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于凱每年必做的一件事情是:在蘋果推出新款iPhone手機的時候處理掉手上的舊款,前往北京的一家零售店購買新款。
不過,于凱今年有些猶豫不決。他沒有買iPhone 6s,而是等著看下一款iPhone會是什么樣子。他說自己甚至可能轉(zhuǎn)而購買另一家生產(chǎn)商的某個機型。
在中國,蘋果一度是財富和時尚的象征,許多中國人每年都要換新款智能手機,于凱并非孤例。
蘋果最近發(fā)布的第二季度財報表明,面對心思多變、越來越難以被打動的中國消費者,要贏得他們的青睞是何等困難。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1%。
庫克指出,蘋果的銷售額是從高位下滑的:2015年第一財季,其銷售額同比上升80%。但對在中國位居最受歡迎品牌之列的蘋果而言,本次曝出的業(yè)績下滑仍然是一種挫折。
分析人士稱,中國年輕的中產(chǎn)階層消費者越來越愿意嘗試華為、魅族、小米等蘋果的諸多競爭對手生產(chǎn)的手機。
包括29歲的個體經(jīng)營者于凱在內(nèi),很多消費者都把他們使用的手機視為個人身份的構(gòu)成要素,這就使他們會去考慮市面上的一大堆機型。鑒于此,蘋果將不得不奮力拼搏,以保持自己在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
過去四年間,由于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產(chǎn)品有著強勁的需求,蘋果在中國開設(shè)的零售店已經(jīng)從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增加到了35個。庫克說到今年6月會增加到40個。但今年蘋果在銷售方面面臨著一個挑戰(zhàn):它最新推出的機型與上一款相比并沒有特別大的進步。
已經(jīng)在北京東邊的一家科技城賣了四年智能手機的屈德偉說,自從去年9月iPhone 6s上市以來,iPhone變得很不好賣。
“從那時開始銷路變得很差,真的很差,”屈德偉靠在自家攤位的柜臺邊說道。
“沒有那個牌子的手機賣得特別好,”他說,“但10天里我或許可以賣掉一兩部華為,卻可能連一部iPhone 6s都賣不掉?!?/p>
IPhone銷售疲軟也反映了中國巨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這一大趨勢。
26歲的職業(yè)公關(guān)人士莫沉用的是一部iPhone 5,對她而言,下一款蘋果智能手機必須比她手上的這部出色得多,她才會動心。
她直言不諱地批評道:“iPhone 6和6s真丑?!?/p>
莫沉說,她的同事還有以前的同學中,很多人用的都是安卓手機,她本人正考慮換一部韓國產(chǎn)的手機,也沒準是國產(chǎn)手機中興或一加。
“我很喜歡蘋果,”她說。“我用的是蘋果電腦。但近幾年,尤其是試用了朋友的安卓手機之后,我感覺這個牌子的吸引力有點兒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