁?請設計并比較最佳的實驗方案,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得出如下方案:
(1)在裝有AlCl3溶液的試管中逐滴滴加稀NH3·H2O溶液并至過量。
(2)在裝有稀NH3·H2O溶液的試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至過量。
(3)在裝有AlCl3溶液試管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4)在裝有NaOH的試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到過量。
學生經(jīng)過分析評價以后得出結論:制取氫氧化鋁最好的方法是用鋁鹽和弱堿溶液反應制得,因氫氧化鋁可溶于強堿溶液,整個實驗過程讓學生自由、主動、獨立地探究,使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
三、合理分配教與學的時間
高效教學的核心因素是學生的有效學習,要給學生充分預習、思維、表達的時間和空間,科學把握講、思、練的時間分配,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訓練的時間,有效控制教師的講課時間,注重講解過程中的啟發(fā)和點撥。要加強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組織與管理,提高合作學習的時效性。
總之,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更是一個交互過程。課堂教學的高效,既來自于教師的教,也來自于學生的學,離開任何一方,均不能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鞏固僅是教學中的程序之一,而通過課堂教學,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使學生的各種思維,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得到鍛煉和提高,才是其終極目標。唯有以學生為主體,活化教學方式,注重教學技巧,方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實效。
參考文獻:
1.馬中林.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探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2.溫向前,毛玲.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作者單位:江西省永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