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縵麗++吳玥紋
【中圖分類號】G6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02
德育在學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是實現(xiàn)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而學校德育實效性并不高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學校德育要擺脫當前困境,重新獲得發(fā)展的活力,必須集合本學校實際,挖掘傳統(tǒng)、特色、文化、人文等因素,努力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點,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實現(xiàn)人文德育的最終目標。
一、人文德育的內涵
美國著名的演說家,企業(yè)家,教育家博恩·崔西說:“要達成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于確定你的目標,然后開始干,采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庇纱丝闯瞿繕说闹匾饔茫虼耸紫纫鞔_學校德育目標——“人文德育”的內涵。
“人文”,《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它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它蘊含在諸多領域之中,僅教育而言,它就有人文素質一說。即人文的禮儀素養(yǎng)和品德。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人類關懷、生命關懷。其要點是:其一,它關注的對象是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價值。其二,它的目標指向是“使人真正成為人”,使人更富于人道精神。其三,它包含一種德育觀念,包含一種育人的傾向。
“德育”,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從德育和人文的關系上看,德育是對人文的最直接最自覺的精神闡釋和守護。在一定意義上說,德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文教育。德育具有人文思想的內蘊,人文可以通過德育加以傳導。具體表現(xiàn)第一,德育中的人文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視人的個性發(fā)展的合理性需要。第二,德育中的人文促進個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第三,德育的目標是促使社會每個人成為富有個性、多種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
基于此,我們認為“人文德育”,是一種以人為本,堅守人文情懷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教育,是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沐浴著人文情懷的光輝,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得到愉悅,人性得到完善,進而推己及人,影響社會,促進和諧、推動進步的教育。
中山實驗學校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立足校本,將“創(chuàng)造適切每個學生發(fā)展的‘人文見長、多元發(fā)展的實驗教育”作為特色化建設的定位,并從人文管理、人文德育、人文課堂等維度詮釋和建構特色學校。因此,我們對“學校特色化建設的人文德育”的理解是:以德育為核心,以學生多元發(fā)展為根本,以成就美好人格為目標,努力創(chuàng)造適切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模式。
二、當前學校德育困境
當前社會飛速發(fā)展,為了追求發(fā)展,而將經濟效益放在了的首要位置。處于轉型時期的孩子們,接受的信息量非常龐大,不斷受到新思想,新理念的沖擊,而對于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信息不能迅速、有效的屏蔽和監(jiān)管。這樣新時期就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面臨的德育困境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學校德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建立,國際競爭的加劇,科技發(fā)展的迅速,各類信息的共享膨脹,帶來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多質多元,而傳統(tǒng)的學校德育卻難以適應變化了的環(huán)境,而顯得呆板低效。
第二,中學德育與社會環(huán)境對中學生的影響不一致。在學校德育主導的價值理念與中學生眼見的社會現(xiàn)實有較大差距。學校德育的正影響被來自于社會的負影響做低效。
第三,新時代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多元化一個表現(xiàn)就是價值選擇更加自由化,自主化。這就要求學校德育教育需要考慮更多的學生自主選擇需要,并對學生的價值選擇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社會問題加劇,倫理道德混亂,學校德育危機的緊要關頭,重視學校德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高德育有效性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發(fā)展趨勢。
三、學校特色文化與“人文德育”
德育富有很強的人文屬性,德育的優(yōu)化與實效的提升離不開人文教育。當前,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知性德育層面,強化德育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中山區(qū)實驗學校是一所擁有40多年歷史的九年一貫制排球特色學校,在挖掘學校自身特色文化因素,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實現(xiàn)人文德育的目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一)建設人文課堂,寓德育于學科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課堂轉型研究實踐,努力打造“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生本課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需求,重新定義高效課堂,將學生的學習和參與,每位學生的收獲作為主要的課堂評價標準。學校市級課題《在情知教學中實現(xiàn)“學”與“習”的統(tǒng)一的實踐研究》、省級課題《基于學校特色化建設的人文德育的實踐研究》、區(qū)級課題《落實學科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好習慣的實踐研究》先后立項,以課題為依托,全體教師廣泛參與研究實踐,人人帶小課題課堂,著力探討如何將德育貫穿于課堂主渠道、怎樣運用課堂主渠道提升德育有效性。深入挖掘與發(fā)揮學科教學的德育素材,寓德育于學科教學中,挖掘情感因素對認知因素的促進作用,推動學生養(yǎng)成教育工作,同時形成基于人文德育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力爭建設人文課堂。
(二)依托排球特色,探索德育有效載體。
中山區(qū)實驗學校是中山區(qū)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排球特色學校,隨著學校的不斷發(fā)展,排球特色的內涵也不斷豐富和拓展。學校排球特色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蓄積醞釀
1973~1983年 學?!耙匀藶楸?,多元發(fā)展”的辦學理念漸漸萌芽,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第二階段:誕生萌芽(第一屆排球節(jié)誕生)
1984~1988年 這5年間,大連市中山區(qū)實驗學校經過不斷的發(fā)展,“送人一程,助人一生”的辦學思想逐步形成,同時提出育人目標:“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一種積極的精神,一種美好的情感,一種良好的習慣,一種健康的個性,一種正直的人格,一種儒雅的氣質,一種寬容的情懷。”在這種育人目標的指導下,排球這種積極向上,體現(xiàn)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團隊意識,促進學生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的運動,正式提出作為一種校園文化,影響著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同時第一屆排球節(jié)誕生!
