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揚
(阜新礦業(yè)(集團)平安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阜新 123002)
?
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意義
張 揚
(阜新礦業(yè)(集團)平安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阜新 123002)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抽取筆者所在醫(yī)院兒科門的113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結果 分析得到的統(tǒng)計數據,113例患者中3例患者檢查出原幼稚細胞,30例患者確診為提示感染;32例患者出現異性淋巴細胞增多;25例患者確診受到病毒感染;23例患者出現小細胞性貧血。結論 采用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能夠有效的了解患兒疾病狀況,對臨床治療有一定的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兒科疾?。辉\斷;重要意義
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是血常規(guī)檢查的重要內容,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其他的異常細胞形態(tài)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1]。當患者機體發(fā)生障礙性病變時,細胞在數量和形態(tài)上會很大程度產生變化。隨著自動化血液分析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測不僅提高了臨床檢驗效率,而且顯著提高了患者疾病檢測的準確性和精密度[2]。我院就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這個課題展開研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隨機抽取筆者所在醫(yī)院兒科門診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間收治的113例患者,其中男孩68例,女孩45例,年齡為8 d~11歲,平均為(4.1±2.5)歲,患者的臨床病癥主要表現為血常規(guī)檢測發(fā)現白細胞分類混亂,患者有貧血、發(fā)熱等癥狀。
1.2 方法:在進行血樣采集的過程中,不需要第一滴血,所以將第一滴血擦去后,立即取黃豆樣大小的血滴,利用推片手段成功的推成寬度為18~20 mm、長度為25~35 mm的血片,推片的過程中注意要在血膜的周圍留出空隙,終尾和玻片的終端距離要不小于10 mm,均勻薄如舌樣,并且頭、體、尾的厚度也不盡相同,之后立即搖干。血涂片染色檢查不能違背《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中相關操作步驟的規(guī)定[3]??偨Y陳述的報告包含的內容有:紅細胞形態(tài)、三種異常淋巴細胞形態(tài)、血小板的分布狀況、數量、形態(tài),寄生蟲、粒細胞的形態(tài)以及包含以漿細胞、原幼稚細胞為代表的異常細胞。其中紅細胞的形態(tài)包括結構異常或染色的紅細胞、形態(tài)都異常的紅細胞,不同大小的紅細胞;寄生蟲的種類較多,有附紅細胞體、弓形蟲、杜利氏體等;粒細胞的形態(tài)包括中毒顆粒、突泡變性、退行性變等[4]。
1.3 觀察指標:觀察統(tǒng)計檢測結果,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研究中的基本的數據都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的資料運用(±s)表示;利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卡方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13例患者中3例患者檢查出原幼稚細胞,確診結果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癥;30例患者確診為提示感染;32例患者出現異性淋巴細胞增多,分別為11例肺炎支原體感染,1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7例患者確診為流行性感冒,2例患者為傳染性肝炎;25例患者確診受到病毒感染;23例患者出現小細胞性貧血,具體情況附表一做詳細的介紹。見表1。
表1 113例患者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測結果統(tǒng)計分析
血常規(guī)中各種細胞都來源機體造血組織或骨髓,經過一系列分化、成熟、增殖的復雜過程,通過骨髓-血液屏障,釋放到周圍血液中,因此,血液中各種疾病,都會引起血常規(guī)的各類細胞數與量的異常和生理變化,故可通過對周圍血液檢測反過來分析與診斷疾?。?]。血液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和粒細胞)、血小板及其他異常細胞(如寄生蟲)形態(tài)及數量的改變,當機體發(fā)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和形態(tài)上均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然而由于廣泛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得機體發(fā)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上的變化不是很明顯,所以對此進行形態(tài)學的檢測就顯得至關重要[6]。
我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對113例患兒進行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測能夠準確的了解患兒機體內細胞的數量以及形態(tài)變化,從而分析疾病類型。臨床上凡是不明原因的發(fā)熱、出血、貧血、黃疸及其某一不易控
制的癥狀均應作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不僅能為臨床提供快捷及準確的實驗室診斷依據,而且經濟方便,不需要定量采集大量血液,適用性比較廣。
參考文獻
[1] 薛應龍,張慧,許芳,等.觀察研究外周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臨床應用情況[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0,15(7):225-226.
[2] 孫海艷,李維華.探討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1(17):872-873.
[3] 李子玉,趙勝開,孫平,等.分析研究外周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yī)學檢驗,2011,20(12):681-682.
[4] 張金松,劉彪,王巖.探討分析外周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12,19(13):539-540.
[5] 張芹.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2(2中):756-757.
[6] 泮華敏.在兒科疾病中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重要性初探[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1):191-192.
Significance of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Diseases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Fuxin Mining (Group) Peace Hospital, Fuxin 123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diseases. Methods 113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pediatric outpatient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obtained in 113 patients, 3 patients to check out the original naive cells, 3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infection; 32 patients had specifc lymphocytes increased; 25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virus infection; 23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anemia. Conclusion The use of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the disease, have a certain value in clinical treatmen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Blood cell morphology inspection; Pediatric diseases; Diagnosis; Signifcance
中圖分類號:R446;R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3-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