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要】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有其各自明顯的特征,但在一部作品的翻譯過程中,往往是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本文以《A Red, Red Rose》譯本片段為例來看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對英詩翻譯的貢獻。提倡譯者應當從更為宏觀的多重視角,綜合借鑒多種翻譯手段和翻譯方法,靈活選擇翻譯策略,創(chuàng)造更多優(yōu)秀的譯文。
【關鍵詞】語義翻譯理論 交際翻譯理論 英詩翻譯 多重視角
一、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理論在英詩翻譯中的重要性
語義翻譯以原作者和源語為出發(fā)點,要求譯文在詞法、句法、結構和表達方式上盡可能貼近原文,是一種客觀且講究準確性的翻譯方法。交際翻譯以譯語讀者為導向,注重信息傳遞和譯語讀者的接受程度,根據目的語的語言、文化、語用方式來傳達原文所表達的信息。
詩歌作為一種文本,強調的是表達詩人情感和召喚讀者共鳴的功能,因此詩歌翻譯不可避免的運用到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相結合的方法。同時,詩歌具有高度凝練的文學形式和意蘊豐富的內容,譯文不僅要體現原詩的思想、意圖,也要顧及原詩的聲音效果,美麗新奇的意象,以及全詩渾然一體的神采和氣勢。在傳達意義時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間聯想意義和文化功能的差異。
二、從《A Red, Red Rose》譯本片段分析英詩翻譯運用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的重要性
《一朵紅紅的玫瑰》是彭斯愛情詩中最著名的一首,詩人用清新有力的比喻,自然樸實的語言,升華的愛情使這首愛情詩久盛不衰,成為千古絕唱。
譯文一
啊,我的愛人像是朵紅紅的薔薇,
在仲夏之月煥然初綻;
啊,我的愛人像首甜美的旋律,
在和諧之中輕盈流轉。
如花之妍姿,我美麗的女孩,
我沉醉于愛的深情;
愿愛你逾恒,我的愛,
直到海枯。
譯文體現了原文的平易流暢,卻忽視了詩歌整體的詩意和效果,形同一具沒有生命的軀殼,表達欠規(guī)整,明白有余,古雅不足。擺脫不了譯詩的匠氣,詩中的的美學效果無法釋放??梢姶俗g法與一味的追求語義翻譯形成的效果相同。此時交際翻譯理論就應引起譯者足夠的重視,因為交際翻譯理論對于彌合文化差異與增強閱讀效果都大有益處。
譯文二
吾子似華,六月初發(fā)。
吾子如韻,蜜沁我心。
靜女如怡,吾之所依。
適海之竭,我愛不已。
譯文采用漢詩中的七言詩的格式,體現了原文的古雅風格和語詞創(chuàng)造出來的喻象,但由于結構的限定,在表達上沒有很好地體現原文的通俗流暢,對于完整傳播譯語詩歌文化也沒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樣的譯法同片面追求交際翻譯造成的效果相同,僅僅追求譯語讀者的可接受性,容易抹殺原作者的藝術創(chuàng)造,也會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造成文化誤讀。
譯文三
??!我的愛人像朵紅紅的玫瑰,
含苞待放六月里;
啊,我的愛人像一支樂曲,
悠揚動聽樂聲美。
你美如天仙,我可愛的姑娘,
我愛你是多么深切;
我會永遠愛你,我的寶貝,
一直到四??萁?。
原文是一首用民歌體寫成的抒情詩,節(jié)奏輕快,文風古雅,韻律整齊,讀來瑯瑯上口。譯文的形式與風格與原文十分貼近,沒有死翻硬譯造成譯文晦澀難懂,譯文恰如其分義的翻譯,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譯文的處理方法,從翻譯理論上來說,很好地兼顧了作者的意境和原詩的格律,既使目標語讀者容易接受,又傳達了原詩的音律美。
三、結束語
我們應當從更為宏觀的多重視角,比如社會、文化、意識形態(tài)、藝術、詩學等來探討翻譯問題,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源語與目標語的異同、譯者對目標與讀者知識背景和接受力的判斷、體裁、交際目的等,綜合借鑒多種翻譯手段和翻譯方法,靈活選擇翻譯策略,才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譯文。
參考文獻:
[1]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9.
[2]Wilss,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m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e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Nida,E.A.Language,Culture & Translating-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65.
[6]許均.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7]程永生.描寫交際翻譯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
[8]原虹.論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