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儀
“別人都以為你很有錢?!遍|蜜不止一次這么跟我說。
她口中的“別人”,不乏有車有樓、身家數(shù)倍于我的企業(yè)高管、職場精英和闊太。他們眼看著我隔三岔五出國旅行,花上萬元購置潛水裝備,最多時囤了十幾張機票,便覺得我是個小富婆。我還曬過幾百萬元的信用卡刷卡記錄,引起朋友圈一陣驚呼——其實,那是印尼盾,相當(dāng)于人民幣一千多塊而已。
究其原因,大概是他們認(rèn)為要很有錢很有錢才能去旅行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要多有錢才能去旅行?
如果你有一兩千塊,足以來一趟一周左右的國內(nèi)游。搭火車硬座和大巴,住青旅多人間,吃路邊攤,我在學(xué)生時代的旅行都是這么過來的。沒花家里的錢,靠著每月幾百塊的兼職收入,也去了10多個省。
如果你有四五千塊,足以去東南亞和印度玩10天以上。秒殺廉航大促機票,睡機場,搭紅眼航班,東南亞的消費水平其實比國內(nèi)許多大城市還低。一位閨蜜聽說我在印度旅行一個月,包括瘋狂購物才花了3000元,大為驚嘆:“我在廣州都不止花這么點錢?!?/p>
然而,對一些人而言,像我這樣的窮游算不上什么旅行?!皼]錢就不要出去浪蕩,旅行是享受、不是遭罪!”
對一些有品位的人而言,旅行不光是享受,還是體驗異國他鄉(xiāng)最美好的東西,比如紅酒、鵝肝、魚子醬,比如躺在冰酒店里看極光。如果因為預(yù)算緊張而錯過這些精髓,還不如不去。
正如幾年前在北京看賴聲川的《這一夜,我們在旅途中說相聲》——兩個男人,一個奢華游一個背包客,都覺得自己的旅行最有意義,都瞧不起對方。富游的鄙視窮游的沒見過好東西,不知道好酒店好餐廳的味道;窮游的鄙視富游的太膚淺太拜金,體會不到用雙腳丈量大地所收獲的身心震撼(具體臺詞不記得,大概是這意思)。
說到底,旅行到底要有多少錢、要怎樣花才算花得值,完全取決于每個人的消費觀乃至人生觀。誰有權(quán)定義旅行的意義,誰又有資格指責(zé)別人的旅行不是“真正的旅行”?
如今,我不再追求花最少的錢去最遠(yuǎn)的地方,不再以同樣的旅途花的錢比別人少為傲。如果旅行前連日加班,我也愿意花一點兒錢住機場酒店,讓自己養(yǎng)精蓄銳投入度假。我學(xué)會聰明地花錢,密切關(guān)注特價機票,避開旅游旺季,同時把錢花在自己最在乎的地方。
我可以為了省幾歐元車票而步行很遠(yuǎn),但也舍得花幾十美元在百老匯看一場《悲慘世界》;我可以搭紅眼航班、睡機場,但也舍得花上萬元去潛水。如果我有更多的錢,我也想住豪華酒店,但我現(xiàn)在沒有,因為那還不是我最在乎的。
為什么你沒有錢旅行?不是你真的比我窮,只是你覺得不值得。你覺得買一件看得見、摸得著、曬得出手的名牌衣服,比潛到海里去看一些魚更值得,如此而已。每個人都是把時間和錢花在自己最在乎的地方,這就叫“任性”。不不,我才不會勸你去旅行呢,請堅持己見。
最后,我真希望江湖上那些關(guān)于我很有錢的傳說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