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丁戊奇荒時陜西受災狀況

2016-07-01 05:31邸二寶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關中平原陜西

邸二寶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西安 710119)

試析丁戊奇荒時陜西受災狀況

邸二寶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西安710119)

摘要:丁戊奇荒席卷了中國北方地區(qū)并且波及到了南方部分地區(qū)。雖然當時的重災區(qū)主要是河南和山西,但是陜西省的受災程度也較為嚴重,人口大量死亡與逃荒,甚至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現(xiàn)象。并且關中平原土壤肥沃,農(nóng)工商業(yè)發(fā)達,是陜西的富庶之地,也是陜西人口的集中居住地,當關中平原出現(xiàn)災情后,勢必會加重陜西的整體災害程度。本文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兩個角度探討了陜西與山西、河南兩省同為重災區(qū)的原因,從而對丁戊奇荒時陜西災情能有更深認識。

關鍵詞:丁戊奇荒;陜西;關中平原

PDF獲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6.009

在1876年至1879年,中國北方出現(xiàn)了特大自然災害,史稱丁戊奇荒。對丁戊奇荒的研究,史學界已有一定探討。劉仰東等著《災荒史話》,康沛竹著《災荒與晚清政治》,李文海等著《中國近代十大災荒》,主要對丁戊奇荒進行整體性研究;劉鳳翔《淺析“丁戊奇荒的原因”》論述了山西發(fā)生災荒的原因;王鑫宏《河南“丁戊奇荒”災情與社會成因探析》分析了丁戊奇荒時,河南災情嚴重的社會原因,從中可看出學界多關注河南、山西、直隸以及中國整個北方地區(qū)的災害性研究,而對陜西災情關注度較少。同時有些學者認為這次旱災的重災區(qū)在山西和河南兩省,但是筆者認為陜西應與山西、河南兩省同為重災區(qū)。本文主要從光緒初年陜西旱災持續(xù)時間、范圍、旱災嚴重表現(xiàn)以及其形成原因多個角度對其受災狀況進行分析,認為陜西應同為重災區(qū)。

一、光緒初年中國北方大旱災概況

光緒初年的這場大旱災從1876年到1879年整整持續(xù)了四年之久。其中主要是以1877年和1878年旱災最為嚴重。以天干地支紀年來說,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因此人們將這次大災荒稱為丁戊奇荒。這次災荒波及范圍相當廣,不僅包括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直隸(今河北)等北方五省,還波及到了蘇北、皖北和北川等南方地區(q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陜西等北方5省卷入災荒的州縣總數(shù)為955個。而整個災區(qū)受到旱災及饑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shù),估計約在1.6億—2億左右,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饑荒和疫病的人數(shù),至少也在1000萬以上?!盵1]57康沛竹在《災荒與晚清政治》一書中根據(jù)旱區(qū)范圍的大小、時間長短、旱情輕重,把晚清時期的旱災分為三個等級,包括一般旱災、大旱、特大旱災。而她給出的特大旱災的定義則是:“旱區(qū)超過一省甚至遍及幾省,其中重災區(qū)受旱面積超過一半以上,干旱持續(xù)二年或二年以上,有“赤地千里”“人相食”等描述,就應屬特大旱災”[2]9。顯然光緒初年的這次旱災應屬于特大旱災。

二、陜西旱災嚴重表現(xiàn)

雖然有些學者認為這次旱災的重災區(qū)在山西和河南兩省,但是“陜西省的旱災在時人看來是和晉豫兩省同等嚴重的。”[3]92何炳棣甚至認為:“近代最嚴重的旱災之一發(fā)生在光緒三年至四年(1877-1878)之間,禍及北方四省,而以陜西、山西受害尤烈。”[4]270