第三階段:起步發(fā)展(第二屆排球節(jié)——第十屆排球節(jié))
1989~1999年 10年間,大連市中山區(qū)實驗學校的排球運動作為一種校園文化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實驗學校的辦學特色。同時,排球節(jié)也作為學校常規(guī)節(jié)日,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學生們積極參與排球運動,漸漸體會排球運動的精神,總結為“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碧釤挸鲂;辏骸敖裉煳乙灾猩綄嶒灋闃s,明天中山實驗以我為傲,我為中山實驗添光彩,我為中山實驗做貢獻。”精神力量是偉大的,它激勵了一屆又一屆學子們,使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全面發(fā)展,學校不但為國家、地方排球隊輸送很多出色的運動員,而且在排球運動的帶動下,學校體育方面也碩果累累:足球、輪滑、田徑、游泳……人才輩出,同時,學生們學習成績優(yōu)異,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也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大連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社會各界名人為學校題詞。在實驗學校的孩子們人人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第四階段:成熟壯大(第十一屆排球節(jié)——第十七屆排球節(jié))
2000~2015年 15年間,實驗學校經歷了更名(由原來的65中學更名為實驗學校),經歷了改制(從原來的獨立初中,到現(xiàn)在的包括小學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也經歷了6任校長,人員更迭。從實驗學校走出的優(yōu)秀教師,無論走到哪里都牢記實驗學校是自己的根,“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排球精神已經植入他們的心里。與此同時,無論經歷怎樣的變化,實驗學校始終堅持的排球特色已經成熟壯大,開花結果。排球運動在歷屆大連市中學排球比賽中均獲得前三甲的好成績,在中山區(qū)排球比賽中更是包攬男女排冠軍。在排球特色的輻射帶動下,學校的學生社團活動蓬勃發(fā)展,田徑社團在市區(qū)比賽中名列前茅,不斷刷新區(qū)運動會團體歷史總成績的最高分記錄,健美操社團近些年也發(fā)展迅速,現(xiàn)已成為全市首屈一指的團隊,也獲得大連市健美操大賽冠軍的好成績。其他活動校合唱、管樂、舞蹈隊在各項比賽中都脫穎而出,京劇社團參加社會展演,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同時,校報《點點帆》獲得國家級明星文學社,校園“青青草”廣播站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傳播正能量,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國際交流頻繁,日本、新加坡的教育考察團到校交流教育經驗,是外國學生就讀定點學校,各國學生互訪,傳播中國文化,弘揚排球精神。
排球特色不但成為學校生存發(fā)展的優(yōu)勢,實驗學校的學生個人發(fā)展也得益于此。歷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國家重點大學者層出不窮,向國家、地方輸送排球人才不計其數(shù),因為排球、田徑、健美操,藝術,文學等方面特長順利進入重點高中,而獲得重點大學,國外大學等高等學府青睞的學生更是舉不勝舉。實驗人無論走到哪里,“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排球精神成為他們一生的烙印。中山區(qū)實驗學校依托排球特色,不斷探索學校德育的有效載體,將“創(chuàng)造適切每個學生發(fā)展的‘人文見長、多元發(fā)展的實驗教育”作為特色化建設的定位,真正實現(xiàn)“人文德育”的學校德育目標。
(三)打造“心育”品牌,奠定學校德育根基。
“德成于中,禮形于外”德與禮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要培養(yǎng)學生彬彬有禮的儒雅氣質,就要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強調,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中山區(qū)實驗學校將“以禮立人、實驗出新,多元發(fā)展”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道德禮儀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養(yǎng)。與此同時學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有效德育工作的根基。
學校早在1996年就設置專職心理教師,建立學生個性心理檔案;2001年,學校又開大連市之先河,開設解決學生發(fā)展性問題的班主任心理活動課。在實踐中,構建了完整的班級、年級、校級心理課程體系;建立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學生、家長、市團委和社區(qū)“七結合”的心育組織模式;課題研究、個體心理輔導、心理活動課、家庭心育“四結合”的心育工作模式;專項技術培訓、科研、經驗交流“三結合”的教師培訓模式;完善“實踐—研討—改進—再實踐”的心理活動課模式,并在全市推廣普及。
