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娟
【摘 要】于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思維文化上的差異,學生在復雜句式漢譯英翻譯過程中,從源語中選定目的語中的主語是學生翻譯的難點。幫助學生從母語的語言思維框架中解放出來,降低在翻譯過程中母語思維的干擾,使翻譯更加符合英語的語言思維模式。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主語翻譯
0 引言
在漢譯英教學中,無論漢語語句的長短,簡單還是復雜,能夠準確無誤的翻譯對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漢英隸屬于不同的語系,它們有自己的發(fā)展軌跡,并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語言思維習慣,如果不注意兩種語言的差異,生搬硬套,就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以至無法準確表達漢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眾多的翻譯困難當中,如何確定目的語中的主語對學習者來說比較關鍵,主語確定了,句子的其它成分才有意義。在翻譯活動中,對主語的把握非常重要。本文將對主語的翻譯進行歸納和總結。
1 漢語及英語不同思維中的主語選定
對于漢語句子成分的劃分有兩個學派:語序派和施受派。根據(jù)語序派的觀點,主語是位于句首的名詞性成分,而施受派認為位置不是關鍵,關鍵是在句子中的作用,凡是實施了動作的的詞才是主語,無論這個詞或者短語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即便是在句尾,如果它是句子中動作的實施者它就是主語[1]。例如“操場上站著很多人”一句,根據(jù)語序派的觀點,位于句首的“操場”是主語,而施受派則認為主語應該是“人”。
漢語是話題突出的語言,而英語是主語突出的語言[2]。從上述對漢語主語的討論可以看出雖然英語和漢語的語言習慣不一樣,但是思維邏輯還是相同的,主語都是指句子陳述的主要對象。以“操場上站著很多人”這句話為例,說話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是“操場”而不是“人”,操場不是空蕩蕩的,不是很多人在那里跑步,也不是擺滿了各種器械,操場的狀態(tài)被描述出來了。如果說“很多人站在操場上”,那么這句話的敘述主題應該是“人”,而不是“操場”。因此,對于不同的敘述主題,就要確定英語表述中的主語,也就會有不同的譯文。
2 漢英思維文化差異對翻譯中主語的影響
盡管從邏輯上來看,主語都是被描述、敘述和判斷的對象,但是漢語和英語思維文化習慣上的差異使翻譯中的主語選定還是有所不同的。在翻譯的過程中碰到的很多問題實際上是和思維習慣上的差異有關系的[3]。中國人更偏向于悟性和主觀的、直觀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在語言上就是含蓄的、意會的表達多一些。在漢譯英的過程中,也要根據(jù)兩種語言文化思維習慣上的差異來確定目的語中的主語。
例如,學生在“中國的互聯(lián)網社區(qū)是全世界發(fā)展最快的”這句話翻譯過程中,根據(jù)英語的思維習慣,學生在選定主語的時候,可以啟發(fā)他們根據(jù)選定的主語來確定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謂語動詞和整體的句子結構。如果主語沒有確定下來,謂語或者句子的其它成分是不太好確定的。這句話可以用“社區(qū)”作主語,也可以用“發(fā)展”作主語。用“社區(qū)”作主語的話,后面的謂語就是一個敘述動詞,“發(fā)展最快”,Chinas Internet community is developing at the fastest speed in the world.如果用“發(fā)展”作主語,后面的謂語動詞就是一個描述性的詞語,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ommunity is the fastest in the world. 再如“互聯(lián)網的日漸流行帶來了重大的社會變化”一句,在翻譯成英語的時候,主語的選擇不只是一種方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jù)選定的英文中的主語來確定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謂語形式。這句話可以用“流行”作主語,也可以用“互聯(lián)網”作主語,還可以用“變化”作主語: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social changes. /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social changes. /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學生往往會受漢語思維習慣的影響,有的時候不能根據(jù)主語選定合適的謂語表達詞匯。在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漢語和英語思維習慣上的差異并加強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在漢譯英的翻譯過程中,除了注意思維習慣上的差異,還應該讓學生注意到不同的文本特征,因為不同的文本翻譯出的主語特征也會有所不同[4]。例如法律語言和日常生活用語就有很大的差別。我們都知道法律文書的語言是非常正式和嚴謹?shù)?,法律文書的信息量大并且非常重視表達形式,文字和句子的選擇要準確,以避免產生任何奇異。
3 漢譯英教學中主語翻譯難點
在漢語中可有可無的主語在英文中需要用虛詞表示出來,例如,他不辭而別,讓所有人覺得不可思議。顯然后邊句子的主語是前面的整個句子,漢語可以不用重復說出,但是在英語里需要有起主語作用的詞引導出來,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to anybody, which surprised everybody. 如果沒有“which”, 逗號后面直接說surprised everybody就不符合英語句子結構的習慣,即便加一個連接詞and可以使語法正確,但是表達的意思不如加上“which”這個結構詞準確。在漢語中有這樣一種句子結構,主語加“這是”再加句子的其它成分,例如,他們這是在玩命,碰到這樣的句子,看似簡單,但是學生的翻譯往往會出錯,關鍵是主語的選擇會出問題。這個漢語單句中有兩個主語,他們和這是,實際上是說話人對事物作的判斷,相當于我認為,其實省略不翻譯出來也可以。這樣簡單的句子都需要學生在翻譯的時候先推敲好主語的翻譯才能翻譯好整個句子。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漢譯英翻譯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主語和話題的選擇是句子層面翻譯的第一步,對主語和話題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譯文英語的效果,也會影響到英語其它句子成分,特別是句子謂語的翻譯方法。如果要做好翻譯就需要知道主語和話題的選擇技巧,需要大量的練習。引導學生在挑選適當?shù)闹髡Z上下功夫和多練習會讓學生在養(yǎng)成英語思維的路上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于朝靜.從英漢主語的對比看英漢思維方式的差別[J].沈陽: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0,6.
[2]馬騰.“話題突出”與“主語突出”看漢英語篇翻譯[J].語文學刊,2015,12.
[3]溫世明.英漢翻譯的思維切換模式研究[J].才智,2015,15.
[4]王曉俊.英漢譯本中的主語對比分析[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2014,01.
[責任編輯:湯靜]