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城》雜志二○一六年五月號鄭培凱《在香港教中國文化》一文,文末作者表達了他對香港大學教育的擔憂。作者提到自己在學校講授“文化中國”,學校要求必須用英文教中國語文與文學,美其名曰“國際化”。他恍然,“原來是要我去教一門英語課,卻假裝是教中國文化”?,F(xiàn)如今,抱殘守缺已屬不易,更遑論用英文講解“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呢?詩歌的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詩句塑造的意境上,還體現(xiàn)在漢字獨有的韻味上。平仄吟哦之間,讓漢字生動起來。即使長期在國外教授中國古典詩歌的葉嘉瑩先生,也感慨英文很難傳遞詩詞中的“興發(fā)感動”。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睂Υ诺湮幕?,我們還是謹慎為好,否則真是有些四不像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大一時讀潘文國先生《危機下的中文》,潘先生在書中亦展現(xiàn)了同樣的危機意識。中國文化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我們到底獲得了什么?
—何 振
二○一六年四月號上楊志先生的一篇《霍弗的來由與歸宿》為我增添了一個新的學習視角?!犊駸岱肿印芬粫鋵嵲诖髮W時就已經(jīng)讀過,當時只覺得驚嘆,通篇皆是作者個人主觀而又天才式的斷語,連作者都不得不在書中承認這只是一本思想之書,難免放大某一部分事實,而忽略另一部分。然后再回頭看看前言中的霍弗傳略,不由得更讓人堅定了這一信念:“嘿!這家伙是個天才!”不由得讓人揣想,這么一個天才真的是從汗水蒸騰的碼頭憑空跳出來的嗎?而作者告訴我們,“不是”。
“霍弗忌談生平,常說‘我的生平無足道,不值一提,思想才重要。這話倒啟發(fā)我們—‘思想是理解他這人的‘一手材料”,這實在是太新奇的體驗,將霍弗筆下的“失意者”“言辭人”等等逐一對應于他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其中斗榫合縫恐怕不是巧合。于是,我們就知道霍弗天才式的“心理辯證法”恐怕不僅來源于他對群眾運動的洞見,也來自于他自己作為美國社會底層的失意群體的內(nèi)心剖白。
—魏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