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春
摘 要: 文章就中學教師應如何開展小課題的研究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 中學教師 小課題 研究過程
在從事教學課題研究五年多來,感觸頗多。從選題、立項、研究、結(jié)題過程看,一項課題要取得成果是不容易的,而選題范圍的大小是非常關(guān)鍵的。我認為比較符合一線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應符合個人教學實踐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研究范圍越小越好,也就是小課題。從課題研究實際講,我認為小課題源于教師個人在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實際問題,具有很強的學科針對性,對于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有很大幫助。與其他課題的主要區(qū)別是課題研究范圍和主體發(fā)生變化,主要是教師個人或三人以下開展研究的小課題,而不是大集體課題。因此,對于小課題,中學教師應該積極地申報和承擔,并認真地組織研究,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yè)化成長。
一、“小課題”的選題
1.選題范圍要小。
“小課題”是范圍非常小的課題,是針對教師日常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實際問題,如果選擇課題的研究范圍比較大,則單靠自己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因此,選題范圍一定要小。例如,“十二五”我校參加的國家試點課題研究項目,我們研究的是總課題中的一個子課題,而分到課題組的是子課題中的子課題。《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研究》、《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化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尋找規(guī)律,巧用規(guī)律》、《提高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研究》等,這些課題由于研究范圍有限,通過個人操作就能夠完成,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是組織“小課題”研究的選擇目標。當然在選題時一定要注意課題研究內(nèi)容符合自己的學科特點,符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2.與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
一線教學工作者所選擇的小課題內(nèi)容應與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符合教學實際,研究出的教學成果才能較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wù),提供強有力的幫助。一些范圍大、理論性強的課題研究對教師來說就不太適合了,不但研究難度大,而且實際操作困難,實用性不大,這樣就不符合研究的初衷。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法指導探究”,這樣的課題研究目標范圍大,達成難,操作難,需要整個語文組完成,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就不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方法探究”具有可操作性,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3.與個人實際情況相符,不要好高騖遠。
“小課題”研究要切合個人實際,因為學科特點不同,每位教師的研究專長不同,知識量、教學能力也有區(qū)別,有的老師擅長寫作,有的老師擅長實際操作,有的老師則在匯總和方法研究方面比較擅長。因此,在選擇課題時范圍要盡可能選擇自己學科教學實踐和本校實際情況,要與自己的特長相結(jié)合的課題作為自己的研究目標,才能發(fā)揮課題研究時自己所長,未來的研究成果才有自己的教育實踐,才能很好地服務(wù)于自己的教學工作。
二、“小課題”的實驗操作與研究
1.制訂詳細的研究方案,研究過程和方法。
在小課題正式開始研究之前,與大課題研究一樣,首先要制訂研究計劃和一個詳細的研究方案,然后確定好時間和研究進度。最重要的是過程和方法,因為課題的研究成果來源于過程,因此在后期研究中要按進度有序進行。
2.課題研究需要堅持不懈。
研究計劃和方案制訂好之后,就應該有序地進行課題研究,不能拖拉與懈怠。其實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某一過程中斷或拖拉,就很容易松懈下來,越拖越多,欠賬以后,后面的研究就很難完成。所以,要加強自身約束,克服惰性心理,踏實、持久地開展研究工作,這需要堅韌性和研究反思。
3.合理分配時間,要擠出時間開展課題研究。
對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教學工作是最重要的,我們不可能脫離教學。而教學是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因此用來課題研究的時間很少,需要擠出時間進行研究。我們研究的課題大部分是小課題,很多內(nèi)容也都是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或多或少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只要不拖拉和懈怠,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是可以完成課題的研究工作的。
4.課題研究過程中需要資料的收集、整理和詳細的記錄。
課題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課題研究過程中材料的積累,而記錄和整理是課題研究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它包括課題計劃、方案、研究過程記錄、相關(guān)的論文和體會、階段總結(jié)報告等材料。最終的研究成果不是體現(xiàn)在華麗的詞語,而是在于研究過程中詳細的材料積累和記錄,它是研究心得、研究結(jié)論重要的依托。因此,課題研究教師要注意收集資料,將收集來的資料分類、歸檔。
5.依據(jù)課題研究實際過程撰寫研究報告和論文。
一般情況下,課題的研究分為幾個時間段,研究教師都要對每一時間段內(nèi)研究的得失認真進行總結(jié),根據(jù)前一階段的研究得失從而改進后面的研究計劃和過程。課題研究結(jié)束后,首先要將積累的材料和記錄、階段總結(jié)拿來,認真篩選和研究,撰寫符合實際的嚴謹?shù)难芯繄蟾?。研究報告和論文不需要華麗的詞語表述,怎么做就怎么寫。只有通過平實的、經(jīng)過實踐的研究報告和論文才能令人信服,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這樣的研究報告和論文才有學術(shù)價值,才有利于學術(shù)的交流和推廣。
三、成果形成后的完善與運用
課題研究結(jié)束后,結(jié)題了,形成成果了,就認為課題研究完成了,并把它就此束之高閣,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每一項課題研究都有一定的時限性,特定的時間內(nèi)研究成果是無法做到完美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而我們就是要在推廣成果的同時,根據(jù)研究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研究成果,不斷深入研究,達到更深層次的研究成果,以便服務(wù)于教學,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小課題”重點強調(diào)的是研究內(nèi)容范圍小,適合自己特點的,能量力而行的。它不需要多數(shù)教師參與,只需要少數(shù)研究者完成課題研究。開展小課題的研究,不但提升課題研究能力,而且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