(一)農(nóng)作物收成減少

隨著旱災的持續(xù)惡化,農(nóng)作物所需灌溉水量減少,必然影響到農(nóng)作物收成。在光緒三年時,“陜西省由于全年干旱,夏秋普遍歉收,冬麥多未下種,即使有少數(shù)地方勉強播種了冬麥,也大多苗色萎黃?!盵3]85在陜西省的地方志中多有記載,涇陽縣在“光緒三年大旱,無麥苗”[5];同樣,災區(qū)糧食價格的飛漲,也反映出了糧食數(shù)量減少。周至在光緒“三年夏,二麥豐收,五月后大旱成災,粟騰貴,四年春,民剝樹皮、掘草根殆盡,道饉相望?!盵6]涇陽“四年大旱,民饑,斗麥易錢二千有奇?!盵5]從武功縣來看,“光緒四年歲大饑,自岐山以東至縣北鄉(xiāng)厓土,白膩類麥面,鄉(xiāng)人呼為石面,爭取食之,多病癃閉或以此”。[7]在1876年的《申報》中同樣也有所報道,“陜西省自閏月中旬以后,兩月無雨,雜糧難以播種”。[8]在1878年的《申報》中也有記載:“同州府所屬九縣男女因饑而死者約已大半,麥米價錢前年每擔三千五六百,今則每擔須四十五六千,甚至有錢而無司買也?!盵9]甚至“賣婦女有一二百錢者,有一二餅易之者?!盵10]這都說明了在災荒下陜西農(nóng)作物達到了嚴重減產(chǎn)的境地。

(二)人口銳減,甚至還出現(xiàn)人吃人慘象

旱災持續(xù)的時間越長,糧食越少,人們?yōu)榱俗跃榷詷淦ぁ⒂^音土、野菜,最后連這些也吃光了,人們則只有等待死亡的來臨。從陜西當時的死亡人口來看,“以光緒丁丑、戊寅奇災,道殣相望,大縣或一二十萬,小縣也五六萬,其凋殘殆甚于同治初年?!盵11]從陜西地方志上也可以佐證,從蒲城縣人口來看,“咸豐十年戶六萬五千五百六十六,口三十萬九千三百六十八,光緒八年戶二萬六千六百八十五,口十一萬四千六百三十四?!盵12]從1860年到1882年,在20年的時間里蒲城縣人口減少了194734人,減少幅度之大,而光緒初年的災荒必定也是蒲城縣人口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光緒“三年大饑,人相食,至四年夏餓斃者三之二”[12]。從禮泉縣來看,在這次災荒中更是慘不忍睹,“餓死者山積治城東門外,掘兩坑埋之,俗號‘萬人坑’,始尤以席卷之,繼一席卷兩人,終至無席”,“城隍廟、保安寺兩處稚兒斃者填井為滿”,“城隍廟設粥場,每日婦女老稚爭先恐后,擁擠斃命,日必數(shù)十”[13]。

當死亡迫近時,人們?yōu)榱松?,其倫理道德也將不受約束,繼而出現(xiàn)人吃人的慘象。在光緒三年時,陜西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慘象,“是歲,山、陜大旱,人相食”[14]858。例如:渭南光緒“三年四年大旱,無麥禾,斗麥四五千錢,道殣相望,人相食,剝榆皮屑而咳吟啖之,人多黃瘦死,有坐守空屋待斃者?!盵15]涇陽縣光緒四年時,“人食榆皮槐葉殆盡,餓殍盈野,人至相食?!盵5]由于人口的大量死亡以及災時逃荒,出現(xiàn)了大量無主荒田,“陜西省1880年荒棄的土地約占全省民田的3/10”[1]58。通過這些旱災現(xiàn)象,我們不難得出,陜西在光緒初年的旱災中同樣遭受了重創(chuàng)。

這種持續(xù)性旱災,一年中的春夏連旱以及和下一年的春夏旱情連接起來,尤其是春夏秋連旱危害更大,會使夏糧歉收,冬春未能播種,影響糧食產(chǎn)量。而“1876年陜西夏、秋干旱,自1876年冬至1878年夏連旱,冬無宿麥,春夏赤地千里,至1878年夏餓死者三分之二?!盵16]9由此可知陜西的災情在當時也不容樂觀。

