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湯治復發(fā)性口腔潰瘍
旋覆花、九節(jié)菖蒲、炒枳實、遠志、瓜蔞皮、萊菔子、姜半夏、姜竹茹、車前子各10克,生姜3片,絲瓜絡、茯苓、代赭石各15克,甘草6克。7劑,水煎服。服用后,每日解白色黏液便十余次,自感一身輕松,口腔潰瘍也明顯好轉,手足內熱悉除。
葛根芩連湯解腸道濕熱
2型糖尿病早中期,很常見的證型之一是腸道濕熱癥。其辨證要點有二:一是大便黏臭;二是舌苔黃厚膩。葛根30克,黃芩30克,黃連15克,生姜三片(以生姜易甘草),煎水服用,可緩解腸道濕熱癥狀。
補腎壯骨功腰湯
熟地黃60克,山藥30克,山萸肉3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丹皮15克,土元10克,丹參30克,桑寄生15克,續(xù)斷15克,焦杜仲15克,仙靈脾15克,川牛膝10克,當歸15克,三七10克。上藥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共取400毫升,混勻分2次早晚溫服,日服1劑,7天為1療程?,F(xiàn)代醫(yī)學中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退行性病變屬腎虛血淤證者均可應用。
赤小豆利水消腫
中醫(yī)認為,水腫的發(fā)生主要與肺、脾、腎的氣化功能失調有關,赤小豆可利濕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可改善腎炎水腫及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尤其適合水腫并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瘡膿、尿黃的患者。
小便白濁服中藥粉
蓮子、益智仁、煅龍骨各30克,共研細粉,每次服6克,空腹米湯送服。蓮子味甘、澀,性平,有養(yǎng)心安神,益腎固精的功效。臨床用蓮子、益智仁、煅龍骨治療腎虛不固型小便白濁、夢遺泄精有較好療效。
中藥熱敷治滑膜炎
小茴香、威靈仙、花椒、桂枝、炙草烏、炙川烏、五加皮、制乳香、制沒藥各10克。將藥研成細粉,裝入布袋,隔水蒸30分鐘,趁熱敷膝,以皮膚能耐受為限,每日2~3次,10天為一療程。中藥熱敷治滑膜炎采用中藥袋熱敷,可促進淤血吸收,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
足浴按摩治高血壓
用夏枯草、鉤藤、白菊花煎液浴足,藥渣足心按摩(于睡前施行)。夏枯草30克,鉤藤、白菊花各20克,加水浸泡2小時,煮沸15分鐘,藥汁泡足,每天 l劑,每次15分鐘,泡后倒出藥汁,雙足踏于藥渣上,用藥渣按摩足心,借物理摩擦力和藥物效能控制血壓,每次15分鐘,每晚1次。
六子孝親湯治療老慢支
六子孝親湯是由出自《韓氏醫(yī)通》的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而成,因其所加味的皆為種子類藥物,且“六”有“順”之意,既體現(xiàn)了本方順氣、化痰、消積之效,亦與中華尊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孝順”相呼應,取名為六子孝親湯,便于銘記和臨床運用。牛蒡子9克,紫蘇子12克,白芥子9克,炒萊菔子12克,葶藶子9克,冬瓜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