為拓寬心育途徑,學校探索“四心”心育工作新途徑,校園網站的“心理向日葵”專欄、心理校報《心陶》、校園心理廣播“心香”和學生心理社團“心逸”。學校參與“九五”至今的多項課題研究。編制心理校本教材:《心理劇校本參考手冊》、《心理活動課指導手冊》、《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程》等。如今,在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新設了《道德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兩門必修道德禮儀課程,同時,編輯《實驗中學生道德禮儀教育讀本》、《實驗心育》兩本校本教材,還通過主題班會、主題升旗儀式、節(jié)日教育等生動的形式,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學校扎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人文德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提高教師人文素養(yǎng),保證德育有效落實。
德育的有效開展,要靠每一位一線教師,要達到全員德育的目標,學校就必須擁有一套完善的校本研修體系,提高教師德育意識,提升教師實施德育教育的能力,并推廣有價值的德育經驗。
學校的研修工作始終能以《國家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指導,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導,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全力推進課堂轉型工作,堅持“立足梯隊、突出校本,貼合實踐、研中謀法,全員參與、層級提升”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二維聯(lián)動,三場互補”的研修管理模式,探索了“三型·N環(huán)”的研修校本模式,建構了“四修”的研修課程體系。通過人文管理模式、人文研修模式,以及研修課程中道德禮儀課程、心理健康課程、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師生關系課程的設置,提高全體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保證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五)打造校園文化,提升德育層次水平。
校園文化本身蘊涵豐富的德育內容,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升。成功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夠將德育內容通過環(huán)境、設施、制度以及各種活動等載體傳遞給學生,為德育提供時間場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良好的校園文化引導著德育的發(fā)展方向,更新著德育的內容,能夠實現(xiàn)德育中認知與行動的統(tǒng)一,將德育規(guī)范轉化為學生個體的內在需求。因此,學校教育首先是一種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而且必須隨著辦學理念不斷更新,辦學成果越加豐碩,而隨之吐故納新。沒有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德育的水平和層次就難以提高。
中山區(qū)實驗學校2014年暑假又對校園文化進行了重新的規(guī)劃和設計,本次校園文化重建,在原本“以禮立人、實驗出新、多元發(fā)展“的理念基礎上,增加了“放飛夢想”。這樣整個校園文化既有主線串聯(lián)形成一個整體,又有內在不斷提升的樓層主題,一樓“以禮立人”是根本,二樓“實驗出新”是方式,三樓“多元發(fā)展”是成果,四樓“放飛夢想”是展望,可以說這就是學校和個人的雙重發(fā)展軌跡。與此同時,在現(xiàn)代氣息的設計元素中,更加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所有的主題墻,展板都可以即時更換,與時俱進。每個主題都有師生自主展板,例如“實驗出新”可以隨時展示新成果,“放飛夢想”設置“中國夢、我的夢”專欄,師生都可以將夢想展示其中,這些都需要人發(fā)揮其主體性,鍛煉包括文字、攝影、設計等綜合能力?!靶δ槈Α?、“校友墻”、“名校墻”、“傳統(tǒng)墻”、“師資墻”……等細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隨處都能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感受來自于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鼓勵和榜樣的力量。通過校園文化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新型師生關系氛圍,同時讓所有走進中山實驗的人感受實驗的人文文化,走進實驗,幸福常伴,每一個實驗的孩子都能得到屬于自己最好的發(fā)展。
總之,人文德育的倡導是現(xiàn)代德育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代表了當前德育發(fā)展的一種趨勢。而基于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人文德育實踐,充分利用校本化資源,挖掘特色文化因素,探索德育新途徑,將“以人為本”理念,全方位、全過程的貫穿德育實踐之中,充分尊重人、理解人、發(fā)展人,促使德育不斷走向個性化與科學化的完美統(tǒng)一,其可行性和實效性值得備受關注。中山區(qū)實驗學校已經在“人文德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天性和個性,并為他們提供多元發(fā)展的平臺和機會,“走進實驗大門幸福,走出實驗大門自豪”,相信從實驗學校走出的一批批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定會在“構建和諧社會,共筑偉大中國夢”的時代宏偉藍圖中,擁有屬于自己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