三、陜西全境重災情形

(一)陜西旱災持續(xù)的時間

在光緒元年(1875)時旱情已經(jīng)波及到了陜西,在譚嗣同作的《劉云山傳》寫道:“光緒初年,山西、陜西、河南大饑,赤地方數(shù)千里。句萌不生,童木立槁,溝瀆之殣,水邕莫前,殂夕橫轍,過車有聲,札癘踵興,行旅相戒?!盵17]19而在光緒三年(1877)時旱災最為嚴重,幾乎波及全省。在1877年10月3日的《申報》報道:“秦中自去年立夏節(jié)后,數(shù)月不雨,秋苗顆粒無收,至今歲五月為收割夏糧之期又僅十成之一,至六七月又旱赤野千里,幾不知禾稼爲何物矣……目下同州府所轄之大荔、朝邑、郃陽、澄城、韓城、蒲城及附近各州縣,民有菜色,俱不聊生。饑民相率搶糧,甚而至于攔路搶劫,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饑餓難當八字?!盵18]進入到1878年時,整個地區(qū)的旱災程度已經(jīng)大大減輕了,“陜西、山東、河南、直隸等省及其他地區(qū)的旱情從春到夏次第解除”[1]54,此時災荒的最高峰已經(jīng)過去,然而在這年,“陜西藍田等五十余廳州縣有水、雹災害”[3]399,而雨水并未浸透土地,反而使經(jīng)過旱災‘洗禮’的陜西人民雪上加霜,光緒五年(1879)之后,旱情才得以慢慢緩解。因此本次災荒在陜西持續(xù)的時間也相當長。

(二)陜西幾乎全境出現(xiàn)旱災

陜西省自古以來就旱災頻發(fā)之地,而旱災的重災區(qū)主要集中在陜北和陜南兩個地區(qū),“陜西省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干旱……關中多伏旱,陜北多春旱”[19]9。據(jù)11月4日(九月二十九日)上渝,陜西“被旱地方”包括蒲城、大荔、朝邑、韓城、郃陽、白水、澄城、徑陽、三原、高跋、宮平、同官、耀州、膚施、甘泉、定邊、保安、延長、安定、靖邊、延川、宜川、安塞、葭縣、懷遠、府谷、榆林、神木、乾州、永壽、武功、鄜州、洛川、中部、宜君、綏德、米脂、清澗、吳堡、沔縣、邠州、三水、長武、淳化、留壩、褒城、溜關、渭南、臨潼四十九州縣。[20]3741878年1月9日(十二月初七)上諭又稱,另行咸寧、長安、孝義、寧陜、咸陽、醴泉、盩屋、興平、蘭田、華陰、華州、鳳翔、寶雞、扶風、歧山、汧陽、隴州、南鄭、城固、西鄉(xiāng)、略陽、寧羌、佛坪、鳳縣、安康、平利、紫陽、白河、潯陽、石泉、磚坪、漢陰、商州、商南、雒南、慎安、山陰等廳州縣有被災地方。[20]374-375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光緒初年陜西省的旱災不僅波及到了陜南和陜北多旱災區(qū),關中平原這次受災也較為嚴重。

(三)關中平原災情較為嚴重

擁有“八百里秦川”美稱的關中平原也是重災區(qū)之一。當關中糧食減少后,在為陜北與陜南的糧食調劑方面則出現(xiàn)更大的困難,勢必會使整個陜西災情更加嚴重。關中平原即渭河沖擊平原,南鄰秦嶺,北接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9%。根據(jù)最新的陜西省行政劃分,包括了潼關、華陰市、華縣、渭南市、西安市、藍田、戶縣、周至、眉縣、寶雞市、大荔、蒲城、富平、三原、涇陽、禮泉、乾縣、興平市、武功、扶風、鳳翔、岐山、高陵、咸陽市共25個縣、市。自古以來關中平原,土壤肥沃,農(nóng)工商業(yè)發(fā)達,是陜西的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由于關中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經(jīng)濟優(yōu)勢,關中平原的人口數(shù)量占整個陜西的比例是最高的。由于沒有古代關中人口比例資料,我們可以從解放后做的三次人口普查(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49年做的人口調查數(shù)據(jù)推算出這樣的結論:“在陜北黃土高原、關中盆地和陜南秦巴山地中,人口的地理分布比重的波動大致是:陜北黃土高原在13.51%-14.18%之間;關中盆地在53.09%-58.10%之間;陜南秦巴山地在27.99%-33.32%之間。”[21]26從中可以了解到,在整個陜西地區(qū),關中平原人口波動是最平穩(wěn)的,人口數(shù)量也是較多的。當關中平原遭受旱災時,關中平原的損失顯然要比陜北和陜南大。

