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領(lǐng)
“槍是戰(zhàn)士的第二生命,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它!”
一到部隊,班長排長連長們都會這樣告訴新兵們,可見槍在軍人心中的地位,也可見槍對于軍人的重要性。
第一次拿到槍是我當新兵的第三周,新兵連要練習打靶,每個新兵班發(fā)五支槍,全班十個人,由于人多槍少,練習瞄準的時候,只能把人員分成兩撥,一輪三十分鐘的練習時間,不瞄準的就在邊上走隊列。頭一次拿槍,我心里怦怦直跳,雖然知道槍膛里沒子彈,可它畢竟是用于殺人的武器啊。
瞄準之前班長先給我們講了槍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要領(lǐng),記得他講的第一句話就是槍口不準對人。所以后來我們無論拿什么開玩笑,都不敢拿槍開玩笑,仿佛那槍口里會隨時飛出一顆子彈置人于死地似的。
白天用槍練瞄準,晚飯前的半個小時各班要統(tǒng)一組織擦槍,把槍上能拆的部件全拆下來,用潔白的擦槍布蘸上槍油反復地擦,直擦到像一塵不染的鏡面一樣光可鑒人方算完畢。擦槍也有很多步驟和要領(lǐng),必須嚴格按照要領(lǐng)和步驟來,如果不得要領(lǐng),班長會毫不客氣地讓你把槍部件裝上,重新來過。擦槍的過程,是對槍認識和了解的過程,因為邊擦槍還要邊叫出每個部件的名稱和用途。擦槍多了,不但對槍的零部件了如指掌,還提高了對槍的識別能力,拆裝的速度也迅速加快。后來有的新兵學著老兵的樣子,用一塊布把眼睛蒙上,也能將槍快速地分解組合。
在新兵連,拿槍的機會并不多,只有練習瞄準和擦槍的時候才能與槍近距離接觸,除此之外就只能看著班長和排長們天天拿槍了。
下連隊之后,新兵又單獨集中進行了一周的隊列訓練,分班之前舉行了一次隆重的授槍儀式,連長在儀式上嚴肅地說:“授槍以后你們就是一名真正的革命戰(zhàn)士了,槍是戰(zhàn)士的第二生命,任何時候都要做到槍在人在,人在槍在。每個人都要熟練掌握手中的槍,熟悉手中的槍就像熟悉自己的雙手一樣。槍上有軍人的意志,軍人的意志有時是靠槍來實現(xiàn)的,希望你們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手中的槍?!?/p>
戰(zhàn)士發(fā)的都是半自動步槍,班長用的是沖鋒槍,排長和連首長佩的都是手槍,從配的不同槍支中我明白了,槍,除了代表戰(zhàn)士的意志之外,也是軍人身份的象征。
由于從見到槍的第一眼起,被灌輸?shù)亩际恰皹屖菓?zhàn)士的第二生命”,我對槍的愛護的確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但天天把槍擦得锃亮锃亮的,還全部掌握了它的性能,無論誰不經(jīng)我同意動了我的槍,我都會毫不留情地提出抗議。
我們連隊擔負的是看押勤務,每天每個兵至少要站三班哨,每班哨站兩個小時,三班哨六個小時,也就是說我每天有六個小時是槍不離身的。平時的訓練課目有很多也是與槍有關(guān),射擊就不用說了,從瞄準練習,到實彈射擊,離開槍寸步難行;還有肩槍訓練、托槍訓練、刺殺訓練、戰(zhàn)術(shù)訓練、三打三防訓練、帶槍隊列訓練、帶槍各種姿勢前進訓練、方案演練、緊急集合、武裝越野,就連開會、學習、看電影,都是帶槍的,那時候說槍和兵形影不離并不過分。當然也有不帶槍的時候,比如吃飯、下課的時候。每班都有一個槍架,不需要帶槍的情況下,槍像列隊的士兵一樣,按自己的排位在槍架上放好,槍栓、槍托、槍口和槍背袋的朝向都是絕對統(tǒng)一的,可以說分毫不差。滿裝的子彈袋折疊好放在槍的下面,這一切和班里的其他任何一件物品一樣,整齊劃一,排列有序。
我們那時候無論干什么都帶著槍,任何一個兵,看到他帶著槍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哪個兵沒帶槍,倒是他不像個兵,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兵了。
兵是要扛槍的,這是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
兵離開了槍,他充其量是一個穿著軍裝的普通人,和真正的戰(zhàn)士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不帶槍的兵,他再好的意圖,都難以實現(xiàn),他再堅強的意志,都難以有效表達;他再堅定的信念,都難以幫他抵達心中的目標;他再善良的愿望,都難以讓罪惡舉手投降。
所以,戰(zhàn)士白天把槍帶在身上,到了晚上,睡覺前的第一件事是把槍從槍架上取下來,放在床頭。通用的辦法是把槍枕在頭下,把子彈放在枕邊。那時部隊還不發(fā)枕頭,就發(fā)一塊白布,我們把洗過的衣服疊好用布包著當枕頭,這樣的枕頭本身就又硬又不平整,下面再墊支槍,那種堅硬的感覺一般人想象不出來。但我們每個人都睡得很香,不是因為戰(zhàn)士們不知道硌得慌,而是槍枕在頭下,心中踏實?;蚪猩磉呌袠專闹胁换?。
