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東
多年前采訪過這樣一個家庭:妻子因腦瘤壓迫神經(jīng)變成了植物人,丈夫堅持照料了25年。采訪現(xiàn)場,我也成了某電視節(jié)目的采訪對象,當問到最讓我感動的是什么的時候,面對鏡頭,我脫口而出:親情。那時候還沒有太多的體會,完全是一種情不自禁地表露。如今,我為當年的敏感和細膩所欣慰,但也漸漸領悟到了這種親情是恩情的集聚和升華,也漸漸知曉了親情才是婚姻的終點站。
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愛因欣賞而開始,因心動而相戀,因難舍而結合。婚姻是愛情結出的甜美果實,因相愛而發(fā)展,因感恩而穩(wěn)固,因親情而長久。無論是侯門深宅,還是貧賤陋家,婚姻的習俗不同、形式多樣、目的迥異,白頭偕老、恩愛一生的結局都應該是眾望期待的。
理想豐滿敵不過現(xiàn)實骨感。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因為愛,不少青年男女是遵父母之命、聽媒妁之勸、搭利益之鏈,心懷忐忑、滿懷期待地走進婚姻殿堂的。當童話光環(huán)散盡、現(xiàn)實常態(tài)回歸后,或為柴米油鹽事,或為雞毛蒜皮情,互不相讓,冷眼相對,甚至分道揚鑣。
生活中總能發(fā)現(xiàn),體貌反差明顯的夫妻也能白頭偕老,學識差距很大的夫妻也能相伴終生,性格脾氣迥異的夫妻也能相敬如賓。究其原因,不是相互間的愛情有了發(fā)展,而是因為他們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儲存增進的感情,遠遠超越了愛情的分量,成為影響婚姻質量的主導因素。
夫妻朝夕相處,相濡以沫。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情的增進,逐漸把對方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彼此也就多了一些寬容和諒解,慢慢地感受到對方的好,在不知不覺的感恩中相偎相依。由于相處時間久了,各自身上潛在的父性和母性都會在無意中流露出來,呵護起自己的生活伴侶,不管對方有多少缺點和不足,也不管年輕和犯下過多么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者給對方造成過多大的傷害,都能夠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下來、寬容下來。
結婚時間長了,夫妻倆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但雙方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將彼此的血液互融,把愛情轉變?yōu)榱擞H情。當對方落難時毫不猶豫舍命相救,當對方患病時床前榻后精心服侍,在慘淡日子中無怨無悔,在眾叛親離時不離不棄,等等。這種親情的集聚,不是風光無限時的錦上添花,而是失意落魄時的雪中送炭,是任何物質利益和名利引誘都不能改變的。
無論你出生高貴貧賤,你可以選擇愛情,但是你無法拒絕親情。從婚姻變成現(xiàn)實的那一刻起,就要調整心態(tài),彼此少一些妒忌、掌控和猜疑,多一些寬容、諒解、習慣和適應,愉快地接受婚姻中愛情向親情的涅槃,把愛情進行到底,讓你的愛人成為你的親人,攜手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