四、關中平原干旱成災原因

關中平原干旱成災原因,不僅決定于形成干旱的自然地理條件,還與社會的發(fā)展水平等因素有關。

(一)自然原因

干旱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缺水,包括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保水量的減少。而判斷干旱的的主要準則則是一個地區(qū)、一段時間內(nèi)蒸發(fā)量與降水量的差值,差值越大,干旱程度越大。

1.降水量減少

(1)雨量分配不均

陜西地處東南濕潤地區(qū)到西北干旱地區(qū)的過渡地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南北差異大。而關中平原則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重要特點是雨量分配不均: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多升溫較快,秋多降溫迅速;冷空氣活動頻繁,日溫差較大,干濕季節(jié)分明;而在降雨方面則是秋末冬春少雨,夏季、初秋多雨?!按杭居炅考s占全年雨量的15%-30%”,“夏季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34%-65%”[22]6,“秋季降水量約占全年的20%-35%”[22]8,冬季“雨雪稀少,雨雪量僅占全年的1%-5%”[22]8。

因此降水的季節(jié)性分配極不合理,一旦夏季出現(xiàn)伏旱,那么其他季節(jié)雨水有限,很難對全年的旱情有所緩解,況且是持續(xù)性的大旱。

(2)雨量分配不適宜

“但是雨量分配不平均,還不足以發(fā)生亢旱之災。惟有雨量分配不適宜,才成為遭受旱災的根源。”[23]72

光緒初年的陜西旱災是一種持續(xù)性旱災,“1876年陜西夏、秋干旱,自1876年冬至1878年夏連旱,”[16]9一年中的春夏連旱以及和下一年的春夏旱情連接起來,這樣使夏糧歉收,冬春未能播種,影響糧食產(chǎn)量,尤其是這次大災荒是春夏秋連旱,危害更大。本來關中平原的氣候是夏季氣溫高,并且降水也多,也正是需要水分灌溉農(nóng)田時,但是此時夏、秋季節(jié)降水卻反而少了,這必定會加重旱災的程度。

2.蒸發(fā)量增大

蒸發(fā)量隨著云量較少、降水減少、日照增多而顯著增加,這樣氣溫會明顯上升。尤其在干旱時期,日照時間較長,云量較少,太陽輻射增強,氣溫會迅速上升,蒸發(fā)量大。“吳堡沿黃河一帶至潼關蒸發(fā)量為1700-2000毫米,黃河以西的陜北各地以及渭南、西安和咸陽地區(qū)北部的大片地區(qū)蒸發(fā)量為1300-1600毫米,宜君、耀縣、富平等地稍大,為1700-1900毫米,藍田、戶縣、周至、興平1400-1700毫米,寶雞大部分地區(qū)為1100-1300毫米,商縣、洛南、柞水、商南為1400-1700毫米”[22]51。相對來說關中平原的蒸發(fā)量是較大的。

3.河流干涸,影響農(nóng)業(yè)灌溉

關中平原主要的灌溉河流是渭河。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fā)源于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jīng)今甘肅天水、陜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由于光緒初年的干旱使得渭河出現(xiàn)了干涸現(xiàn)象,這樣主要依靠渭河進行農(nóng)業(yè)灌溉的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扒骞饩w三年(1877)八月,涇渭幾涸、種麥時機又失,來歲麥收無望?!盵22]205河流干涸又使得人畜飲水困難,更加重旱情,“常因天久不雨,河水干淺,人力畜力引吸不及,以致造成旱災”[23]127。

當重大災害出現(xiàn)時,自然因素在災害面前只是起到加速劑的作用,而大災產(chǎn)生的根本因素還歸因于社會方面。

(二)社會原因

一方面清政府的腐敗加重了陜西人民負擔;另一方面在同治年間的太平軍以及回亂戰(zhàn)爭影響下,該地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影響了農(nóng)業(yè)的恢復和發(fā)展。

