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 要:錢理群評價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1]。魯迅的作品往往承載著沉甸甸的思想重量,懷人小說《我的第一個師傅》筆調詼諧幽默,以小說的筆法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離經叛道、非同尋常的俗世和尚形象,同時非常巧妙地在嬉笑調侃之中完成了對人性的批判和洞察。
關鍵詞:封建道學;人道主義;國民劣根性;諷刺
魯迅的《我的第一個師父》于1936年4月發(fā)表在《作家》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以散文體小說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世俗和尚的龍師傅形象,文獨特的藝術特色。魯迅的小說總體來說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即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段业牡谝粋€師傅》這篇文章里,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魯迅諷刺藝術的魅力——在引人發(fā)笑的同時又引人深思。
一、譏誚幽默的語言
魯迅在我國第一部小說史一《中國小說史略》中,對諷刺文學的社會功能,各類諷刺作品的得失優(yōu)劣,都有相當精采的論述。尤其是強調了諷世的要求,指斥了謗書的弊害,在諷刺藝術的理論上是一種首創(chuàng)。更重要的,魯迅以其創(chuàng)作實踐,為諷刺小說作出了表率。引人發(fā)笑、饒有情趣,是魯迅諷刺藝術的一個顯著特色。讀魯迅的諷刺作品,不但會使我們產生對假、丑的、惡的事物的厭惡之情,也會發(fā)出對他們否定的笑來,既是一種高尚道德的教育,也是一種美的藝術享受。當我們從《傷逝》里看到不滿子君或對她不無邪念的那“站魚須的老東西”貼在臟的窗玻璃上的“小平面”和“鄰院的小東西,那張“擦著半瓶雪花膏”的丑怪臉,或者看到阿Q頭上既有些犯忌又以別人“還不配”而感到“高尚的光榮的獺頭瘡”;當我們著到高老夫子在課堂上洋相出足,慌忙逃出教室時一頭撞在桑樹上,額上起了個大疙瘩;或者看到《起死》里的莊子使大漢還生,而后又被大漢一把拖住,要他賠衣服和包裹,弄得他脫身不得的狼狽相……都不免發(fā)出輕松的笑來。
《我的第一個師傅》寫的是和尚龍師傅的生平過往,魯迅與龍師傅的結緣也是因為父親擔心魯迅作為周氏長男“物以稀為貴”,所以要拜與下賤的和尚為師才能辟邪。龍師傅取的名字“長庚”,本應對此心懷敬意,而魯迅聲稱自己已經在《在就樓上》“贈”給了一個恐嚇侄女的無賴;為保平安,理應用破布縫綴而成的“衲衣”最后卻用了價值不菲的綢布制作;辟邪的銀篩幾十年來一成不變,魯迅戲言鬼怪邪鬼的性情穩(wěn)定,以上種種,讀來不禁使人發(fā)笑。無獨有偶,師母心思細致,經常拿一些水果點心來贈與前來玩耍的小孩子,魯迅對她有好感本來也是人之常情,魯迅在文中引用陸源教授的“有奶便是娘”,看似是迎合陸源教授說自己沒有操守,但作者之意,讀者一目了然,然而魯迅不甘如此,又刻意加了“高潔”一次來修飾“陸源教授,此類諷刺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黑格爾說:“最平庸和最無聊的東西會惹人笑,同時最重要和最深刻的東西也會惹人笑。”[1]確只有揭出這些重要的和深刻的笑,諷刺藝術才有真正的價值。魯迅諷刺作品所表現的情趣,是一種高尚的情趣,它寓莊嚴于詼諧之中,含深刻于發(fā)笑里面,表現了情趣的嚴肅性和深刻性。諷刺讓人發(fā)笑,是為了啟人思考,揭出笑料,是在于發(fā)入深省,促人猛醒,或者令人顫僳,叫人害怕,這就是魯迅諷刺作品運用笑的藝術的真正價值。在那些所要重重鞭撻的社會丑類身上,魯迅通常給予了無情的諷刺和嘲弄,也許更容易被人們視為是泄憤、攻許之作。但魯迅就是對這些社會丑類的諷刺,也是以公心出之的,諷人是為了諷世,絲毫沒有報私仇的成分。魯迅的創(chuàng)作有其鮮明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徹底毀壞舊社會。因此,他把社會上的某些丑惡現象,某些人的惡劣行徑,從來不當作個人行為來看,而是作為整個階級、集團和社會勢力來對待,戰(zhàn)斗的鋒芒總是指向整個腐敗的社會、整個腐朽的制度的。他的這種思想貫注到文學作品,就是把社會上的丑惡現象、丑惡人物概括成為藝術典型,而后給以諷刺和嘲弄,這就是他所說的“論時事不留面子,泛錮弊常取類型”。因此無論是《我的第一個師傅》中,魯迅所提到的陸源教授,還是林銖堂先生,雖是諷刺的對象,卻并非有意攻擊其本人。
二、散文體懷人小說
中國現代小說的誕生,不僅出于魯迅的現代啟蒙主義精神的激發(fā),在相當程度上也應歸功于魯迅對文體形式的相當徹底的革新。茅盾曾這樣評價魯迅對文體所作出的貢獻:“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chuàng)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盵2]每一時代文學發(fā)展的顯在標志,往往就是文體結構、文體風格、文體地位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一個作家的歷史作用的大小,往往也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五四”時期,魯迅在文體創(chuàng)新方面,實際已經展開了文體“三向突破”,即在現代小說文體、現代雜文文體和現代散文詩文體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這些都為文學格局的現代性重構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其貢獻之大,使他足以成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中國現代雜文之祖和中國現代散文詩之師。
“魯迅極富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文學創(chuàng)作,則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開拓了廣闊天地。幾乎所有的中國現代作家都是在魯迅開創(chuàng)的基礎上,發(fā)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這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獨特現象?!薄段业牡谝晃粠煾怠肥且黄哂忻黠@散文風格的懷人小說作品,小說情節(jié)不再連貫有序,傳統(tǒng)小說原本必需的幾個要素被打亂或者刪減,但是從作品的整體來看,讀者仍然能夠通過閱讀全文在頭腦中浮現龍師傅的大體形象,從時議時敘的段落里看到他的生平往事。
參考文獻:
[1]黑格爾.美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2]茅盾.讀《吶喊》.時事新報·文學旬刊[C].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