愛槍是每個兵的自覺行動,誰不小心把自己的槍弄出了毛病,處分是肯定的,這樣的處分兵們沒意見。他們清楚,戰(zhàn)士手中的槍是用來打擊敵人、保衛(wèi)國家的,如果把槍都弄壞了,戰(zhàn)士的使命何談完成。記得有個老兵對他班長有意見,為了出出班長的洋相,他把班長的槍悄悄扔到了營房后的水溝里。這在連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最后在強大的壓力下,那位老兵主動承認了錯誤,把槍從水溝里撈了出來。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但他這種行為的性質(zhì)是惡劣的,團里還是給予他處分。為此連隊還專門進行了一周的教育,主題當然是與愛槍有關(guān)的。
戰(zhàn)士愛槍決不是把槍收藏起來,束之高閣,不摸不碰。恰恰相反,戰(zhàn)士愛槍是把槍運用得出神入化。有一首歌中唱道:日落西山紅霞飛,戰(zhàn)士打靶把營歸。這是對戰(zhàn)士生活的真實寫照。上世紀70年代末期,部隊配備的先進武器少,訓練就是戰(zhàn)術(shù)、隊列、投彈、射擊和刺殺。我們連由于擔負的勤務不同,對射擊又特別重視,實彈射擊是家常便飯,幾乎每周都有一次。即使沒有實彈射擊,也會有瞄靶訓練,大家以爭當神槍手為榮。我們連長是團教導隊下來的教員,教導隊每天沒事就是實彈射擊,據(jù)說他一人打過的子彈用解放牌的大卡車可以裝一車。所以他是當之無愧的神槍手,連隊裝備的任何一種槍,只要到了他的手里,都是百發(fā)百中。
他的這一絕活,為他當好連長起了很大的作用。連長文化低,管理能力一般,對戰(zhàn)士沒有多少思想工作,都是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如果有哪個兵不聽指揮,他就會把他拉到訓練場上比試,比得你心服口服。他比的最多的還是打靶,無論新兵老兵還是干部戰(zhàn)士,在槍上沒人能比過他。所以,人人都佩服他。他從來不批評人,但大家對他都敬畏三分。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兵是以軍事能力論高低的,投機取巧的也有,但只要軍事訓練成績不行,那你在連里就永遠抬不起頭。
俗話說惺惺惜惺惺,什么樣的領(lǐng)導愛什么樣的兵,連長就是喜歡槍法準的兵。團里每年都從連隊選拔駕駛員、衛(wèi)生員等專業(yè)技術(shù)的學兵,我們連選送去的都是訓練尖子,這些尖子中以神槍手居多。連長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一個軍人連自己手中的槍都玩不轉(zhuǎn),那他干什么都不會合格。戰(zhàn)士槍法準,不用看,他干什么都特別認真。因為打槍講究的是穩(wěn)、準、膽大、心細、善于把握時機、關(guān)鍵時刻毫不猶豫,槍法里面包含著一個合格戰(zhàn)士應有的全部素質(zhì)。
擁槍的日子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責任感。手中有槍,肩上就有責任,時刻準備著沖鋒陷陣,在槍林彈雨中殺敵立功,報效國家。盡管從來沒有什么戰(zhàn)斗發(fā)生,但在我的心中,總有一種今晚或是明天戰(zhàn)爭就要來臨的感覺。這感覺我現(xiàn)在才明白,其實是一種渴求,手握鋼槍的戰(zhàn)士的渴求。如果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手中有槍的軍人,服役幾年沒有遇到過戰(zhàn)爭,甚至除了對著靶紙扣過幾次扳機之外,再沒有讓手中鋼槍體現(xiàn)出它的英雄本色,會心存遺憾,可能一生都心有不甘。
手中握槍的戰(zhàn)士才是真正的戰(zhàn)士,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是不合格的兵。因為我到連隊時間不長就被調(diào)到機關(guān),拿起筆桿子之后,就再也沒有握過槍桿子,所有對槍的記憶都是剛?cè)胛樵谶B隊那一年的記憶。在我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中,一年是個很短暫的時光,可那不平常的半年卻足以讓我回憶一生,幸福一生,自豪一生。由于有了那一年扛槍的資本,后來無論走到哪里我都可以拍著胸脯說:“我當過兵?!?/p>
今年我有幸重返我曾戰(zhàn)斗過的連隊看看,看到生龍活虎的年輕戰(zhàn)士們,我就回想起當年的我和我們的連隊,時光的河奔騰不息,軍營的活力始終如一。不同的是,我在我住過的班里沒有看到當年那個木質(zhì)的槍架,也沒有看到槍架的替代品,班里根本就沒有放槍的地方,更沒有看到槍。一問才知道,現(xiàn)在的連隊,槍支彈藥都是統(tǒng)一保管的,平時班里并不放槍。聽了這樣的介紹,我愣了許久不知說啥為好,看來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回到機關(guān)后和同事說起此事,他們說這樣做的不光是我的老連隊,在部隊是普遍現(xiàn)象。這又讓我吃了一驚,不讓戰(zhàn)士與槍貼近,怎么能培養(yǎng)鑄造出戰(zhàn)斗精神呢?軍人是人,但應是血性更足的人;軍人有志,但首先要有無堅不摧的意志。這是軍人的使命所決定的,這是軍人的職業(yè)所決定的,手中無槍的軍人,他的拳頭再硬,不也只能在一米之內(nèi)揮舞嗎?
槍,任何時候都應是軍人的標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