1.交通條件

“由于運輸設備的缺乏,這場發(fā)生在閉塞的西北地區(qū)的饑荒更加嚴重?!盵4]271在廣大的災區(qū),陜西地處內(nèi)陸腹地,山路崎嶇,地勢險惡,運行不便,以當時的交通運輸工具來看,仍主要以原始的人畜為動力的陸路運輸,由于災荒,人們?yōu)榫徑怵囸I,大量牛馬等被殺,使得畜力嚴重缺乏,影響到物資的運輸量以及運輸物資的速度。以水路來看,也常因天旱而導致河道狹窄,舟行極慢?!岸兾魇暮薄⒑喜少彽募Z食,則因襄河淺阻,漢水可以徒涉,丹江久涸不能同舟”,不得不改為車運、夫運,增加了糧運的艱難?!盵22]112-113交通條件的限制,不僅使得大批糧食無法及時送到災民手中,而且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造成糧物損耗,運費昂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情。

2.植被破壞,加大水土流失,影響到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加重旱情

由于關中地區(qū)人口的增加,大量房屋的建筑、人口取暖、飲膳,需要大量的植被,而且人們?yōu)榱双@取更多的糧食,破壞森林來開墾土地?!瓣儽奔瓣P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區(qū),由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自然植被逐漸被農(nóng)田栽培的植被代替”[19]115。大量植被的破壞,會使得水土流失加劇,土層變薄,土壤肥力降低,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失去基本的土壤條件;同時淤積水利設施,影響灌溉,導致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下降?!八亮魇钱a(chǎn)生、加重干旱、洪澇、風沙等自然災害和生態(tài)失調的重要原因之一?!盵19]100

[參考文獻]

[1]劉仰東,夏明方.災荒史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康沛竹.災荒與晚清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李文海,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M]. 葛劍雄,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

[5]重修徑陽縣志: 卷二;地理下·祥異[Z].

[6]周至縣志: 卷八;雜記·祥異[Z].

[7]武功縣續(xù)志: 災異[Z].光緒十四刻本.

[8]各處旱象[N]. 申報,1876-09-15(2).

[9]陜西荒象[N]. 申報,1878-05-04(2).

[10](光緒)同州續(xù)志:卷十六.事征錄[Z].

[11]宋伯魯.續(xù)修陜西省通志稿:第17冊;卷31;戶口.1[Z].1934.

[12]本蒲城縣新志:卷三戶口[Z].清光緒三十一印.

[13]續(xù)修禮泉縣志稿:卷十四;雜記志·祥異[Z].

[14]趙爾巽,等.清史稿:第一冊卷24[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5]新續(xù)渭南縣志:卷十一[Z].清光緒十八刊本.

[16]陜西歷史自然災害簡要紀實編委會.陜西歷史自然災害簡要紀實[M].西安:氣象出版社,2002.

[17]蔡尚思,方行.譚嗣同全集:上冊[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

[18]秦饑[N].申報.1877-10-03(3).

[19]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陜西省志第九卷環(huán)境保護志[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0]清德宗實錄:卷58[G]//李文海,等.近代中國災荒紀.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1]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曹占泉.陜西省志人口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

[22]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陜西省志第六卷氣象志[M].西安:氣象出版社,2001.

[23]鄧拓.中國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學術編輯黃彥震]

[責任編輯朱毅然]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Ding-wu Disaster in Shaanxi

DIEr-bao

(CollegeofHistoryandCul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Abstract:Ding-wu disaster swept the north part of China and some regions in south as well. although the acknowledged worst stricken areas were mainly in Henan and Shanxi, Shaanxi province also suffered a great loss. Large population died from it or fled from their home, some people even ate others’ body to maintain their own lives.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with fertile soil and advanced industry and business, was a rich and populous place in Shaanxi. When the femine stroke here, the damage of Shaanxi became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 of why Shaanxi, together with Shanxi and Henan was the worst stricken area, hoping to help peopl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Ding-wu Disaster in Shaanxi.

Key words:Ding-wu disaster;Shaanxi;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收稿日期:2015-12-11;修回日期:2015-12-28

作者簡介:邸二寶,男,河北保定人,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70X(2016)06-0036-04

■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

猜你喜歡
關中平原陜西
關中平原人為土形成的歷史探析
陜西自貿(mào)區(qū)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陜西音樂如何演奏?
走近你,我的陜西
基于三角模型的關中5市土地生態(tài)安全區(qū)域差異分析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獲批發(fā)布
我國第7個城市群建立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